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当天就出发前往云南了。

  走的时候除了通知了一下家人之外谁都没有见。

  他想着留下有用之躯,将来好为嫡皇孙鞍前马后,征讨各种不臣。

  颖国公傅友德最终能不能保住他不知道,但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

  谁能想到越是完美的人反而越会引起皇帝的猜忌呢。

  朱允熥现在的生物钟很早,凌晨三点就起来了。

  他这个时间对于后世人来说是早得不能再早了,可对现在的官员来说却是常态。

  早上五点钟上朝,官员三点就得起来准备,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殿下!皇爷到了!”

  朱允熥刚锻炼了半个小时,老朱就到了。

  他是特意提早赶过来看爱孙的。

  文华殿离奉天门并没有多远,反倒是乾清宫有点距离。

  今天是爱孙第一次临朝听政,他是很是上心。

  “知道了,准备更衣吧!”

  看着昨天送过来的红色四爪蟒袍,朱允熥一时无言。

  他还不是亲王,却已经穿上了亲王服。

  如今还没有正式册封,他不好意思称孤道寡,实际上他现在自称孤没有任何人敢说什么。

  “允熥,你来啦!可让爷爷好等,随爷爷一起去上朝吧!也让你看看什么是皇帝威仪。”

  其实老朱本来是想说责任的。

  但他发现论起责任,他好像还没有爱孙理解的透彻,所以干脆说皇帝手中至高无上的权力了。

  没处在那个位置,任何人都无法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至高无上。

  “啪、啪、啪!”

  随着宫人甩起静鞭,所有大臣都开始整理着装分班站位,因为大老板马上就要到了。

  此时的奉天门外,聚拢着数不清的官员。

  洪武皇帝杀的官员数量可以说在历朝历代都是罕见,然而上朝的大臣却还是有千人之多。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山呼万岁的声音经久不衰。

  老朱的注意力并没有集中在下面的官员身上,而是不着痕迹地看着自己的爱孙。

  不过让他惊诧的是,他这个爱孙似乎并没有什么别的表示。

  除了刚开始眼前一亮之外,之后便再没有动静了。

  今天的早和以往有些不同,朝除了官员之外,十几个就藩的藩王全都到了,只有已经被赶走的秦王朱樉缺席。

  随着叫起声响起,下面的官员开始起身。

  当看到皇帝身边的嫡皇孙后,不少人眼中都闪过一丝喜色,尤其以武人为最多。

  能让嫡皇孙站在这里,那就说明皇帝心中已经有了决意。

  不少人再次不留痕迹地整理了一下衣冠,想要在储君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

  然而朱允熥的关注点却和任何人都不一样,他看的是官员手中的笏板,毕竟五品以上拿的可全都是象牙做成的,这东西很值钱啊!

  朱允熥是掉钱眼了,可他那几个藩王叔叔们,却全都在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最小的代王朱桂,今年十八岁,只比朱允熥大了四岁,他对这位皇侄是说不出的轻蔑。

  都在一个宫里长大,他哪能不知道以前的朱允熥是什么德行。

  没想到这皇帝老子居然如此坚持捧嫡孙上位,让朱允炆来都比这小子强得太多。

  这个人前懦弱得连话都说不清楚的皇孙能有什么出息?就因为他是嫡子嫡孙吗?

  在朱桂心中大骂朱允熥的时候,最上首的皇帝开口了。

  “今天的朝会咱有一件大事要宣布,来!允熥你站前边来!”

  朱允熥闻言马上出列,站在了高处的最中央。

  虽然册封仪式还要压后两三个月,但只要从皇帝口中说出,那他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孙。

  “国不可一日无君,更不能没有储君,标儿走了,咱打算立允熥为皇太孙,继承标儿的遗志。”

  “允熥这孩子从小聪慧、仁厚、除了有孝心之外,更有人君之相,你们觉得允熥为皇太孙怎么样?”

  皇帝都这么说了,下面的人除了赞成之外还能说什么?

  “臣等见过太孙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文臣都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武将们当场就下跪山呼千岁了。

  其中颖国公傅友德、开国公常升、曹国公李景隆最为积极。

  淮西那一大帮子人就更不要说,二话不说就跪了下来。

  他们之中当然不乏聪明之人。

  嫡皇孙正位东宫,那他们的生命安全就有保障了。

  也许皇帝会清除几个功高震主的国公,但绝不会杀他们这些打下手的。

  皇帝能舍得搂草打兔子把他们都干掉?别开玩笑了。

  嫡皇孙是年幼,可他们这帮人却是一定会支持嫡皇孙的。

  武将的风头霎时间盖过了文臣的风头,他们本来还想意思一下说几句的,也现在没这个必要了。

  “众卿免礼平身!!”

  “谢殿下!!!”

  今天只是个口头表态而已,朱允熥也懒得说一些废话了,说完一声之后就退了回去。

  倒是几个藩王双手不自觉的伸到了袖子里。

  老爹传位给孙子却不传给儿子这让他们如何甘心。

  然而虎老余威在,藩王们再是愤怒也放不出一个屁。

  其实老朱为了防止藩王坐大也不是没有准备,藩王手中虽然掌兵,却没有治政之权。

  说白了就只是负责打仗,至于管理地方那就和你们没什么关系了。

  “陛下!今太孙殿下正位东宫,礼部是否明发诏谕以示天下?”礼部主事齐泰第一个出班奏对。

  本来这种场合是轮不到齐泰来这里起哄。

  但自洪武二十三年李原名致仕后,礼部至今都还不设尚书。

  现在事关国之储君这等大事,礼部自然要第一个牵头。

  “明发诏谕就不必了,咱今天也只是跟你们大伙说说,册封之事。。。等标儿入土为安之后吧!”

  一说起入土为安,老朱的心里忍不住又开始难受了。

  (半天都没码出来,写历史还真是烧脑。)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我为皇太孙,大明:我为皇太孙最新章节,大明:我为皇太孙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