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

  三月初的汴梁,本已沉浸在连克蔚州、灵丘、浑源、应州的大捷余韵中,街头巷尾的茶楼酒肆,仍在热议着那位年方弱冠便横扫西京道的状元经略。

  然而,随着北地疾驰而来的驿马再次嘶鸣着冲入宣德门,当信使那几乎力竭却亢奋到变调的嘶吼——

  “大同府光复!阵斩辽国南院大王萧阿速!俘斩两万余级!大捷!天佑大宋!”

  ——响彻御街时,整座京城,如同被投入滚油的沸水,轰然炸裂!

  “大同府?!云州!是云州啊!”

  “我的老天爷!云州!辽国的西京!被我们拿下了?!”

  “南院大王?那不是辽国数一数二的大人物?被阵斩了?!”

  “黄经略神威!振武军万胜!”

  “天佑大宋!官家圣明!黄相公威武!”

  朱雀大街瞬间被汹涌的人潮淹没。

  不知从哪个孩童口中开始,一首简单却充满力量的童谣在街头巷尾迅速传唱开来:

  黄罗伞,盖云州,

  振武儿郎斩敌酋。

  铁蹄踏破兴庆府,

  天兵西来鬼见愁!

  轰隆隆,震天吼,

  辽狗西夏都发抖!

  童谣里,不单是辽国,连西夏都被带进去了!

  ......

  黄府

  与街头的喧嚣相比,黄府门前这些日子更是门庭若市,车马络绎不绝。

  自从浑源大捷的消息传来,京中大小官员、豪门巨贾、甚至宗室勋贵,无不以各种名目前来道贺、攀附。

  礼物堆满了门房,名帖如雪片般飞来。

  陈绣娘初时又是欢喜又是惶恐。

  欢喜的是儿子立下如此不世奇功,光耀门楣;无奈的是,她一个深宅妇人,何曾见过这等阵仗?

  每日里都要强打精神,对着形形色色的来客笑脸相迎,好言婉拒那些过于贵重的馈赠,说得口干舌燥,心力交瘁。

  “夫人,这是李侍郎夫人送来的东海明珠…”

  “夫人,枢密院王都承旨派人送来百年山参…”

  “夫人,永嘉郡王府长史求见,代郡王送上一幅前朝名画…”

  陈绣娘揉着发胀的太阳穴,看着管家呈上的礼单,无奈地叹了口气:“唉,这些贵人…忠嗣远在边关,我一个妇道人家,如何敢受这些?

  都婉言谢绝了吧,就说府中一切安好,不敢劳动挂心,心意领了…”

  管事面露难色:“夫人,这…有些实在推脱不得,来人放下东西就走,连门都进不来…”

  正烦恼间,一身郡主常服的王莺莺从后堂转出,眉宇间带着一丝英气与决断。

  她走到母亲身边,挽住陈绣娘的胳膊,温声道:“娘,您这些日子太辛苦了。此事交给孩儿吧。”

  她转向管家,声音清朗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传我的话:黄府近日闭门谢客。一应访客,无论官职高低、亲疏远近,皆不见。

  所有礼物,无论价值几何,一律原封不动退回。

  再有人敢擅放礼物或强闯府门,直接报开封府,就说本郡主有令,滋扰功臣府邸者,按律究办!”

  “是!郡主!”管家如释重负,连忙应下。

  有这位御封的郡主出面,且搬出了律法,再难缠的访客也得掂量掂量。

  府门紧闭,喧嚣被隔绝在外。府内,黄燕如独自站在庭院中,仰望着东北方向的天空。

  那里,是哥哥战斗的地方。少女的眼眸亮得惊人,充满了与有荣焉的自豪和无尽的憧憬,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看到了那座刚刚插上大宋旗帜的雄城。

  她低声呢喃,带着一丝俏皮:“哥哥…你做到了…真厉害!”

  ......

  垂拱殿

  “哈哈哈哈!好!好!好一个黄忠嗣!好一个振武军!”

  赵顼的笑声几乎要掀翻垂拱殿的穹顶。

  他手中紧握着那份染着大同风霜的捷报,反复看了数遍,每一遍都让他热血沸腾。

  “云州!大同府!萧阿速授首!俘斩两万!壮哉!壮哉!”

  赵顼激动地在御座前踱步,年轻的脸上因兴奋而涨红,眼中是前所未有的光芒。

  困扰大宋百年的北境巨患,竟在他手中看到了彻底解决的曙光!“枢密院!立刻将此捷报明发天下!让万民同庆!

  礼部着手准备告太庙!朕要昭告列祖列宗,燕云故土,正在归来!”

  殿内,王安石、富弼、韩琦、吕公着、吴充等重臣,无不面带红光,喜形于色。

  即便是之前最激烈的反对者王安石,此刻紧锁的眉头也彻底舒展开来,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震撼和一丝难以言喻的释然。

  ‘速胜,不累新法…’ 王安石心中默念着黄忠嗣当初的承诺,看着捷报上那触目惊心的战果,一股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

  质疑、担忧,此刻都化作了对这位年轻统帅能力的惊叹。他似乎真的做到了!

  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打出了最辉煌的战果。

  他看向赵顼兴奋的脸庞,心中最后一点芥蒂也烟消云散,只剩下对大局的认同。

  此战,必须全力支持到底!

  富弼、韩琦、吕公着等人更不必说。

  最初的政见之争、派系利益,在收复燕云这一足以彪炳青史的伟业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

  他们看到了超越党争的更高目标——完成太祖太宗未竟之业!

  作为当朝宰执,他们的名字将与这光复的伟业一同载入史册。

  此刻的朝堂,前所未有的同心同德,目标只有一个:确保黄忠嗣无后顾之忧,倾举国之力,助他完成这最后一击!

  “陛下,”枢密使富弼上前一步,声音洪亮,“黄经略用兵如神,振武军锐不可当!

  当务之急,是确保粮秣军械、后续援兵源源不断!

  臣请再发旨意,命前线诸路,凡涉及前线转运,一律开绿灯,敢有延误克扣者,杀无赦!”

  “准!”赵顼大手一挥,随即目光落在捷报后附着的另一份密封文书上,那是黄忠嗣的亲笔信。

  他拆开封泥,快速浏览,脸上的兴奋渐渐被一种震惊和随之而来的极度亢奋取代。

  但他脸色却是不动声色,随即宣布退朝!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宋:三元及第,大宋:三元及第最新章节,大宋:三元及第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