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轮炮击,城墙终于被炸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砖石崩塌,缺口处弥漫着呛人的烟雾。

  “冲啊!”

  俞大猷大声下令。

  明军的攻城部队如潮水般涌了上去。

  城墙上的交趾军见状,赶忙调集兵力。

  很快,明军抵达了城墙缺口!

  喊杀声震天。

  俞大猷亲率一支精锐,向着缺口处猛冲。

  他手持长枪,所到之处,交趾军纷纷倒下。

  俞大猷的一名亲兵奋勇爬上了城墙。

  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刀,一连砍倒了数名交趾军。

  其他明军士兵见状,士气大振,纷纷加快了攀爬的速度。

  很快,越来越多的明军士兵登上了城墙!

  “杀啊!”

  城外的明军将士们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声。

  潮水般涌入城中。

  城中的交趾军见大势已去,纷纷四散逃窜。

  但俞大猷早有部署,他派遣了多支小分队,对交趾军进行分割包围。

  明军士兵们在城中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他们挨家挨户地搜索交趾军,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经过三个时辰激烈的战斗,直到深夜,城中的交趾军才全部肃清。

  城中所有百姓按照旨意集结,等待后续的军士把他们迁往内地。

  这些都是很好免费的劳动力。

  哪怕累死了,也就死了。

  猴子嘛,哪里有人拳。

  ……

  朝堂奏捷,盛世初彰

  翌日,阳光熹微,洒落在贡院的屋瓦上。

  重新开考的乡试考场内,墨香与朝气相互交融。

  考生们奋笔疾书,一篇篇文章如灵动的飞鸟,于纸间展现出思想的蓬勃羽翼。

  可也有一些思想守旧的老童生,依旧执着于早已不合时宜的八股文。

  他们的答卷在考官们犀利的目光下,第一时间便被筛除,淹没在时代革新的浪潮里。

  当这些凝聚着士子心血与才华的优秀试卷呈送到朱厚熜的龙书案上时。

  朱厚熜轻轻展开,逐一审阅,眼眸中渐渐浮现出欣慰之色。

  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畅快之感油然而生。

  这些文章里,或针砭时弊,或畅谈治国良策,字里行间满是对大明未来的期许。

  ……

  次日清晨。

  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整齐排列,依次出列上奏。

  内阁首辅杨廷和率先出班,禀道:

  “陛下,大捷,大捷啊!”

  “俞大猷将军不负圣望,已成功拿下升龙城!”

  “如今,整个交趾北部尽归我大明版图。”

  此言一出,殿内群臣神色振奋,交头接耳,低声赞叹。

  杨廷和顿了顿,继续说道:

  “交趾北部的百姓,无论老弱妇幼,皆已前往湖广、岭南。”

  “臣已遵照陛下旨意,命他们修筑官道、直道,以利南北往来,巩固我大明边疆。”

  朱厚熜微微颔首,眼中满是赞赏。

  俞大猷不愧是大明的悍将,有他在,自己手中又多了一把开疆拓土的锋利宝剑。

  紧接着,内阁次辅杨一清向前一步,恭敬行礼:

  “陛下,臣有要事启奏。”

  “准奏!”

  “如今,东南倭寇已基本平定,沿海再无小渔村受其袭扰,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朱厚熜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杨一清接着道:“更为可喜的是,我大明水师已初具规模,戚继光将军正率领舰队在东南沿海日夜巡航,保我海疆安宁。”

  工部尚书李东阳随后出列,躬身奏道:

  “陛下,从京师到塘沽的道路修筑进展顺利,地基已初步完工。”

  “依目前进度,三个月后便可通行马车。届时,往来京师与塘沽,最快只需两日。”

  最后,海瑞神情庄重,稳步上前:

  “陛下,微臣自就任左都御史以来,铁面无私,严查腐败。从京师到地方,四品至九品官员中,作奸犯科者已抓了1231人。”

  “其中半数已完成三法司会审,这半数里,又有十分之一罪大恶极者,将在秋后问斩。”

  海瑞的话在殿内回荡,群臣中有人面露惶恐,有人暗自钦佩。

  朱厚熜神色冷峻,他深知吏治清明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海瑞的铁腕手段,正是他所期望的。

  兵部尚书乔宇上前,身姿虽因岁月稍显佝偻,可声音依旧沉稳有力:

  “陛下,辽北大城建设进展迅猛,如今已基本完工。”

  “两广、蜀地、闽北、皖南、赣东北以及浙西南等地匪患,也都已基本肃清。”

  言罢,他稍作停顿,神色间流露出一丝疲惫与释然。

  继而郑重抱拳,向朱厚熜说道:

  “陛下,臣年事已高,精力渐衰,恳请陛下恩准臣归隐田园,安享晚年。”

  朱厚熜听闻,目光落在乔宇身上,细细打量着这位老臣。

  乔宇在兵部尚书任上,向来老成持重,多年来兢兢业业,处理军政要务有条不紊。

  与杨廷和、杨一清、李东阳、刘健等朝中重臣相比,他的能力与功绩虽不格外耀眼,却也绝不平庸。

  只是岁月不饶人,如今他已六十八岁高龄。

  人生七十古来稀,确实已到了垂暮之年。

  若在后世,凭借乔宇的经验与才能,继续担任兵部尚书或许也并非不可

  可当下,朱厚熜明白,是时候让这位老臣卸下重担了。

  朱厚熜略作思忖,随即展颜,和声说道:“乔爱卿多年来为我大明殚精竭虑,劳苦功高,朕准你所奏。”

  “今加封你为太师,荣耀归乡,朕还将赏赐一批金银珠宝,以彰爱卿之功。”

  说罢,又转头对着内阁众臣道:“诸位爱卿,乔太师告老还乡乃朝堂大事,尔等为乔太师践行。”

  内阁大臣们纷纷颔首,齐声应诺。

  安排妥当后,朱厚熜心中已有新的人事考量。

  他决定任命李东阳兼任兵部尚书,以此平衡杨廷和与杨一清的权力。

  在朱厚熜看来,朝堂权力架构恰似三角,唯有均衡稳固,方能确保朝政平稳运行。

  其实,在朱厚熜心底,最合适的兵部尚书人选当属王阳明。

  王阳明文武双全,若能出任此职,必定比乔宇更能胜任。

  只是当下王阳明正全身心督造辽北大城,实在离不开他的坐镇指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最新章节,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