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时将近,李世民与苏尘从工部折返太极殿广场。

  太原王氏赠予八十几张楮皮纸,长安城世家总计凑得三十张。

  楮皮纸长六尺约合一米八,宽一尺两寸相当于三十六厘米。

  目前楮皮纸所剩不多。

  “小子,今后我朝将再无忍饥挨饿之人!”

  从御书房前往工部路途中,李世民反复说了不下三遍类似话语。

  苏尘摇头淡笑置之。

  后世亩产千斤,且粮食作物多样性优于当前,照样有食不裹腹有上顿没下顿的人。

  排除自身懒惰原因,多半来自……外部因素。

  李世民见苏尘似乎质疑,方才自己的豪言壮语,抬手搭在苏尘肩膀问道:“你小子此般是为何意?”

  苏尘左右顾望一眼,看向李世民小声说道:

  “陛下,后世有一部编年体史书叫‘资治通鉴’。

  按年份记录历史事件,时间跨度极长。从战国周威烈王到……五代十国结束,前后共计1360多年!

  其中包括唐朝!”

  苏尘有些庆幸,还好资治通鉴结尾时间不是唐朝灭亡,延后了六十年。

  否则当着李世民面说唐朝灭亡,苏尘心里感觉怪怪的。

  资治通鉴为何不记录宋朝历史,因为司马光生于北宋要避讳本朝历史。

  “书中提到历代饥荒不下四十次!”

  李世民淡淡点头,等待苏尘后续之言。

  “我认为百姓是否挨饿,不全取决于粮食产量和品种,而是资源分配方式的问题!”

  “陛下你说对么?”

  苏尘不敢说的太露骨,担心被李世民喷口水甚至挨揍。

  “呵呵!”李世民拍了拍苏尘肩膀,加快了些步伐,双手背在身后独自前行。

  “你小子大可直言,百姓是否得以安居乐业,责在帝王!”

  苏尘摇了摇头笑了笑,快步追上李世民,“陛下圣明啊!”

  就在两人正要向丽政殿方向去之时,李世民停下脚步,对近百米之外朱雀门内张龙赵虎遥遥招手。

  张龙赵虎卯足劲,瞬息而至,“卑职参见陛下、侯爷!”

  苏尘好奇李世民突然招来张龙两人,所为何事。

  “庄园五百亩麦田,收割过半否?”

  中秋节那日,李世民与苏尘一同前往庄园至今已经十二天。

  李世民回宫后,从司农监、户部各调派三名官员前往庄园。

  截止今日却不见派出之人回宫复命。

  五百亩分为三块地,以大唐小亩论一块地一百七十亩,百八十人需耗时三天收割完成。

  按常量,五百亩麦田理应收割殆尽。

  张龙躬身抱拳一礼,答道:“启禀陛下,司农监监正与精于农事村民商定,留种小麦完全熟后归仓有利于来年出苗!

  因此,中秋节那日仅收麦一日。于六日前式收麦,眼下仅剩一块麦地未收!”

  “原来如此!”李世民闻言恍然点头,张龙之言李世民亦有所了解。

  蜡熟期小麦,若天气好只需五至十天便可完熟。

  李世民轻轻摆手,“朕知晓了,尔等回去吧!”

  “遵命!”张龙赵虎对李世民与苏尘抱拳一礼,便要转身离去。

  “你们俩回去吧,我明天回庄园了!”

  张龙转过身来,看向苏尘提醒道:“侯爷回庄园,最好辰时之前或酉时过后!长乐大道近日晾晒小麦,龙驾不便通行!”

  长乐大道全长十二里地,九里地水泥路用于晾晒小麦,只留下两侧村庄出入口。

  以及两侧行人步行的宽度,村民不顾日晒每隔十丈立一人,防止行人或牲畜踩踏小麦。

  长乐大道并沿途通往长安的唯一道路。

  沿途道路两侧村民得知小麦来历,自发加入看守小麦行列,长安百姓皆知红薯、贞观豆便是庄园流出。

  每天日落之前,从自家携带扫帚工具帮着庄园村民收麦。

  奇怪的是,遇到鸟类偷食小麦,村民却不及时驱赶。

  “好,我记住了!”苏尘摆了摆手,与李世民齐步离开。

  早上七点之前,或是傍晚六点之后回庄园,对苏尘而言区别不大。

  “陛下,那些麦子收了晒好,打算怎么处理?”

  李世民转头瞄了苏尘一眼,脸上显露淡淡笑容,难得苏尘主动关心粮食推广种植事宜。

  “冬麦十月始播种,今年关内或许霜雪早降!”

  “明日朕下令有司,将晾晒归仓小麦分批派发关内各州县,以免天寒路阻延误冬麦播种!”

  听完李世民的回答,苏尘思绪乱飞,计算着小麦何时遍布小麦主产区。

  “五千公斤小麦种子,种植了小五百亩。一小亩按亩产650斤计算,可以收32万斤!”

  “一小亩麦地所需麦种20斤,下次可种多亩!”

  “陛下,按这种计算方法,多久能普及所有种植小麦的地区?”

  苏尘不知道大唐有多少地方,以种植小麦为主,更不可能知道具体麦田亩数。

  大唐不但有水稻还有粟、黍、菽(大豆类)。

  当前菽不属于菜类而是粮食,蒸煮直接当成主食。

  李世民思索片刻,摇了摇头,“减半!”

  苏尘不解,问道:“啥意思?”

  “所有麦田皆用于种植新麦,收割尽数留种,百姓在此期间以何为食?”

  苏尘一点就通,瞬间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

  “哈哈哈……不过却无妨!”李世民见苏尘有些发懵,大笑过后伸出五指,信心十足语气不容一丝置疑:

  “不出五年,大唐以北皆可种植高产小麦!”

  真按照苏尘当初养猪的计算模式,最多三年高产小麦便可普及所有小麦主产区。

  李世民并未细说,苏尘的推算方式虽然有失偏颇,但却给自己提了个醒。

  高产小麦自长安向外延伸推广,各地原有主产粮食保证百姓平稳度日,朝廷将下调租税,使小麦推广期间减轻百姓负担。

  苏尘微微一笑,真心实意向李世民拱手称赞:“陛下圣明!”

  “哈哈哈!”李世民放声大笑拍了拍苏尘肩膀,大步流星向丽政殿走去。

  粮食,历来作为农耕王朝头大事。

  江山社稷,所谓社稷便是土地和粮食。

  能使治下百姓吃饱者,皆可称为:

  千古一帝!

  ……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最新章节,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