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三元及第 第6章 催婚,扬名

小说:大宋:三元及第 作者:下大雨收衣服啦 更新时间:2025-06-20 11:00:33 源网站:宝书网
  木梯转角处,黄燕如提着杏红裙裾飞奔而下,腕间银镯叮当乱响:“阿兄!“

  黄忠嗣退后半步,堪堪避开这枚人形炮弹。

  十三岁少女却已攀住他臂弯,仰着雪腮眉飞色舞:“方才那篇赋真真痛快!我躲在上面都记下了,待回家就誊在洒金笺上!“

  “胡闹!“陈绣娘与福伯追至廊下,云鬓间步摇乱颤,“女儿家如此孟浪,传出去还要不要......“

  “阿娘,“黄忠嗣将妹妹护在身后,“此处都是读书人,断不会搬弄口舌。“说着向四周拱手,“诸位说可是?“

  正抄录诗赋的士子们连声称是,几个脸红的年轻郎君慌忙别开眼。

  方才只顾着看文章,竟未察觉楼上藏着这般灵秀的小娘子。

  陈绣娘还要训斥,忽见福伯轻咳一声:“夫人,郎君三日未换衣衫了。“

  这话比什么劝解都管用。

  陈绣娘立刻拽着儿子往楼上走,嘴里念叨着备好的艾草汤。

  黄燕如冲兄长吐了吐舌头,蹦跳着跟着上去。

  雅间内氤氲着药香。

  黄忠嗣隔着屏风更衣,听母亲絮叨乡里近况。

  当说到茶山佃户闹事时,他系衣带的手微微一顿:“母亲,不用担心,我会处理的。“

  他实在不愿母亲为这些琐事烦心,家中事务已够母亲操劳了。

  “好,好,好,娘不说了。“

  陈绣娘话头一转,“忠嗣,你明年就满二十了,按规矩要行冠礼了。你......“

  “娘亲,我饿了。“黄忠嗣连忙打断,他太清楚母亲接下来的话题。

  陈绣娘闻言吩咐阿柴去安排饭食,却仍不住絮叨:“张家二郎与你同岁,前日都生了第二胎了......你父亲若是在世......“

  黄忠嗣揉着太阳穴苦笑,这熟悉的催婚说辞,怕是又要听上半个时辰。

  忽然楼下炸开喧哗。

  推开雕窗望去,但见长街尽头缓缓行来两道白幡,细看竟是石悦与林公子蒙着素帕,额间墨迹隐约可见“无耻“字样。

  “黄兄高义!“秦虹摇着折扇走在队首,“二位自愿以帷帽遮面游街,既全赌约又不损斯文体统。诸位说,该不该饮胜?“

  围观百姓哄笑叫好,几个顽童追着掷香橼。

  石悦的帷帽被果子砸歪,露出半截“徒“字,慌得他抱头鼠窜。

  那姓林的更狼狈,绸裤勾在摊贩竹架上,撕出个透风的窟窿。

  黄燕如伏在窗边笑得花枝乱颤,陈绣娘却愁眉紧锁:“这般折辱同年,怕是...“

  “娘亲放心。“黄忠嗣穿戴好衣物后走了出来,“秦兄故意用帷帽给他们留了颜面。读书人最重名声,这般半遮半掩的游街,反倒能让流言传得更广。“

  他嘴上这样说,心里却暗自发笑。

  这举动虽将人得罪狠了,他却浑不在意。

  当时的情形无论谁输,都免不了颜面尽失。

  打一巴掌是羞辱,打两巴掌同样是羞辱,本就无甚区别。

  今日所作那篇赋文,本就暗藏心思。

  他早存扬名之念,偏巧这两人主动撞上门来,倒成了现成的踏脚石。

  先前为保户籍稳妥,除几位至交外,真实才学却鲜为人知。

  如今既已踏入科场,名望便成了要紧事。

  在宋朝仕途求进,声名尤为关键。

  这篇赋文若能传至汴京,但凡有识之士,必能从中窥见其文采韬略。

  才名既立,往后诸多事宜自然便宜得多。

  游街风波过后,家宴渐次摆开。

  黄忠嗣暗自庆幸时人讲究“食不言,寝不语“,若在饭桌上遭催婚相逼,怕是珍馐当前也难以下咽。

  膳毕,他借口贡院三日身心俱疲需好生歇息。

  陈绣娘闻言急忙拽着黄燕如回到隔壁客房,生怕扰了儿子休憩。

  黄忠嗣此时也确实有些困倦了,直接上床倒头就睡。

  就在他陷入梦乡时,所作那篇赋文正以惊人速度传播开来。

  ......

  潮阳书院内

  七八个十四五岁的新入学子正围作一团,白色儒衣下摆轻扬,漆纱幞头随着激烈讨论微微颤动。

  他们时而发出惊叹,目光都聚焦在其中一人手持的纸稿上。

  “这篇赋便是黄忠嗣学兄今日在悦来客栈与人赌斗所作。“持纸的学子话音未落,四周已响起此起彼伏的赞叹声。

  一位面容清秀的学子却面露疑惑:“黄学兄既有如此才华,先前为何不显山露水?“

  话音刚落,脸上缀着几颗青春痘的同窗立即接话:“这正是学兄谦逊之处,不喜张扬罢了。“

  “此言差矣!“角落里突然响起反驳,“我听说是学兄当众扬言必中举子,这才引发赌斗。若真谦逊,怎会口出狂言?“

  “荒谬!“又有人拍案而起,“我亲耳听闻是秦学兄与黄学兄闲谈时,遭那二人蓄意挑衅......“

  “你们都弄错了!这事我最清楚......“

  七嘴八舌的争执愈演愈烈,原本齐整的漆纱幞头都歪斜了几分。

  里屋的堂长陆明华听到外面喧哗声,脸色骤然阴沉。

  他抄起戒尺跨出门槛,见学子们吵得面红耳赤,当即举起戒尺在门框上重重敲击数下。

  木器撞击声惊得众人齐齐转头。见是堂长,方才还剑拔弩张的学子们慌忙躬身行礼:“堂长。“

  陆明华铁青着脸踱步上前:“书院内如此喧哗,成何体统!圣贤书里教的礼义廉耻都读到哪里去了?“

  学子们个个垂首盯着鞋尖,大气都不敢出。陆明华目光如刀扫过人群:“方才争执何事?“

  前排学子壮着胆子禀报:“回堂长,是这样的......“

  三言两语交代完来龙去脉,那学子又补了句:“李延年说黄学兄无德,学生实在气不过才......“

  “呈来我看。“陆明华伸出手掌。

  当即有学子捧上墨迹还未干透的文稿呈了上来。

  他就着廊下天光细阅,起初还绷着脸,看着看着眉头渐舒。

  看到最后竟笑出声来:“妙极!此等佳作当呈山长共赏,待老夫誊抄后即刻奉还。“

  献稿学子忙作揖道:“全凭堂长做主。“

  话音未落,陆明华已攥着文稿疾步如飞,转眼消失在月洞门外。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宋:三元及第,大宋:三元及第最新章节,大宋:三元及第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