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阔步走到龙座,转身挥袖提摆端坐。

  扫视群臣几息,声若洪钟:“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众臣道谢后,文官武将分为两排依次入座。

  这次苏尘跟上节奏了,和课堂礼仪差不多。眼明脚快找准最后一个座位,苏尘安心坐下。

  今日上朝大臣有点多,速度慢点估计找不到座位。

  不但有文武大臣,还有两名胸前挂着特殊卡片的人,应该是报社记者。

  果不其然,此前苏尘打听早朝时间,那位回话的户部侍郎没地方坐。

  每一张座椅皆是百官此前自己动手摆放,按照官阶依次摆放。

  众臣皆已入座,户部侍郎不敢擅自移动脚步前去搬椅子,鹤立鸡群站着更是无礼。

  万难之际,李世民目光看向苏尘所在,抬手手一指。

  “后方何人落座?”

  苏尘慵懒的靠在椅子靠背,心里想着发电机的某些制造细节,没注意到李世民的举动。

  “发电机搞出来,没有仪表,测量电压是个大麻烦啊!”

  目前大唐总共就两台电器,电焊机、车床分馏台传输泵也算。

  贸然接入未知电压,烧坏电机和集成电路板估计没处修。

  暂时想不到解决办法,苏尘摇了摇头。

  苏尘没有反应,李世民尴尬无比,缓缓缩回指着苏尘的那只手。

  向站立不知所措的户部侍郎投去一眼色。

  户部侍郎心领神会,稍稍俯身立于苏尘侧旁,小声提醒:“侯爷,陛下问话!”

  “哦!”苏尘立即起身出列,拱手一礼,“敢问陛下何事唤我?”

  李世民捏了捏拳头,指向文官之首房玄龄。

  于是乎,自房玄龄始,众人依次向后挪动一个座位。

  户部侍郎趁此去搬了一张椅子。

  苏尘看明白了,拱手回应:“好的陛下!”随即走到文官之首落座。

  “多谢哈!”坐下后又对房玄龄等人拱手道谢。

  “呵呵!”房玄龄拱手笑了笑。

  殿内安静下来!

  与以往不同,李世民直入主题开口道:“众卿可知长安西市,胡商年贩香料数万贯,只纳牙钱五十贯?”

  李世民声如金铁相击,御座旁熏炉青烟随之轻颤。

  胡商贩卖香料少做散户生意,通常由商贾大批进购,转手各大小商铺售卖。

  “启奏陛下!”原户部尚书,现任财政部长戴胄起身作答:

  “胡商行踪飘忽税吏难寻其根迹,即使寻得胡商,常以虚数报之抵赖。

  因此税钱少收,多数由城中商铺行税!”

  李世民点点头,示意戴胄回座。

  稍作思量,李世民瞄向苏尘神秘一笑,再次问道:“诸位可曾听闻……发票?”

  听过发票的人不多,只有长孙无忌房玄龄几人。

  众臣私下耳语,摇了摇头。

  齐声拱手回应:“臣等学浅,不知发票为何物,敬听陛下赐教!”

  “嗯!”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不怨众卿,今后卿等可将发票看作商凭!”

  随即,李世民抬手指向苏尘,命令道:“小子,你且与众爱卿解说一番,何为商凭!”

  “遵令!”苏尘毫不做作,立即起身走到中间面向众人。

  “以刚才你们说的胡商,与城内卖香料的商铺收税为例。”

  “朝廷之所以收不到应得的税费,是因为被胡商钻了空子,或者入关时没有完整关税法律。”

  “今天不谈关税,只说发票。”

  “发票由朝廷统一制印,伪造官府发票家产充公。”

  “以后收香料这类税费,只需找卖香料的商铺。商户每卖出一次香料,百姓会向商家索取对应钱款的发票。”

  “而商家每次进购香料,便会向胡商索取进货发票!”

  “如此贯通下来,胡商若要开市,只能向朝廷购买相应税率的发票!”

  苏尘话及此处停了下来。

  朝堂之上无人作出反应,李世民向长孙无忌投去隐晦眼神。

  “敢问镇国侯,发票于朝廷何益,百姓得发票有何好处?”长孙无忌问完,转身坐了回去。

  没有一丝等待苏尘解答的意思,更不不像真心求教模样。

  苏尘嘴角抽了抽,长孙无忌不愧是贞观朝最合格的托,提出的问题一针见血。

  “赵国公客气,请坐下听苏某慢慢道来!”苏尘客气回礼,将发票的用途与作用一一说明。

  气氛被长孙无忌带活,苏尘讲解过程中,有大臣学会了独自思考提问。

  “侯爷,请恕下官愚钝!”出列之人年纪较大面善,对苏尘说话极为客气有礼。

  问道:“官府将如何号召,百姓行市主动索取商凭?”

  “阁下客气了!”苏尘面带微笑拱手还礼,“此事不难,只需……”

  李世民假咳一声,打断了苏尘话语。

  王珪和苏尘同时看向李世民。

  “小子,叔玠乃黄门侍郎王珪!”李世民将王珪名和字一同告知苏尘。

  王叔玠苏尘肯定不认识。

  王珪与魏征同属前太子旧臣,李世民登基两人一同召回宫任谏议大夫。

  贞观元年,王珪改任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

  苏尘闻言,转身看向王珪作揖一礼,“在下苏尘,见过王侍中!”

  苏尘不是对谁都以伯伯、老爷子相称。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王珪并称唐初四大名相。

  五望七姓之中,除了本身与皇室有关陇西李氏,便数太原王氏与皇室关系稍好。

  王珪是五姓官员官阶最高之人。

  “下官有礼了!”王珪再次一礼。

  随即,苏尘解答王珪此前提问:“欲使百姓养成购物索取发票的习惯,需要通过官方渠道宣传朝廷,收税目的以及国家税收与百姓之间利益关系!”

  “税,取之于民用于民!比如小学至初中阶段上学不收学费,就是拿国家税收来补贴的!”

  “再比如挖水库蓄水,百姓的工钱也要从税收里面出!”

  “将来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都是要靠国家税收支出。”

  “国家没税收收入就办不了事,如果要办,只能加重赋税从百姓自己身上出。”

  “合理的税收与百姓息息相关!”

  “因此,我认为百姓会明白其中道理!”

  殿内寂静无声,只有两名记者手中炭笔,在垫板上划动的声音。

  苏尘说的那番话,朝臣都能听得懂且历来便知。

  只是从来没有人,像苏尘今日说得这般透彻通俗易懂。

  待两名记者停笔,王珪以及一众朝臣纷纷起身向苏尘一礼:

  “我等受教!”

  苏尘淡淡一笑摆了摆手,轻轻飘飘转身坐了回去。

  他说的那番话,完全是从百姓角度出发。

  商人赚大钱不交税,要地里刨食农人交钱,谁会愿意?

  李世民忽然放声大笑,“哈哈哈……好,甚好!”

  笑声在太极殿荡起阵阵回音,谁也不知李世民口中的好,是指哪里好。

  “御书房参事何在?”

  报社主编王子谕立即出列,“臣在!”

  “月报本月追加一期,务必极短时日刊发全国。长安日报同期刊文,不得有误!”

  无需李世民过多交待,王子谕心中明白追加的大唐月报,头版头条内容为何。

  王子谕恭敬承应,“臣,遵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最新章节,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