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因为排队打架扯皮,还引来了厢公事所的人出来维护秩序。

  “敢插队,你找打是吧?”

  “谁插队了,老子之前就在这里,你是挤进来的……你瞪个锤子!”

  “住手,别打了,在打将你们抓起来!”

  厢公事所的人有些无奈。

  感觉他们就是为茶店服务的,尽在这维护秩序了。

  不过话说回来,现场也真是够火爆,也激发了他们的好奇,顺带买了些茶叶。

  街道还有二道贩子先购置了很多,从而二次转售,赚取差价。

  除了这些外,有客户不想排队,便花钱请人排队买。

  现场排队的,维护秩序的,二道贩子吆喝的,争吵的,还有远处围观看热闹的,人头涌动。头一次这么热闹。

  由于生意太好。榷茶司第二天就直接卖掉了五百万斤茶叶。

  铁观音销量赵枢本来以为不会卖的这么快,谁知这天卖了一万多斤。

  这让赵枢有些小看了汴京城的权贵阶层啊!

  接下来几天,随着扩散效应,但凡是喜欢喝茶的人都会买上一点。

  看人家喝,自己没有,多少有点眼馋。

  就算为了攀比,咱也不能落后。

  所以赵枢的茶叶,很快全部售空了!

  即便是那最贵的铁观音,虽然400贯一斤的陈香型只有四万斤,却也一售而空。

  而那10贯一斤,60贯一斤的茶叶,自然不用说,早就卖完了。

  600万斤的普洱茶,西龙井400万斤,碧螺春280万斤,还有20万斤的铁观音。

  五天之内,全部卖完!

  所有的钱,全部汇聚榷茶司。

  “掌柜的,怎么没有了?我们还没买呢!”

  而一些犹豫正准备买的客人,发现店铺不卖了。

  “不好意思,这位客官,咱家的普洱卖完了,要买只能等下次了!”

  不少客人无奈。

  感慨这生意是有多好啊。居然卖完了。连贵的茶叶也没了。

  有客人赶往其他店铺,依然是这种情况。

  而且,随着新茶上市的消息不断扩散,这段时间大宋全国各地不少百姓却是没买到。

  因为茶叶只销售汴京城以及附近的几个州,太远的地方根本没货。

  这就导致还有很多潜在市场。

  不少人还抱怨什么好东西都只有汴京城有,他们距离远的有钱也买不到。

  这次购茶的人。除了是权贵和普通百姓之外,实际上还有皇宫里面的妃子,太监,以及皇室。

  宋徽宗本身就在关注这件事情,他也品尝了上好的铁观音,内心颇为震动。

  这种火爆的销售,宋徽宗也没想到。

  他非常期待。很是感慨自己的枢儿是大宋的人才啊!

  此刻。

  赵枢在自家高楼边缘坐着喝茶。

  看着远处街道的场景,他心里很稳。

  这时,有人过来禀报:“王爷,王爷好消息啊!”

  “说吧!”

  赵枢很淡定。

  王管事却是火热:“王爷的茶叶,所有的茶叶全部卖完了!刚刚从榷茶司得到的消息,1300万斤茶叶一售而空啊,生意太好了!!!”

  “嗯,本王知道了!”赵枢点点头。

  他站起身整了整衣裳,负手而立,走路带风:“去榷茶司!”

  赵枢带着王管事以及十几名护卫,一路被簇拥前往了榷茶司。

  后续的钱财计算,钱已经运送汇聚在了榷茶司。

  王管事过来报告消息的时候,榷茶司已经将账都算清楚了。

  赵枢过来除了是要搞清楚销售额之外,就是分钱来的。

  “参见王爷!”看到赵枢来了之后,榷茶司的一群官吏过来拜见赵枢。

  此刻他们的眼神看向赵枢,简直就是看茶道的神。

  所有人目光火热,身躯甚至不由自主的颤抖。

  寇朋自然也是如此。

  榷茶司这么多年也就这样,销售一直是稳定的,他们也想过一些法子增加盈利,做更好的政绩。

  但在传统的基础上他们无法做出改变。

  对于他们而言这就是最优的模式,如何更改呢?

  根本改不了,这就使得他们也没办法,能维持当前的销售就不错了。

  然而。

  赵枢来了之后,这一切就变了!

