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叔玉明白长乐的意思。

  他的未婚妻不仅善良,还处处为他着想。

  倘若制冰成功,天大的功劳就可以落在魏叔玉头上。

  趁着长乐去准备东西,小毛孩李治不知从哪里钻出来。

  “姐夫,你在干嘛?”

  或许出于对李治的愧疚,魏叔玉怎么看李治怎么顺眼。

  “雉奴,你能保守秘密吗?”

  魏叔玉太了解小孩子。只要两个小孩间拥有共同的秘密,那他们间的关系差不了。

  “姐夫放心,雉奴的嘴巴最严了。”

  神秘兮兮凑到他耳边,魏叔玉小声道:

  “姐夫与长乐准备用秘法制冰。”

  “啥??”

  李治惊叫一声,似乎想到什么,立即死死捂住嘴巴。

  天啦,刚刚他没有听错吧,姐夫说要制冰!

  倘若没记错的话,夏天用的冰不都是寒冬藏起来的吗?

  大热天制冰,莫非姐夫会仙法?

  “姐夫,你没骗雉奴吧,真的是大热天制冰??”

  “等会不就知道,姐夫有没有骗你。”

  两人正说着悄悄话,长乐已经令人将东西都准备好。

  见所有人看向他,魏叔玉清了清嗓子。作为勋贵子弟,魏叔玉自然不想动手。

  “第一步,将冰鉴中注入一半的硝石粉。”

  等硝石粉灌好做好卫生,魏叔玉指使太监往冰鉴里注入凉白开。

  然后将整个冰鉴放在硕大的木盆中,让太监往木盆里放入硝石。

  “好了,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魏叔玉装了个逼,指使太监往冰鉴、木盆里注水。

  随着清水缓缓注入,长乐、李治两人目不转睛盯着木盆与冰鉴。

  “姐姐快看,起...起了凉气!!”小正太瞪着牛犊大的眼睛,脸上的惊惧怎么都藏不住。

  长乐看着逐渐出现的冰晶,她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感觉头皮一阵发麻,浑身的鸡皮疙瘩都炸开了。

  天啊,大郎真没骗她。

  正在操作的太监们,惊得浑身直抖,注水的水瓶差点跌落地上。

  他们嘴里喃喃自语:“仙术,一定是仙术!!”

  “天啦你们快看,冰鉴上面布满了冰晶。”

  “大热天能化水成冰,驸马爷肯定是仙家子弟!”

  过了一刻钟,揭开冰鉴后,里面的凉白开俨然成了冰块。

  魏叔玉用凿子弄出一块,拿出来后立即冒出丝丝凉气。

  “姐...姐夫,你真...真能化水成冰?”

  还没等魏叔玉开口,长乐脸色变得肃然。

  “你们几个听着,刚刚的事情不许外传。倘若制冰法门泄露出去,不良人的酷刑只怕你们遭不住。”

  她停顿一下继续道:“小成子,本公主封你为制冰使,往后制冰由你负责!”

  魏叔玉眸子里满是欣赏。不愧是他看中的公主,不愧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女儿,处理事情来滴水不漏。

  将太监打发走,长乐回头看着魏叔玉,眸子里似乎变得有些不同。

  “大郎,夏日制冰真就那么简单?”

  魏叔玉想了想,耐心解释道:“它没有你们想象中那么神奇。生石灰知道吗?将它丢进水里能将水烧开。

  硝石丢进水里成冰,与生石灰是一个道理,压根不是什么仙家法门。”

  “姐夫啥意思?”

  李治与长乐一脸茫然,压根不懂魏叔玉所说的意思。

  “这......”

  魏叔玉苦笑着道:“只要弄来硝石与水,随便一个人都能做到夏日生冰,懂了吗?”

  李治像听到什么好玩的,立即抓着魏叔玉的胳膊:

  “姐夫,你说雉奴也可以!”

  “当然可以。”说完揉了揉小正太的脑袋。

  长乐揪着李治的耳朵:“雉奴,制冰法门可不能透露出去,更不能用它来显摆。”

  李治仗着父皇与母后的宠爱,在皇宫里简直是无法无天。

  倘若他用硝石制冰,天知道会不会闹得皇宫人心惶惶。

  “好啦,雉奴你就听长乐的话,下回姐夫送你个非常拉风的玩具。”

  “真哒??”原本不开心的李治,瞬间乐开了花。

  “好啦,快点用硝石制些冰块,送到母后的寝宫降降温。我这个小驸马也是悲催,还得去崇文馆上学。”

  看着魏叔玉满脸不情愿,长乐‘噗嗤’一声笑了。

  她心里泛起丝丝甜蜜:“大郎谢谢你!”

  魏叔玉深深看了她一眼,摆摆手大步离开了。

  过了好半晌,身边响起李治烦人精的声音:

  “姐,姐夫人还怪好捏。”

  “是啊,他人真的挺不赖。好啦,咱们得制作五个冰鉴,去给母后寝宫降降温。”

  ......

  得知魏叔玉终究去了崇文馆,李世民的心情颇为舒爽,他自认为拿捏住那混小子。

  房玄龄拿着一摞奏折过来:“陛下,吐蕃、西突厥、吐谷浑都想和亲,咱们该如何打发掉他们?”

  李世民敲敲书桌:“玄龄,大朝会时,魏叔玉的话你怎么看?”

  作为大唐首辅,房玄龄看待问题上,站的高度要高得多。

  “陛下,倘若可以的话,他们要求的和亲都可以接受。”

  李世民敲桌子的手停顿一下:“朕觉得魏叔玉所言,倒有几分道理。”

  房玄龄耐心劝道:“陛下您倘若拿不定主意,何不在朝堂上议论。”

  李世民摆摆手:“眼下和亲最大的阻力,莫过于军方那帮老杀才们,他们恨不得天天都有仗打。”

  房玄龄苦笑着道: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打仗是要花钱粮的。一场战争下来,不仅伤筋动骨,还劳民伤财呐!”

  “是啊,打仗真的挺劳民伤财。”

  “不能再拖了啊陛下,尤其是吐谷浑的和亲,它关系到丝绸之路的安危。”

  吐谷浑与大唐关系时好时不好,其中的缘由很简单,因为吐谷浑王的妻子是隋朝光化公主。

  在李世民心里,他有些不大情愿。再说他心中一直有个念头,那就是想将高昌国拿下。

  “来人,召李靖、侯君集、李孝恭、萧瑀、长孙无忌、魏征来御书房议事!”

  房玄龄暗暗心惊,莫非陛下想对吐谷浑动武?

  片刻后,六人一齐来到御书房。

  等他们行完礼后,李世民直言道:

  “高昌国五次三番挑战大唐,朕准备出兵将其剿灭,诸位爱卿可有不同的看法。”

  听到李世民的话,三位军方老杀才瞬间变得激动起来,三人不约而同道:

  “陛下,末将愿领兵五万兵马,将高昌国一举拿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最新章节,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