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商人因为“秦国放开科学院商品买卖资格”“秦国往西域商路开通”两件事而沸腾时,七国君王也在因此事而烦恼。

  包括嬴政。

  他发现,有了可能得到的利益驱动后,各郡的主要官员办事效率都提高了许多。

  但这种效率,无不透露出一种“私心”的味道。

  政策下发好几天了,之前几天,各郡注册的民间商人和商会组织加起来才不过二十几个。

  这些大部分都是真正有自主权的‘民间商人’,而不是贵族的白手套——这里也可以从侧面看出秦国以前对商人限制有多么严格。

  李缘出现后发展到现在,秦国才有这么二十几个与贵族没牵连的民间商人。

  哪怕有人还在犹豫、有人去六国经商了还没赶回来,但这个数据与六国一比,还是有些少了,尤其是在秦国的国土和国力都是七国第一的情况下。

  而从昨天开始,各郡开始注册的民间商人和商会组织忽然就多了起来。

  可与各郡这些数据同步而来的,还有各郡玄衣卫的报告,以及查到的那些人的户籍档案;他们可能发现不了什么,但咸阳的玄衣卫总部对比后发现,那些人超过半数都与各地大官有些亲戚关系。

  就算是剩下那些没有亲戚关系的人,恐怕有不少也是和大官们有‘交情’关系。

  他们生动诠释了什么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不过嬴政也很清楚,这没办法制止。

  李缘出现的时间太短了。

  哪怕嬴政和吕不韦已经通过许多政策和方式不断的让钱财流入民间,可短时间依旧没有足够能与贵族们相抗衡的民间资本。

  若要推动商业上的繁荣,钱只能在贵族们身上想办法。

  “大王!”

  一侧,一个郎官从廷会拿着一份报告而来。

  这是李斯等人制定出的一份扶持民间商人的政策计划。

  虽然他们都知道,最先享受到这个政策的,肯定是那些“有关系”的人。

  嬴政看完后,并没有立刻同意。

  发展工商业,是进行社会财富转移和产业升级的最快方式,也是大秦能用的最好方式。

  但这个方式必然会带来一些肮脏,哪怕他和李斯等人已经极力限制也一样。

  几日前问李缘的问题,李缘依旧没回。

  嬴政想,或许是他也给不出答案。

  “办法,总会有的。”

  他轻声呢喃了一句,同意了廷会的这份文件。

  ……

  蜀郡。

  某县。

  一个宅院里,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看着眼前一张最新发行的报纸,眼神里涌动着一股莫名的光。

  良久,他放下报纸朝着正堂走去。

  正堂内,一个中年男子正拿着算盘看着自家几个店铺的账本,以及城外的一些土地。

  土地是他祖父战死、父亲接力立功两代人攒下来的,店铺是朝廷放开了一些商人政策后他拿钱盘下来的,想着给孩子多留点家业。

  但看着账目结果,他发现开的几个店铺虽然有钱赚,但只是小钱,除去成本几乎没赚几个子。

  “那我盘几个店岂不是光给朝廷交税了?”

  他陷入了迷惑当中。

  门口,他的儿子带着严肃至极的神情走来。

  “爹,咱家有多少钱?都给我。”

  “???”

  男子愣了好一会,这才有些古怪的看着他:“你糊涂了?”

  虽然你是我的独子,你爷爷也很喜欢你,家产迟早是你的。

  但你这样是不是太不把你老爹放眼里了?

  “爹,你看了朝廷允许商人注册商会的事了吗?”

  “看了。”

  “你也说过,朝廷是要让百姓有钱起来,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大王和国师什么都敢试。”

  “没错,我和你祖父都这么猜的。”

  “那好,我也要开一家商会!”

  男人看着严肃的儿子,起身靠近,用手摸了摸他的额头。

  “不对啊,你这也没……”

  “爹!”

  青年有些气愤的后退一步:“不是你说的要跟紧大王的政策吗?怎么你现在不同意我干?”

  男人看着他,笑着摇了摇头,又坐了下去。

  “你呀,想得太简单了。你说说,你开商会想干什么?”

  “买东西去六国卖,或者去西域,把家业做大。”

  “什么东西?”

  “科学院的东西啊!”

