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三元及第 第121章 话剧,试刀

小说:大宋:三元及第 作者:下大雨收衣服啦 更新时间:2025-06-20 11:00:33 源网站:宝书网
  次日中午,大名府最大的酒楼鸿楼内,两百余名来自河北各州府的豪族士绅齐聚一堂。

  按常理,如此盛会本应宾主尽欢。

  众人该当喜笑颜开互相寒暄,或借机拓展人脉才是。

  然而此刻场中却异常安静,唯有三三两两的人群聚集在角落里交头接耳,目光不时瞥向大厅中央那座临时搭建的木台,眼中满是疑虑。

  后院厢房中,黄忠嗣与张问各披着狐裘大氅,围坐在炭火正旺的铜盆前。

  茶香混着银丝炭的松香在院中萦绕,两人谈笑风生,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

  \"禀漕司、张副使,前厅已准备停当。\"

  周磊疾步穿过月洞门,在离二人五步处抱拳禀报。

  黄忠嗣放下茶盏,笑纹在眼角漾开:\"昌言公,咱们搭了三个月的戏台,今日终要粉墨登场了。\"

  张问拂衣而起,广袖在寒风中划出弧线:\"漕司先请。\"

  \"同去!\"黄忠嗣抖落大氅上的残雪,昂首迈步向前厅走去。

  他腰间的金鱼袋随着步伐轻晃,在冬日阳光下折射出碎金般的光芒。

  ......

  不一会,黄忠嗣便带着张问来到台上,立马有人上前替两人解下裘衣。

  黄忠嗣对着台下众人拱手道:\"诸位,我黄某来河北半年多,还未与诸位正式见过面。

  今日特意设宴,一是想同大伙结识叙话,二是要解答官民合资作坊的招商事宜,最后还请诸位看场好戏。\"

  他顿了顿笑道,\"咱们闲话少叙,先上菜!边吃边看戏,待酒足饭饱再谈正事。\"说罢便与张问走下台去。

  周磊见状朝鸿楼管事微微颔首。

  顷刻间,侍者们鱼贯而入,端上各色精致菜肴。

  席间很快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

  \"这鸿楼的菜滋味怎如此特别?\"

  \"就说这炒萝卜片,明明寻常食材,偏比别处鲜美三分。\"

  \"快尝尝这炖牛肉,除了酱油香气,竟还透着药材清香!\"

  \"莫不是换了新厨子?宴后定要问问掌柜......\"

  黄忠嗣端坐主位,不时与张问举杯对饮,耳朵却竖着捕捉周遭议论。

  听着满堂食客的惊诧,他嘴角浮起笑意——这鸿楼早在一月前就被福伯重金盘下,今日特地启用他秘制的调料烹制宴席。

  目的再明白不过:既要勾起众人好奇,又要为即将投产的调料工坊造势。

  席间忽见黄忠嗣朝周遭官员递了个眼色。

  众官吏当即会意,纷纷离席与豪族士绅攀谈敬酒。

  觥筹交错间,碗筷声、谈笑声、酒盏相碰声渐次鼎沸,宴厅转眼化作热闹漩涡。

  此刻无人知晓,这场盛宴背后暗藏玄机。

  那新式调料工坊的股筹早已暗中划分:官股占二成五,皇帝内帑占二成,另留半成作官员分红。

  余下五成虽明面上与黄忠嗣无关,实已尽入其彀中。

  至于朝臣是否非议皇帝占股?

  横竖是给赵顼添私房钱,善后之事可不归他管。

  待众人吃喝差不多时,十几名衣着各异的伶人上台献艺。

  只是与宋朝流行的杂剧不同,这是黄忠嗣专门写的话本,用的也是话剧的表演形式。

  剧本内容则是京剧《海瑞罢官》。

  至于他为什么不用京剧的形式表演,是因为话剧相对更加直白一些,既好推广,也便于理解。

  这出戏的历史背景被直接超时空虚构了。

  他本来想着弄个《铡美案》,但思忖片刻还是作罢——这戏涉及皇家,又太过接近现实。

  随着剧情推进,在场众人神态各异:有满意点头的,也有心虚张望的。

  毕竟内容里涉及土地兼并,对这些豪族士绅而言,这题材可太不陌生了。

  唯一的区别,或许就是他们不及徐阶那般位高权重。

  当最后「退田平冤狱」的结局落幕时,黄忠嗣率先击掌叫好。

  张问等一众官员连忙跟上,其他豪族这才反应过来,零落的掌声渐渐连成一片。

  待伶人尽数退场,黄忠嗣整了整衣冠,缓步登台。

  他朝众人拱手道:“诸位,菜也吃了,酒也饮了,戏也赏了。我这人不爱说废话,现下便与诸位说说官民合资作坊之事。”

  话音方落,十余名仆从自台后转出。

  他们先是在木架上展开数丈素帛,其上密密麻麻列着钢铁厂、瓷器厂、茶叶厂等四五十个行业的名称;继而抬来十余口包铁木箱,沉甸甸地挨个排开,箱盖未启却已引得满堂视线胶着。

  半刻钟后,众人桌前的饭菜全被撤去,换上了一杯新茶与一张纸稿。

  \"诸位,关于官民作坊的具体融资方案与股权分配方案,大家可先行阅览。待阅毕,我等再行商榷。\"

  众人闻言立即取过面前纸稿细读。

  待全部看完,黄忠嗣随手打开木箱,抽出一柄长刀。

  刀身出鞘时寒光乍现,他含笑介绍:\"此乃钢铁厂采用新式锻法与材料所铸,较之旧制刀剑,强度约可提升三倍。\"

  此言既出,满座哗然。

  有人霍然起身质疑:\"漕司所言恐有夸大之嫌。若说增益三成,在下尚可采信,这三倍之说...\"

  说话者环视四周,拱手道:\"恕某见识浅薄,实难信服。\"

  其余人等纷纷颔首称是。

  黄忠嗣轻抚刀背,将长刀横置案上:\"空口无凭,诸君可唤护卫携兵刃入内试之。\"

  话音未落,已有数人起身拱手后疾步离席。

  须臾之间,数名带刀护卫鱼贯而入。

  赵书双快步上前收拢众人兵刃,捧至台前。

  \"且试。\"黄忠嗣将新铸长刀递予赵书双。

  铮——

  赵书双信手抽出一柄寻常腰刀相击。

  金铁交鸣声未绝,旧刀已然断作两截。

  他又擎起新刀巡示众人:刃口光洁如新,竟无半分缺损。

  满堂惊叹声中,黄忠嗣轻叩木箱:\"尚有四柄,尽可试来。\"

  赵书双闻言抽刀连斩。但闻铮铮数响,四柄旧刃或断或碎,最甚者竟崩裂为三截残铁。

  满室寂然,唯闻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见在场众人的吃惊模样,黄忠嗣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其实有些夸大其词。

  按实际估算,锻造强度应比传统方法提升约2.5倍,但四舍五入说是三倍倒也勉强说得过去。

  这套改良工艺融合了多种现代技术:首先优化灌钢法,通过精准调控生铁与熟铁的比例、加热时长,实现对碳含量的精密控制;

  其次是强化脱碳工序,创新性引入赤铁矿作为氧化剂,大幅加速脱碳反应;

  再配合新式水力锻造设备,采用搅拌工艺使铁水均匀化,有效减少杂质析出。

  此外还包含十余项细节改良——从燃料配比到淬火时长,每个环节都经过反复试验。

  正是这些看似琐碎的技术积累,最终铸就了令众人惊叹的利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宋:三元及第,大宋:三元及第最新章节,大宋:三元及第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