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这件事后,那些大臣们都不想反抗了,因为他们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不过,他们也被拒绝了,他们决定放弃,自然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你怎么不让我进来?”

  贾杨一声愤怒的咆哮,开封府门口。

  自己好歹也是开封府的知县,正四品的大官,竟然连个小官都不能进去,岂不是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贾先生,总督有令,革除革职之人,若是你想去新学堂执教,也会得到相应的报酬。”

  那名负责阻止的军官立即下令。

  “我要去找督军,我是朝廷指定的,你没有权利罢免我。”

  贾杨叫了起来。

  大明七品之上的官职,都是由吏部上报,但更多的却是走过场,或者说是由朝廷指派。

  以前,朝廷要撤销委任大臣的权力,因为他们是与朝廷作对的。

  但他被革职后,为了自己的好处,又搬出了官府的命令。

  “贾先生,你可不要为难我,你现在也不是什么当朝的了,你要是不离开,我就让人把你给撵出去了。”

  那军官面色一沉,沉声道。

  现在还没有正式的职位,就是看在你的份上。

  贾杨说的是,总督大人无权罢免他们?就算是一条狗也不会相信,毕竟这位总督可是太子殿下钦点的,而且还是他的心腹,这位总督虽然没有权利,可是他却可以。

  贾杨闻言,也是灰溜溜的走了,他的位置已经没有了。

  这也就是他没有了进项,虽说朝堂上的月例很是寒酸,但至少可以养活一家人,哪怕是偷一些,也是不错的。

  可是,自己一家人怎么能吃饱饭呢?

  贾杨在心里纠结着,要不要去见一位监察使呢?

  他可不会,之前被人揍了一巴掌,现在身上还在隐隐作痛,而且这是总督亲自下令的,他的位置自然是被剥夺了。

  一直到了家里,贾杨终于下定了要在这里当老师的决定。

  和贾杨一样的人很多,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去了学院。

  因为那些被撤掉的官吏,却是无能为力,只能种地?开什么玩笑,连种子都分辨不出来。

  不过,这也算是一种因果吧,比起那些学生,他们已经算是幸运的了,在大学里当老师,他们可以养家糊口,但是他们的家庭,却要另谋出路了。

  而勾盘等人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他们全部被发配到了边境,有的甚至被发配到了遥远的地方,可以说,他们为交趾立下了汗马功劳。

  开封之行的骤然平息,让两京四个省份的官员都是心惊胆战,只有北方和交趾的官员得到了这个噩耗,然后各自返回自己的位置。

  撤职?我又不是傻子,我要是说出被革职的事情,我会很生气的。

  李景隆被开封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让很多地方的大臣们心惊胆战,他们没有想到,居然会为了这件事情而杀人。

  谁也不能肯定,这一次,朝廷会不会下死手?

  于是,被革职的事情被解决了,新的官员考核制度也得以实施。

  所以,也就没有人敢阻止了。

  他们都明白,这一切都是无用的。

  这极大的增强了大明的统治能力,再加上都察使的存在,使得整个国家的政治环境都变得更加的好了起来。

  民众们纷纷叫好,再也不会有什么人再敢欺负平民了。

  河南的承宣政使之事,已经被朝廷昭告了出去。

  曾经的曹鸿文,现在已经被降到了陕西的一个县令,从二品官到四品,这其中的差距,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原本的徐豪,也被调到了其他地方,做了一个县令。

  出乎意料的是,这位总督居然是李景隆,而且还是三品的官员。提审官是朝廷任命的。

  李景隆被任命为河南布政使司的布政使,这件事情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震动,就算是李景隆,也有些不敢置信。

  但是,当李景隆接到了一份朝堂上的公函之后,他就明白了这件事情的真实性,这让他对这位大少主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自己被关在家里,自己却被关了起来,而且还被太子殿下顶着满朝文武的压力,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从一个五品的小官,变成了一个省里的小官。

  这种晋升的速度,前所未有,除了以前的封号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自己的信心。

  “多谢殿下厚爱。”李景隆从吏部尚书手中拿到了一份奏折,然后对着南京的方向跪拜行礼。

  “李先生,可贺可贺。”

  “是,李先生,可贺。”

  曹鸿文和徐豪两人虽然有些失望,但脸上却故作镇定的说道。

  从一个省里的高人,一下子被调到了一州的总管,这是何等的失望。

  曹鸿文暗暗松了口气,看来自己的选择起到了作用,否则事情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了。

  “恭喜。”

  “多谢两位,两位一定会晋升的。”

  李景隆随口回了一句,随即意识到自己的话有些不妥,连忙转移了话题。

  “如此,多谢先生。”

  曹鸿文和王明阳都感觉自己的心脏被狠狠的扎了一下,不过表面上却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他们也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官员。

  而再往上爬,更是千难万险,恐怕用不了多少年,他就会退役。

  “我先走了,先收拾收拾。”两人连忙站好。

  “好的,你们先回去吧。”李景隆恭敬的将两人带到了门口。

  “河南那边的事情都办好了吗?”

  朱高炽在宫中的钟粹宫里,漫不经心地问着杨士奇,今天是杨士奇去了中粹宫,帮助朱高炽管理国事。

  “一切都安排妥当了,李先生应该也到了官场。”杨士奇说道,他很清楚李景隆是怎么当上了总督的。

  朱高炽点了点头,说:“你做得很好。”

  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朱高炽却觉得,这件事情对大明朝廷来说,实在是一件非常关键的事情。

  大明开国以来,举荐之风盛行,地方官吏往往会举贤,或同乡旧部,或同乡同僚,互相攀比。

  这种情况下,会产生很大的反作用。

  没有推荐的官吏,往往十多年都无法晋升。

  举荐的消极作用,直接关系到公务员的正常流动和人员的均衡,从而使一种体制得以运转。

  这件事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对皇室的声望也是大打折扣,必须要认真对待。

  新的公务员考核制度推行起来,也是一种矫正。

  期望能在大明的政治中,注入一道新的活力,让更多的才子逐渐涌现出来。

  “出海的事情,你已经安排妥当了吗?明天的朝堂之上,我们可以商量一下,千万别耽搁。”

  朱高炽的谈话,忽然转向了海上的问题。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我能入梦,开局吓崩朱棣,大明:我能入梦,开局吓崩朱棣最新章节,大明:我能入梦,开局吓崩朱棣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