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朱高炽却永远也不会想到这一点。

  孔修文带着朱高炽正走向了国子监后山。

  座大山,曾经是一座废弃的大山,现在已经被改造成了国子监的试验场。

  这里的实验室可不像前世那么先进,就算是有,也不会使用。

  这里,就是一个简易的试验场。

  朱高炽在前面带路,孔修文紧随其后,对孔修文问道。

  朱高炽并不觉得自己在国子监里犯过什么错误。

  “殿下,其实我一开始还挺担心的,可是我觉得殿下的做法是正确的。”

  “百门之道,各有千秋,其中大部分都是有益于天下苍生的。”

  “大明不是只有一个儒家就可以发展的,儒家也不会让民众衣食无忧,也不会有太多的财富。”

  孔修文迟疑了一下,这是他最近才发现的。

  她的眼睛一直都很短浅。

  大明光靠儒家还不行,更何况孔修文也很希望看到百家争鸣的场面。

  这是一个读书人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华文明最为辉煌灿烂的时期,群星闪耀的年代。

  这种史无前例的盛事,在中华历史上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是啊,我很欣慰,孔先生有此觉悟。”

  “大明可不是只靠儒家,我只想让大明成为天下的核心,让天下子民以我大明为荣。”

  “国子监作为大明第一书院,自然要考虑到大明的未来。”

  “既然儒家和别的学派有冲突,为什么不多开几个研讨会,让他们各显神通,让他们互相辩论,让他们互相借鉴。”

  朱高炽松了一口气,并没有打算亲自去处理国子监之间的恩怨。

  如果所有人都不甘心,那么,他就拿出真正的实力来证明自己。

  “那就好,我马上就去办。”

  孔修文赞叹一声,让他们自己来比试,也好有个照应。

  而什么冲突和矛盾,什么时候没有发生过?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跟着朴吉和他的侍从,一旦有什么事情发生,他们也会第一时间赶过去。

  不知不觉中,他已经走到了后山。

  这里不再是一片死寂,到处都是耕地,还有一些人在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对地学、矿物学都有一定的了解。

  这里是国子监的新面貌,每年都会有很多的监考来这里讲学。

  但是朱高炽并没有停下脚步,他很快就到了一处田地里。

  田中的身边,则是一位穿着老师制服的男子。

  “是不是殿下和殿下?“……”

  有几个人,见朱高炽和孔修文走了过来,连声说道。

  众人顺着他的视线望了过去。

  “卧|槽,果然是少主。”

  “下课!”陈小北淡淡地说道。

  那位老师也注意到了,对着监考们微微躬身,高声喊道。

  几个御史也都是恭敬的行了一礼,然后,便朝着君殿下走了过去。

  “参见君殿下和殿下。”

  那些学生在经过的时候,都会对朱高炽躬身行礼,然后转身离去。

  朱高炽没有回答,只是盯着那几个人。

  而其他的监考老师们,也没有任何的抱怨,反而一个个都兴奋了起来。

  很显然,这位大少爷是来见自己的师父的,这让他很是得意。

  “末将许介,给王爷请安。”

  这位是许介,他躬身说道。

  庄稼汉许星的后代,也是现在这个家庭的支柱。

  “许老师,不必多礼。”

  “我今天抽空来看看许先生,许先生有何吩咐,尽管开口。”朱高炽微笑着回答,他与许介也有过接触,在此期间,他也曾向他询问了许多问题。

  “多亏了你的隆恩,我并没有为难你。”

  许介说话十分得当,即便是在大明太子面前,也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农夫不是不识货的乡下人,也不懂当地管理的官僚和政治家。

  属于所有人之中,最独特的一种。

  许多人都以为农业是一门很普通的学问,其实并非如此。

  农业发展与多种科技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什么时候撒种、什么时候浇水,都依赖于物候学的认识;预测灾害、防旱、防洪都需要有科学的理论基础;

  生产各类农业器具也与冶炼技术密不可分;判定哪些土地适宜种植,也无法将地质条件拉开;即使是种苗的栽培与科研,也需要大量的科技;

  农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但也是与人民生活紧密联系的科学。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以农业为主,所以农业十分的重视,所以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学派也不奇怪。

  “许先生不必多礼,有什么事尽管和朴管事说。”

  朱高炽微笑着对朴吉说了一句。

  “臣拜谢殿下厚爱。”

  许介抱拳回了一句。

  许介由衷地感谢了这位大少爷,如今农业大不如前,农民的孩子更是越来越稀少。

  要不是有了皇子的支持,这一次,他的农业,怕是要完蛋了。

  如果自己的农业知识在自己的手里丢了,那他还有什么脸面去面对先辈们?

  如今大部分的农民子女都可以到各个地方去当差,教授农学,教导农夫,许介就觉得十分满意。

  “君殿下怎么会在这里?“……”

  许介询了一句,他也明白,这位太子殿下的事情很多,而且还是个监察之人,肯定是很忙的。

  没那个闲工夫来这里放松。

  “我今天来,是来找徐老师的,顺便问问许教授。”

  朱高炽也不客套,他知道许介不是一个喜欢装模作样的人。

  “不知有何吩咐,只要微臣能为公子效劳,必定竭尽全力。”

  许介连声答应,太子殿下是庄稼汉的救命恩人,他自然不会拒绝。

  这样才能还上这份人情。

  “既然这样,许先生,我也不会再留手了。”

  “许先生可还记不记得,我曾经邀请过你,让你进皇宫,向你讨教一二?”

  朱高炽开门见山地说了一句,这是他的要求。

  朱高炽并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人,而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他也很尊敬他。

  “什么叫?她把这些都拿了?“……”

  许介有些兴奋地叫了起来。

  先前朱高炽召许介进殿,向他打听了些消息,又向他打听了大明番薯和马铃薯的种植情况。

  许介自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如此兴奋。

  没有任何事情,能像许介这样的农民一样,看到新的庄稼,更加的兴奋。

  “是啊,大明舰队前些日子从国外带来了番薯和马铃薯。”

  “我希望能请一些农民,种植一些种子,进行一些实验。”

  朱高炽又补充了一句。

  引进地瓜和马铃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可以培养出更好的大明作物,无论在什么样的天气,什么样的土地,都会有更好的收成。

  这种事情,必须要有专门的人才来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我能入梦,开局吓崩朱棣,大明:我能入梦,开局吓崩朱棣最新章节,大明:我能入梦,开局吓崩朱棣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