  男人轻笑一声:“谁都知道这能赚钱,那你猜,科学院会不会全都给?”

  东西如果造得比需要的人还多,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这个问题,男人自己能想得到,他不相信咸阳朝廷想不到。

  青年听到这,想了下:“那我就拿一些东西的方法,自己开工厂造,哪怕不去六国,只在国内也可以。”

  “我看过朝廷的报纸了,注册商会后可以开工厂,也可以招人!”

  “你拉倒吧!你上哪招人去?”男人没好气的道:“你祖父都说了,村里的十几个青年娃子全去官衙工厂了,就这工厂都还招不满人用匈奴人顶着呢,谁给你干?”

  这个年代,大家不努力干活饭都吃不饱,哪来那么多闲散人口?

  而在之前一轮的工厂招人中,大秦社会上的闲散人口已经被安排得差不多了,其他的人都在忙着种地养活家小,除非是农闲时。

  但人可以有农闲,市场可没有。

  真要只在农闲时工厂才开工,那会亏死的。

  男人扶着儿子坐下:“朝廷的政策很好,可我们家没那个本事去吃。”

  “你知道去楚国的路怎么走吗?你知道西域那边的情况吗?你知道他们是不是跟南边那个夜郎国一样的穷?”

  “前途不明不说,你人也招不到。”

  “你没发现,官衙工厂的工人编制很少吗?去年只有在农闲时,工厂才扩大了招工规模,之后就抓匈奴人来了。”

  “因为大王他们也知道这点,有钱赚是一回事,没时间是另一回事。”

  “还有,你说开工厂,以我们县的情况,除了那个小煤矿以外,你还能开什么工厂?”

  “买东西去哪?地点在哪?到后面如果造出来卖的成本比其他人的高,你怎么卖得出去?”

  “更何况……”

  一桩桩一件件,当困难被男人抽丝剥茧的放在青年眼前时,青年才体会到创业一词有多么艰难。

  粮食不够吃,人们不会饿着肚子去赚钱的。

  当地资源不够,县衙和郡衙未必会同意一些注定会赔钱的工厂开工,不然工厂倒了出问题而他们还在任上,谁都讨不了好。

  更要命的是,科学院虽然将一些产品的技术和买卖资格一起绑定,可秦国的人就这么多,有钱买的人也就这么多,市场饱和后只能把东西往外卖,到时候谁能卖过去?

  是连秦国都没出过的自己?

  还是那些奴仆都去过六国的贵族?

  谁更能成事,一目了然……

  青年呆呆的听着。

  忽然间,他回过神来:“不对啊爹,朝廷不是说今年要推广农种吗?那肯定能解决粮食啊!到时候就有工人了!”

  男人幽幽的看着他:“如果你朝不保夕,你是愿意种如今至少能有口吃的东西,还是去种一个不知道长势如何的东西?”

  “……”

  “还有,就算你种出来了,你一个人能种多少?哪怕是我们家全种了,谷物大丰收,又能在县城里养活多少人?”

  “等到人们相信朝廷的谷物能让他们轻松吃饱饭,又得几年后?”

  青年微张着嘴,不知道该怎么回。

  他也回不了。

  ……

  成都县。

  正在批阅公文的李冰忽然捂着嘴,咳嗽了几声。

  又缓了好一会,他才感觉喉咙处的不适减轻了许多。

  “老咯。”

  他嘀咕了两声。

  门口,李二郎有些惆怅的走了进来。

  “怎么?不顺利?”李冰笑了。

  李二郎点了点头:“我拿着报纸给百姓说过了,可百姓没几个人愿意。”

  “正常。”

  李冰点了点头,人们很难对自己没见过的东西在一开始就有足够的信任。

  秦王和国师的名声很好,百姓也都很感激他们;但若说有更好的东西能种,希望百姓放弃以前那些,这一时间就很难了。

  前者是生活水平问题,为此,百姓为大秦作战、无条件支持朝廷都行。

  但后者是生存问题,一个不好会饿死人的……这个得悠着点……

  “总归是有人愿意的吧?”

