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最大的地主!

  一句话,直接点醒了朱标。

  他明白了过来,这一切简直就是在说自己的父亲朱元璋。

  元朝无道,土地大量兼并,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当时的朱元璋所代表的,便是农民阶级。

  他是被剥削和压迫的一方。

  当这种压迫来到临界点的时候,农民阶级爆发了。

  朱元璋起义,推翻元朝,并击败所有的对手,登顶皇位。

  然后,朱元璋就变成了地主阶级了,还是最大的地主!

  “屠龙者终将成为恶龙,这就是现实。”

  苏璟也是略有些唏嘘的说道。

  王朝轮转,如同转轮一般,该来的总会来。

  “好了,牛懿,不要想太多了,大明正强盛,后世之事距离我们还很遥远,活在当下才最重要。”

  苏璟安慰了一句,瞥了一眼天色渐晚,起身就回去休息了。

  夜色明亮。

  朱标伏在案台之前,月光透过窗户照下,却依旧有些清冷。

  唯有一根烛台闪耀着温暖。

  朱标埋头提笔,想要写,但又不知道该从何写起。

  今天他学到的东西,可以用惊世骇俗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

  本以为大明的灭亡,是因为下一个生产力工具的出现才导致。

  没想到,根本走不出封建王朝的固有宿命。

  他迷茫了!

  身为大明朝的未来继承人,朱标的人生第一次有如此无力的感觉。

  “或许父皇会有办法吧。”

  朱标自我安慰了一句,开始奋笔疾书起来。

  苏璟的小院内,火焰升腾又熄灭,也就一会的功夫,苏璟从里面扒出来几个黑蛋子出来。

  简单的擦拭了一下外表皮,苏璟掰开尝试了一下。

  “烤土豆都这么香了,让我有点期待烤红薯了。”

  苏璟美滋滋的吃着夜宵,看着天空繁星点点。

  ............

  紫禁城。

  奉先殿内。

  朱元璋的脸色沉重,不过倒不是因为苏璟,这会朱标还没写完呢。

  桌子上,是一张大明的地图。

  朱元璋的目光看向了北边的燕山一带,目光凝重:

  “这些元朝余孽,真是猖獗!”

  一旁的刘伯温说道:“陛下,元人虽然驱逐,但尤有不少残党,如今大明朝刚刚建立,无论是百姓还是军队都需要休养。”

  作为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知道朱元璋的内心所想。

  元朝覆灭,但残党仍在北方一脉活动。

  而燕山一带作为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相当的重要。

  北宋时,更是有两年之内得而复失的前车之鉴。

  朱元璋的心里,早就有动手的打算了。

  但刘伯温不得不劝,因为大明朝建国,经历了太多的战争。

  如今不过是洪武二年,百姓修生养息不过一年,还是不够。

  大明的底子,如今还是太薄了些。

  “朕清楚,只是这些元人,实在是我的心腹之患呐。”

  朱元璋叹了口气道。

  他很想出兵征讨,却也清楚如今的大明朝,若是再起刀兵,苦的又是百姓。

  出兵讨伐,军队倒不是最大的问题,大明朝的军队经历了连番大战,正是强军之时。

  但若是远征,粮草必须要解决。

  粮草哪里来,只有从农民的手里来。

  刘伯温朝着朱元璋道:“陛下不必如此担忧,只消几年,我大明便有余力了。”

  朱元璋摇头道:“兵贵神速,我大明几年后有余力,那些元朝余孽势必会更加难以对付。”

  “燕山乃是重地,绝不可失,朕可不希望看到北宋燕山失而复得的事情发生在大明。”

  刘伯温躬身恭敬道:“陛下,臣明白,臣必会想办法充盈国库,为陛下分忧!”

  “行了,你先下去吧。”

  朱元璋摆了摆手,刘伯温随即退下。

  对于朱元璋而言,元朝余孽固然是一块顽疾,但终究只是顽疾而已。

  他建立大明,经历的恶战不知多少。

  真正让朱元璋忧心的,还是苏璟所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

  大明的江山是他朱重八辛苦打下来的,绝对不可能让与旁人。

  千秋万代就是朱元璋的梦想。

  只是,如今儿子朱标一直没有消息传回来,他自己思虑许久,也是毫无头绪。

  “苏璟啊苏璟,你到底是什么人呢?”

  朱元璋目光凝重,很好奇苏璟到底是什么人。

  拱卫司那边,早就将苏璟的背景查了个底朝天。

  但结果,朱元璋并不满意。

  苏璟的祖上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只出过一个元朝的秀才。

  父母也皆是平民,死在了战乱之中。

  家中只有苏璟一人,幼年求学的先生也老死了。

  并未跟从过什么名师学习,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经历。

  在溧水县的发迹,虽然说很迅猛,但整个看下来,也只能说是个商业天才。

  而苏璟现在所表现出的,那却不是区区商业天才可比拟的。

  那简直就是神人!

  随便的话语中,就将大明的气运看的一清二楚。

  就连刘伯温都对其俯首帖耳。

  朱元璋现在是真想立马就和苏璟摊牌,公开身份,招揽苏璟到自己的麾下。

  只是。

  一想到苏璟的脾气,他还是认为不妥。

  更重要的是,他老婆马皇后都已经亲自送鞋给苏璟了。

  老朱再想对苏璟做什么,总归是要考虑一下马皇后的态度。

  不过,倒是可以尝试尝试在宫里安排个职位了。

  自己整天等着儿子朱标的消息,时效性不够啊!

  此时的奉先殿外。

  太子师宋濂又来了。

  他和刘伯温不一样,虽然名望甚高,但并没有实权的官职在身,真正能在宫中拿出手的就只有太子师一件事。

  这太子朱标迟迟不回来,他这个太子师实在是忍不住了。

  不一会儿,宋濂便被召了进去。

  “陛下,老臣恳请陛下召回太子,不然我这个太子的老师,是在无颜面对陛下了。”

  一见到朱元璋,这宋濂便立刻跪了下来。

  他知道撒泼没用,只能用这种方式恳求了。

  朱元璋立刻将宋濂搀扶起来,说道:“宋提举,快起来快起来,你可是朕的太子师。”

  宋濂起身道:“陛下,老臣冒昧一问,现在教导太子的究竟是何人?”

  “老臣实在是想不通,还有什么人,能比的上这皇宫之内的一众太子老师。”

  “若是此人真有才学,老臣也好心安,否则实在是难以甘心啊!”

  原本宋濂才是朱元璋钦点的太子老师,在宫中备受尊敬。

  如今太子都不知道多少日没出现在皇宫里了,议论宋濂的声音并不少。

  而宋濂这等读书人,最在意的就是名声。

  这也是他今天再度面见朱元璋的原因。

  朱元璋看向宋濂道:“宋提举,此事不要再提了,太子的安排我心中有数。”

  宋濂无奈,只能退去。

  朱元璋看着宋濂离去的背影,内心也升起一些无奈之情。

  苏璟年轻,宫中又多宋濂这等老成持重之人,怕是不服苏璟。

  而苏璟所谈的东西,又不可公开,要是真把苏璟安排到了宫里,怕是有些麻烦。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最新章节,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