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农民 第913章 龙椅上下

小说:大宋小农民 作者:沭河小花生 更新时间:2025-02-10 01:24:43 源网站:宝书网
  萧普贤女听的连连点头。

  耶律淳的话,正印证了那句古语:“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耶律淳拉着萧普贤女的手。“爱妃,爱妃啊,朕真的还想在活五百年,好与你比翼双飞,长相厮守啊…”

  这是耶律淳最朴素无华的愿望。

  可这个愿望,只有来世才能实现。

  耶律淳就这样驾崩。

  他这一生是享乐的一生,完美的一生。吃的好,用的好,当得了富贵王,当得了开国皇。

  还上了史书,流传千古。

  耶律淳有功于大辽,有功于辽国百姓吗?似这样的人,便是死了,也没有人会悲伤。

  耶律淳刚断气,身体都没凉透。

  耶律大石一众,就拥戴萧普贤女做了皇帝。

  萧普贤女坐在龙椅上,俯瞰群臣。她心里,莫名涌出一股傲气。

  她要征服四海,让万邦来朝。

  “诸位臣工,朕虽是女流之辈,也知道国事荼靡。朕分的清轻重缓急,也希望你们能恪尽职守,勿要玩忽懈怠。

  当前北辽势危,咱们必须同心协力,攻克外敌。”

  “臣等谨遵皇帝陛下吩咐。”

  “李处温,马植何在?”

  “臣在”

  “朕命你二人为治丧使,全权负责先皇耶律淳的殡葬事宜。

  一切从快从简,不得用活人殉葬。”

  “微臣遵命”

  “耶律大石何在?”

  “臣在”

  “朕命你带兵陈列燕州之南,全力打败童贯大军。”

  “微臣遵命”

  等群臣散去。萧普贤女坐在龙椅上,迟迟不愿下来。

  “陛下,龙椅坐着舒服吗?”

  “红儿,你可真是无礼。朕贵为天子,你安敢如此对我说话?”萧普贤女恼怒。

  红儿丝毫不怕。“陛下,你要治我的罪吗?”

  萧普贤女冷哼:“当然,朕要把你变成太监。”

  红儿坐在萧普贤女腿上。“陛下,那让我来好好服侍你吧。”

  马植命人将耶律淳驾崩的消息,传递给童贯。

  童贯接到消息,笑的胡子乱颤。他命人把消息,快马加鞭告诉刘延庆。

  刘延庆接到消息后,便命士兵对着涿州城叫喊。

  郭药师被从梦里叫起来。

  “将军,皇帝驾崩了。”

  郭药师一咬牙,一跺脚。“哎呦,北辽亡也。”

  他只对耶律淳尽忠。

  耶律淳死了,他就没有了尽忠的对象。

  “快去查探消息的真伪?”

  郭药师的探马,还没有走出涿州城,就收到了燕州府的消息。

  郭药师没有去给耶律淳奔丧。他甚至都没有迟疑,就派人给刘延庆,商议投降的事情。

  童贯为表诚意,亲自来到涿州城下。

  郭药师带队出来投降。

  童贯下马搀扶,拉着郭药师的手,直呼他是宋国的大功臣。

  涿州与易州仍归郭药师管理。郭药师为表忠心,带着一万怨军待在童贯麾下,任他驱使。

  童贯写好捷报,命人八百里加急送入汴梁。

  “捷报,捷报。燕州大捷。童太师收复涿,易二州。”

  快马一路跑到皇宫。

  钦宗赵恒正在养心殿养心。皇后朱莲喂他喝羊肉汤。

  宋朝皇帝也笑人。史书记载,他们祖上是官宦之家。

  可民间流传的故事里,宋太祖可是被一文钱憋住过的好汉。

  也不知道是饿的很了,基因里有了记忆。还是天生就喜欢羊。

  他们这些个皇帝,有事没事,就喜欢喝喝羊汤。

  而其中的仁宗皇帝,心地善良,不忍浪费,连羊汤都不舍得喝。

  “陛下,捷报。童太师送来了捷报。”

  钦宗皇帝用龙袖一擦嘴。“快说,快点说。”

  “吾皇威武,大宋威武。皇帝洪福齐天,威仪四海。

  辽国大将军郭药师,仰慕皇帝风姿,带兵投降。且献上涿,易二州。”

  钦宗皇帝哈哈大笑。“好个童太师,居功不自傲,实为百官楷模。”

  钦宗皇帝亲写圣旨,予以褒奖。他的字,当然不如徽宗皇帝。

  但现在,他才是大宋的执掌者。

  徽宗皇帝已经没有人理会。从春节到夏至,徽宗皇帝被人遗忘在后宫。

  他倒乐得清闲。或者说,他太清闲了一点。

  徽宗皇帝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出宫。他扮作渔夫的样子,去汴河垂钓。

  在他身边,还有一个画家,支着画板作画。

  这个画家不是别人,就是画院胡同的张泽端。

  他在汴河边,一站就是一两个时辰。只是观察汴河两岸的风物。

  一旦有了灵感,便拿起画笔开始作画。这些画都是碎片。

  或者一座宅院,或者一条货船,或者一匹骡子,或者一个车夫…

  这每个碎片画,都画的惟妙惟肖,让人叹为观止。

  “看先生作画,真是人生一大趣事啊。”徽宗皇帝感叹。

  “皇…赵爷,你的花鸟虫鱼,才是独步天下的存在。”

  徽宗皇帝哈哈笑起来。“文无第一,书画尤是如此。要保持谦虚的品格,张扬的个性,才能画出好的作品。”

  张择端叹服。“徽宗皇帝在绘画上的成就,便是千年之后,也难有人达到他的高度。

  只是,这治理江山,可不是磨墨作画。就好比这汴梁河,一条货船可以随意通过。两条货船就要相互协调。”

  张择端在这河岸上,已经观察了两年之久。他发现,来汴梁的货物,一年比一年少。

  而汴河两岸的百姓,脾气一天比一天大。

  有时,很小的一件事,只是一句话,一个眼神就会引起争吵。

  这种怒气,到底从何而来。张择端说不上来。但这种风气,绝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张择端想把看到的,告诉徽宗皇帝。徽宗皇帝却不接话,只是和他聊书法艺术。

  张择端有点苦恼,他以为徽宗皇帝感受不到。

  直到清明节时,徽宗皇帝说了这样一句话,“画院,今日是清明节。就把人物画的俊美一点,快乐一点吧。

  朕不是一个好皇帝,已经无力让汴梁百姓过的更好…”

  张择端终归是善良的。他明白了徽宗皇帝的无奈和无力。

  张择端接受了徽宗皇帝的建议。他在碎片上,画了一个个微笑的脸。

  这张脸是那么可爱。她的眉梢眼角,都带着善良的笑。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宋小农民,大宋小农民最新章节,大宋小农民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