  风风火火一个月,榷茶司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还记得赵枢说过,只要他们成绩好,就可以拿到奖励。

  与他们的利益也是相关的。

  “你们做的很好,这一个月生产的所有茶叶都卖完了!你们有很大的功劳!”赵枢声音传递全场。

  寇朋拱拱手:“不敢当,王爷,若非您出手,我们榷茶司怎么会有如此变化?我们不过是按照王爷的吩咐做事罢了。”

  “真正厉害的是王爷您啊!”

  其余人也纷纷点头。

  没有王爷,他们哪能啊。

  只是出了一份苦力,做出贡献的是赵枢。

  赵枢笑了笑:“寇大人,这一个月算算赚了多少?”

  寇朋手中端着一本账本:“王爷,所有账目我们都记好了,这是账本,您看看。”

  赵枢:“你报就行了!”

  “好的王爷!”寇朋清了清嗓子,翻开账本,然后道:“咱们榷茶司这一个月生产了茶叶1300万斤。”

  “其中普洱茶600万斤,卖了120万贯。

  西湖龙井400万斤,卖了150万贯。

  碧螺春280万斤,卖了224万贯。

  铁观音20万斤,划分三种,卖完有1200万贯钱!”

  寇朋念着账本,手指有些颤抖,然后又道:“所有的茶叶流水总共是1694万贯!”

  当总账念出来的时候,榷茶司的高层尽管知道,还是倒吸一口凉气。

  而那些不知道的小官吏,此刻呆滞了!

  1694万贯钱是什么概念?简直无法想象。

  这是他们榷茶司一个月做出的成绩吗?

  他们自己都不敢相信啊!

  赵枢也很高兴,有这样的成绩让他很欣慰,因为这其中有不少是他的。

  赵枢笑道:“这些钱中,茶叶的成本有多少?”

  寇朋已经将这些计算的清清楚楚,他道:“回禀王爷,1300万斤茶叶的成本是39万贯。

  其中肥料成本9万贯钱,人工成本3万贯钱。总体成本在51万贯钱。

  所以,咱们的净利应该是在1643万贯钱!

  如果算除税收49万贯。还剩下1594万贯!

  不过,上述肥料成本不能算在这一批,因为后续茶树还未采摘,成本可以拉长来看!”

  “姑且就按照这个算吧!”

  赵枢根本不在乎这点。

  这么多钱都赚了,这种细微的成本按照年来算,还是按照一个月算肯定是有些差别的。

  比如肥料一次成本,可以种植采摘好多次。

  真正算起来应该是将所有采摘完了之后,再来计算所有销售成本。

  赵枢不想纠结这些细节。

  “1594万贯钱,这个盈利已经超出我的预料了!”赵枢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内心比谁都高兴。

  虽然纳税了,但也不多。

  其实朝廷自己盈利的东西,没必要上税。

  由于是和赵枢合作,所以模式发生了变化,该上还得上。

  即便如此,盈利也足够惊人。

  赵枢的成绩出来,在茶叶方面他可以放心了。

  不但是他,在场榷茶司的人哪一个不激动?

  这一下就将他们榷茶司的价值拔高了太多。

  不出意外,如果以后一直这么好的效率,他们这些官吏的福利待遇都是会增加的。地位也会提升。

  这是所有榷茶司的人感觉荣幸和高兴的地方。

  榷茶司本身就是为朝廷赚钱的部门,他们的政绩就是靠钱。

  赚了这么多,他们也是很光荣的。

  不过他们还是难以想象,这么多钱是他们榷茶司做出来的成绩啊。

  榷茶司的高层提前知道数额,本身就好久没反应过来。

  现场其余那些小官吏更不用说了,不少人被这成绩震撼到了。

  若非是寇大人亲自宣布,他们一度怀疑这是假账,算错了。但他们明白,这不可能算错。

  是赵枢的改革,让他们榷茶司有了如此成绩。

  这时。

  赵枢想了想,又问道:“寇大人,你们往年这个时候,茶叶一般有多少盈利?”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宋:两个月后穿越,在线急等!,大宋:两个月后穿越,在线急等!最新章节,大宋:两个月后穿越,在线急等!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