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叔玉左顾而言他,“父皇,您也太小气了吧。一次性赚几百万贯,怎么连茶水点心都不准备。

  在您手下当官,可真是造业啊!!”

  李世民的火气又涨起来。

  每次混小子说的话,简直能把人气疯。

  咦??

  这家伙怎么知道他赚了几百万贯,难道不良人的消息,会有如此灵通?

  “行了,你小子别左顾而言他,赶紧说回御史台。

  为啥要折腾那帮御史?”

  “父皇,大唐的官员,应该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儿臣可是在帮他们,哪里是折腾他们?

  哦对了…”

  似乎想起什么,魏叔玉从怀里掏出一本奏折:

  “父皇,儿臣感觉地方的监察制度有待完善。经过好些天的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

  李世民看着他递过来的奏折,就像看到烫手山芋,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混小子写的奏折,天知道有多么的天马行空。

  “奏折先放着吧,朕接下来还有要事,玉儿坐着旁听吧。”

  说完李世民轻咳一声:

  “河间郡王江南灭佛行动已结束,眼下有一百多万的僧人还俗。都议议吧,他们该何去何从?”

  随着李世民的声音落下,房玄龄、魏征、高士廉等人一片骇然。而笃信佛教的萧瑀,脸色却十分的苍白。

  “哦朕忘记说了,这一百万只是精壮的僧侣。至于年纪大的老和尚与年幼的沙弥,也有百万之众。”

  轰!!

  御书房内顿时就炸了。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江南的僧人加起来有两百万之众,这…这怎么可能??

  其实他们不清楚,江南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僧人,与两次灭佛运动未波及江南有关。

  房玄龄首先开口道:

  “陛下,倘若这样的话,那江南必须要有重臣坐镇,而且要三年一轮流。”

  魏征接着道:“一百万精壮僧人还俗,不严加看管的话,搞不好就会出乱子。”

  高士廉皱着眉道:“怎会有那么多的僧人,朝廷压根没发放那么多张度牒。”

  魏叔玉语气淡漠:“还用想,佛门有不轨之心呗。”

  大唐自从立国以来,十七年间发出去的度牒,一万张都不到。眼下却有两百多万的僧人,足以见得在江南佛门压根没将度牒当回事。

  李世民皱着眉道:“你们所言朕都想到过,就没有好一点的建议?”

  好一点的建议?

  众大臣十分讶然,他们所提供的法子最为稳妥。

  还能有什么好一点的建议,房玄龄等人压根就想不出来,他们也相信没人能想出更好的法子。

  “陛下,最好的法子就是让他们还俗,分田地给他们种。”

  “没错,微臣觉得还可以往五原、咸阳、云中等郡移民。”

  “总之不能让他们闲下来,否则会出大乱子。”

  …

  李世民不置可否,他总觉得宰相们给出的法子一般般。

  他看着身旁吃得不亦乐乎的魏叔玉,笑眯眯问:

  “玉儿,你可有好办法?”

  魏叔玉拍拍小手,发现上面有些污秽弄不下来,用李世民的衣服擦了几下。

  李世民脸颊上的青筋跳个不停,这混小子真有些没大没小的。

  御书房内的众人直接看呆了,魏叔玉如此胡闹,圣上居然啥话也没说。

  无舌更是惊得下巴都快掉了。他吓得身子直抖,将身体缩成小小的一团,祈祷陛下不要怪罪他。

  该死的魏驸马,你不作死是不能活嘛!

  “父皇,一百万的精壮僧侣,你觉得他们甘心回去种地?”

  李世民当然知道他们不甘心,否则也不会将李孝恭留在江南。要知道李孝恭很会打仗,将他留在江南都有风险的。

  万一他起什么心思,可以利用源源不断的叛乱,能私蓄不少兵马。

  “他们肯定不甘心,年纪轻轻出家当僧人,多半都是些好逸恶劳之人。想让他们老老实实种地,几乎不可能。”

  “父皇,僧人之间也有等级,不杀掉一些高层僧人,迟早会出大乱。”

  李世民满脸自信:“放心吧,孝恭肯定会那样做。”

  魏叔玉点点头:“倘若是那样的话,就将他们召为府兵吧。”

  李世民有些懵逼:“召为府兵作甚,大唐现在不需要那么多的士兵。”

  魏叔玉眉毛挑了挑:“肤浅!啥叫大唐不需要那么多士兵,高句丽、吐蕃都灭了吗?”

  李世民不服气道:“灭国之战岂非儿戏,大唐还需要积攒力量。现在大唐需要的是人口,可不是要他们去成为士卒。”

  “既然如此,那就给他们配妻吧。一百万人抽调十万出来当兵,简单培训后让他们去攻打山越。”

  “攻打山越??”

  大唐的管理只到县一级,其实对地方的管理很粗放。尤其是百越一带,有时候诏令压根就入不了乡。

  更重要一点,大唐对他们收不了丁点儿的赋税。甚至有时候为了安抚他们,朝廷时不时要赏赐他们一些财物。

  “没错,就是攻打山越,让大唐真正将它们纳进统治中。不听话,就灭掉!”

  房玄龄等人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魏叔玉不过是十一岁的孩子,他的杀性为何那么重。

  “攻打山越有挺多好处,一来一劳永逸解决南方的隐患,将南方彻底纳入大唐统治。二来嘛,可以俘获大量的劳动力。

  所俘获的男人打为奴隶,让他们修路、修运河,至于女人嘛,分给还俗的僧人。只要他们破了戒,自然就会有了牵挂,他们想反叛也得掂量掂量。

  老实讲,李世民有些心动了。

  秦国之所以从百越手中拿下桂林、南海、象郡三郡,与所修建的灵渠有关。

  自此,后世王朝便有了立足之地,通过水运慢慢蚕食百越的地盘。

  渐渐地,百越人为了躲避中原王朝,他们逐渐往大山深处迁移。

  随即几百年的发展,山越人的实力又慢慢变得强盛起来。

  但一想到战争需要大量的钱财,李世民他又缩了回去。

  “玉儿,征十万大军的话,后勤是个天大的压力啊。”

  魏叔玉很有些无语。正如他所料不差,李世民一心一意都想灭掉高句丽,压根不愿意将钱拿出来。

  “那是父皇与众大臣的事,采不采纳由你们决定。”

  就在此时,一小黄门来到无舌身边,小声说了些什么。

  无舌身子微微颤抖,看向魏叔玉的眼神顿时就变了。

  魏驸马也太妖孽了吧,他怎么猜到山越人要反叛?

  难怪魏驸马要攻打他们。那些人竟然与僧人联手,聚集在安南郡西,谋求脱离大唐自成一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最新章节,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