关于十万僧兵的去留,不仅魏叔玉感兴趣,就连李世民同样很感兴趣。

  去年安南地区叛乱,朝廷派李孝恭去江南征十万僧兵,送至丘师利平安南之乱。

  江南还俗的僧人,这两年一直在修缮岭南的水道。魏叔玉一直想将交趾的云江,与岭南的水道连通起来。

  经过水部员外郎实地考察后,需要凿穿的山岭太多,魏叔玉最终放弃了。

  但他又有些不甘心。倘若依靠海道来连通中原,过个几百年交趾迟早会脱离出去。

  要知道大名鼎鼎的王勃,就是从交趾回中原的海道上,掉进海里淹死了。

  李世民若有所思道:“玉儿,你怎么对交趾郡如此感兴趣??”

  魏叔玉笑嘻嘻道:“父皇有所不知,交趾郡可是个好地方。那里不仅能开垦出六七千万亩的耕地,而且农作物能一年三熟。

  倘若交趾郡能开发出来,那大唐将再无饥荒之忧。”

  李世民听到这话瞬间激动起来,瞳孔骤然放大,不可思议的看着魏叔玉。

  老杀才们眼中射出刺眼的精光。六七千万亩的耕地,想想就让人心动。

  更别提一年三熟,那...那里岂不是天然的粮仓。

  “丘老将军,魏驸马所言为真?”

  丘和放下琉璃酒樽,“回陛下,魏驸马所言甚至。只是想要将交趾郡开发出来,非百年之功与庞大的人力不可。”

  百年之功?

  庞大人力?

  李世民一下子很失落。莫说等百年,就是20年他都等不起呐。

  魏叔玉不理睬失落的便宜岳父,继续询问交趾的情况。

  听说安南叛乱平息时只杀了几万越人,魏叔玉很有些失望。

  “老将军,你们太心善了。对于那些不服从管教的越人,该杀的杀,该打为奴隶的就打成奴隶。

  那些越猴子们乃夷越,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再说十万僧兵在安南可不是摆设,抓捕些越男当奴隶,让他们帮大唐开垦土地。另外抓二十万的越女分配给僧兵,让她们给僧兵生儿育女。”

  “啊??”

  丘和惊得瞳孔疯狂收缩,以一种震惊的眼神看着魏叔玉。

  眼前的魏驸马区区少年郎,杀性竟如此之大。

  程咬金美滋滋的喝口酒:“老丘啊,叔玉贤侄说得没错。你传信给师利那娃,就让他按照贤侄说的来。

  不就是抓点夷越当奴隶,有什么大不了的。真羡慕那些僧兵,每人能分两个越女。”

  尉迟恭一脸羡慕道:“好羡慕你家师利,能替大唐往南边开拓疆域,往后可是能名留千古啊。”

  刘德威也附和道:“戍边虽说苦了点,但时不时能打打野,还是挺爽的啊。”

  ...

  李世民还是挺眼热交趾郡的土地,尤其听说能开发出几千万亩。

  “玉儿,安南要开发出来,真的要经历上百年吗?”

  魏叔玉笑着摆摆手道:“那倒不至于。倘若朝廷真想开发安南,如果采用非常手段,十年之功足矣!”

  “什么!十年就有成效?”李世民心中卷起惊涛骇浪,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多半刻后,他缓缓吐了口气:

  “玉儿,即便交趾开发出来,倘若那里的粮食不能运到中原,一切都是井中月啊。”

  魏叔玉神情傲然道:“父皇,将交趾的粮食运回中原有三条路径。第一条自然是海运,不过需要建造大量万料大船。

  第二条路就是扩建伏波古道,以驰道的标准来扩建它,让交趾与桂州连通起来。到时候便可以通过岭南水路,将交趾的粮食运抵大唐各地。

  第三条路嘛,就是在元江与南盘江间修条运河,交趾的粮食直接通过水运运回中原。”

  古代船只的载重用料来衡量,唐朝一料为120斤。

  “这...”

  侯君集有些狐疑看着他:“贤侄,古人言水不载万,倘若将交趾的粮食运回中原,只怕需要上千条海船啊。”

  隋唐的造船业很发达,此时江南与沿海一带,已经出现千料大船。

  魏叔玉捏着下巴道:“听说江南有位俞小娘,尤善建造船只。叔玉准备将她召至长安,好好培训一番后,让她为公主府造万料大船!”

  李世民狐疑看着魏叔玉,总觉得这混小子有些乱来。

  “水不载万可不是说说而已,玉儿还是不要胡来为好。”

  魏叔玉不置可否耸耸肩,一些成见很难改变,只有将其造出来他们才会相信。

  李靖看问题比较深:“贤侄,你口中的非常手段,指的是??”

  魏叔玉眼中闪过一道杀意:“交趾要开发出来,出来开垦农田,还要扩建驰道、修建运河,如此一来需要大量的人力。

  安南地处中南半岛,那里别的不多,昆仑奴与越奴到处都是,自然要抓捕他们为奴。”

  程咬金惊得直接站起来:“什么!!听话好用的昆仑奴,竟然来自十万大山南边的夷越??”

  尉迟恭有些好奇问:“魏贤侄,中南半岛听起来像是一个岛,那里应该抓不了多少昆仑奴吧?”

  “说出来不怕吓到诸位叔伯,中南半岛里的夷蛮,数量足足有大几千万。他们像肮脏的犹猪,没事就不停的生孩子。”

  随着魏叔玉这话一出口,在场所有人都惊懵了。

  中南半岛有大几千万人,这…这也太离谱了吧。要知道此时的大唐,人口也只有两千多万。

  “玉儿,你怎么知道中南半岛有那么多蛮夷?真有那么多蛮夷的话,那对大唐而言岂不是个威胁?”

  魏叔玉点点头道:“父皇这样说也没错。南宁州西边的南诏国,表面上对大唐俯首称臣。万一哪天大唐实力削弱了,它一定会顺流而下,攻下交趾郡等地。”

  李世民狠狠拍下桌子:“它们敢!!区区南诏小国,等朕灭掉高句丽,一定将南诏给灭了。”

  魏叔玉为激发李世民的进取心,连忙拍他的马屁:

  “父皇英明神武、雄才伟略,不愧是天可汗呐。”

  “呵呵…”

  李世民乐呵呵笑着:“既然交趾郡如此重要,玉儿觉得谁能坐镇交趾?”

  “丘老将军得待在长安养养身体,安南都护就由丘师利接任吧。”

  魏叔玉沉思片刻,又继续道:

  “父皇,安南与内地的气候环境不同。倘若不引起重视的话,很容易命丧安南。

  往后大唐派往安南的将领,必须针对安南的环境,进行严格的生存培训。”

  “生存培训??”李世民与众臣有些懵逼,而丘和则满脸震惊看着魏叔玉。

  天啊。

  好妖孽的魏驸马,年纪轻轻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其实让裴行俭去安南更合适,就是不知道他啥时候能从碎叶返回。”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最新章节,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