  “倒是有。”李二郎说:“有二十六户,其中只有十一户是因为家里受过国师的大恩惠而无条件信任国师的,剩下十五户都是去年家里有人立了功或去工厂赚了钱,已经足够交今年的税了,他们这才种的。”

  这才是正常情况……

  有十一户愿意豁出性命去相信国师,这已经让李冰很惊讶了。

  “爹,国师拿出来的那些……尤其是小麦和水稻,真的有那么大的产量吗?”李二郎心里都有些怀疑。

  李冰摇了摇头:“信也好,不信也好,国师和大王总不会害大秦的。”

  “你知道为何这道命令没有给出任何任务吗?”

  李二郎沉默了一下:“您是说,国师和大王可能也对这些东西的产量不确定,所以才抱着试试的心态?他们只能确定这些能种?”

  “可为何北边几个郡只有小麦?不试水稻?”

  李冰沉默了一下。

  “国师啊,总是知道点什么的。”

  ……

  咸阳城的秦军大营。

  今天,大营里停止了一切训练,转而举行了一场比试。

  参赛的,是由十几个将领训练出来的小队,而大营内其他上万人全部充当观众。

  裁判则是军部部长尉缭和科学院院长李由。

  气氛很热闹,因为军营的生活有些压抑,乐趣往往也都离不开战斗、比拼这些事,但如同今天一样比试内容让他们前所未见的比赛,将士们还是第一次看到。

  最前方,杨端和与蒙武两人略微有些紧张。

  所有将军当中,就他俩官职最高;尉部长说这次比试过后就要授衔,并且直接告诉了他们他俩军衔最高。

  对他们来说,他们如今已经不在乎自己训练的小队能获胜了,因为哪怕是其他人获胜,战时他俩一样有指挥的可能。

  他们只希望自己的小队不要是垫底的,不然脸都丢没了。

  最大的操场上。

  观看的将士们聚集在两旁,看着操场中间那些木板。

  “板子上好像有字?”

  “是有字,可怎么好像写得大小不一样?”

  “这谁知道……”

  一侧,十几名将领站在尉缭和李由身后,面上平静心里紧张。

  尉缭笑了笑:“让各队依次入场。”

  随着有人去传令,不一会,杨端和训练的百人队伍最先进来。

  周围顿时响起一阵欢呼。

  百人分成了十队,每队十人,并且互相之间隔得很远,在科学院一些研究员的指引下看向前方十五步之外的木板。

  “这是测试眼力的。”尉缭张口给身后的将领们做着解释:“那些枪支你们也看过了,以后火绳枪的精度和射程都会大幅度提高,兴许二百步之外就可杀敌。”

  其他人明白了,到那时武艺的重要性会大幅度降低,因为你都近不了身就会被杀。

  当杨端和的小队测试完后,是蒙武的小队。

  研究员也把杨端和小队的测试成绩送了过来。

  还行,百人当中有91人视力都是是合格的。

  杨端和笑了。

  “晚上还有一场呢。”尉缭说道。

  杨端和笑不出了……

  换李由笑了。

  当所有将领的小队都检测完后,杨端和又笑了。

  因为他还算好的。

  有将领的百人小队只有七十多人合格。

  “尉部长,有些人看得清啊,为何也不给合格?”有人问道。

  尉缭看了他一眼:“一块板子上有十张不同的纸,每一个人测试的纸张都是随机的。”

  “你以为本官没看到演练场周围有人在给他们打手势?是不是背下了上一张纸的‘山’字方向?”

  那人不说话了,他也觉得有些尴尬,虽然不是他下令这么干的。

  哪个兔崽子在底下玩这个?

  还被部长看到了?

  测试完眼力后,尉缭带着他们来到了一处被封闭了三天的演练场。

  里面已经摆放好了许多障碍物。

  “这个项目,是国师给本官说的。”

  “名字叫,400米障碍跑。”

  “本官自己试过了,这个科目很有意义,日后所有装备火器的部队,都要把这个加入平时训练计划。”

  尉缭看了看他们:“给你们个机会,趁着你们的小队还没来,你们自己先试试?”

  说完,他让自己的一个护卫当着他们的面跑了一次。

  当看到那个护卫跑完后弯着腰大喘气时,所有将领脸色都凝重起来。

  这貌似比跑十里地还难……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最新章节,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