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逍遥贵公子 第102章 两个菜鸡

小说:大庆逍遥贵公子 作者:十三归 更新时间:2025-02-19 00:50:31 源网站:宝书网
  “策便是策论,所考为在具体事情上的处理能力,亦可凭此看出人的一些秉性。

  而经更是简单,科举入仕靠的便是经史子集,其中以经最为侧重,所考为科举上的硬功夫。

  诗就不用多说了,考为才学,如此安排倒是周全,且以策,经,诗排名,也说明此三者在叶家心中的排名地位。”

  这三者乃是天下文人必学之科。

  按理来说,经应该排在策前边,但考虑到现实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毕竟来参加招婿之人,基本都无功名在身,就算有顶天了也就秀才,还是刚刚擦边过的那种吊车尾。

  他们经史子集能有何高深造诣?

  至于秀才之上的举人,基本不太可能入赘为婿,就凭举人之身,无论在大庆任何地方,都能混的相当不错。

  正在他们说话之时,叶继学已经说了策题。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这八个字乃是《尚书》中的言论,对于读过书的文人来说是并不陌生的。

  其意思便是,阐述古人的论述而不作改革创新,信任且喜爱古代的文化和历史。

  现在的意思便是,让他们结合实际阐述自己的观点。

  关于这句话的含义,旧学认为理当如此,新学认为如此不妥。

  不管这二人赞同哪种观点,都需结合相关例子来做论述。

  说完之后,二人便开始辩论,也就是寻找对方例子中的矛盾和错误之处,直到一方被说的投降认输为止。

  闻言两人稍加思索,那个身材微微有些发福的年轻人,率先开口了。

  他先向叶继学拱手行礼,而后说道。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末学晚辈以为稍有不妥,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殷礼,吾能言之。

  由此可见圣人之论述,我辈读书人应当有自己的想法。

  若是只学而不作,只读而不思考,如此读来何用?

  千年前圣魏一朝,天元之治旷古烁今,万朝来邦,概为太宗之文功武策。

  若照此说来,一切如常,缘何仅仅二百余载便轰然倾塌?晚辈以为,其因除却帝昏臣逆余外,法度与国不符亦为主因。

  据此可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必有瑕尔。”

  这一段话并不长,他说完后,高台之下顿时有不少人拍手叫好。

  显然是赞同其观点,对于他说的实例也颇为赞赏。

  叶继学依旧保持微笑,没有说话,目光又看向了另外一人。

  只见此人脸色有些不善,立即说道。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末学晚辈以为乃圣人至理!”

  他一句话,直接将大家的热情都给调动起来了。

  很明显,前者是新学派,而后者则属于旧学派。

  大庆文林关于新学和旧学,不说是水火不容,却也差不多。

  不仅仅是在这句话上,许多方面皆是如此。

  新学派认为这些旧学派的脑筋太过死板,缺少灵性,整天就知摇头晃脑的读书背书。

  就算明知书中内容不对或者有问题,却也不管不顾,自我安慰,十分愚昧。

  旧学派的人则认为,新学派的这些人离经叛道,当今流传下来的经义,皆是经典,乃是文林之骨。

  是无数先圣的智慧结晶,自古以来皆是如此怎会有错,说新学派之人妖言惑众,有辱圣人之道。

  经常见面就互掐,有的甚至老死不相往来。

  紧接着,此人也阐述了自己观点,更有意思的是,他也用魏朝举例。

  李卓在树下听的咧嘴直笑,觉的这两人挺有意思,但水平实在是不咋地。

  关于新学和旧学,李卓认为二者并不冲突。

  最初也只是学术上的论调,但随着时间推移,双方许多人都开始渐渐变的极端。

  这个魏朝可不得了,是一千年前由魏太祖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但真正让魏朝达到顶峰的,却是他的儿子魏太宗。

  这位太宗皇帝,开创了前所有为的天元盛世,是一位真正武能上马安天下,文能提笔治乾坤的万古圣君。

  也是后世无数皇帝的榜样,如今的赵景润,他做梦都想成为这样的皇帝。

  而今盘踞北方的胡人,在武太宗那个时期被打的俯首臣臣,丝毫不敢有异心。

  李卓看过大庆的不少史书,故而对这个武太宗较为了解。

  简单来说,他的文治武功比李世民只强不弱。

  他的天元盛世,比玄宗时期的开元之治还要繁华,是真正的超级帝国。

  可是这样的强大魏朝,国祚却也没超过三百年,最终被马锐所窃。

  但魏朝没有发生过安史之乱,他们一直到灭国时,国力依旧强大。

  李卓特意研究过这个魏朝,亡国的最大原因是因为朝党林立,让马锐给偷了家。

  如今的大庆党派有三分,可在魏朝中后期却有足足九党,国家貌合神离。

  若是有雄主所镇还能相安无事,可偏偏那魏英宗一心求道,比之明嘉靖也不遑多让,但他又无嘉靖的能力。

  导致朝堂完全沦为党争之地,一道折子上来,光是争论就要浪费许多时间,下发之时黄花菜都凉了。

  那时的马锐是英宗的大舅哥,由于英宗独宠其妹,对他也是百般信任。

  几乎将所有国事都丢给了他,专心玄修,结果马锐先后暗杀了他两个儿子,最后发动了夺宫之变。

  杀了英宗,扶持他唯一的外甥当了傀儡皇帝,成为了摄政王,权倾朝野,更是掌握了魏朝的所有兵马。

  五年时间,他杀了许多文武大臣,彻底掌控魏朝,之后逼着皇帝退位,自己当了皇帝。

  并于第三年改国号为齐,完成窃国。

  新学的意思很明显,如果按照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论调。

  为何后世魏朝的治国方针,都是遵循太宗时期所留。

  中后期却出现九党林立?明说这种论调不正确,魏朝之所以被窃国所亡,就是因不知改变造成。

  而旧学那年轻人的观点是,虽然魏朝后世遵循了太宗时期所留,但都停留于表面。

  九党林立,就是因为这些臣子没有用心做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从而不伦不类所致。

  二人已经在台上为此争的面红耳赤。

  “公子,您笑什么,他们说的不对吗?”

  李卓摇了摇头。

  “就凭他们两个,半吊子书袋的二脚书橱,竟也敢将此话套用在魏朝上。

  我若是没料错,叶继学的意思是,让他们在一些小事上论辩一番即可,可他二人为了彰显自己的实力,对此夸夸其谈,简直可笑。

  魏朝被窃国,原因诸多,岂是这短短八个字就可以言明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庆逍遥贵公子,大庆逍遥贵公子最新章节,大庆逍遥贵公子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