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更何况一向抠门的老朱难得的大方一回!

  “臣,谢陛下天恩!”

  吴忧也非婆婆妈妈之人,在众同僚艳羡且参杂着诸多嫉妒的目光中,干脆利落的接下了倭国红利!

  “云奇…”

  “奴婢在!”

  分红事毕,朱元璋尽管诸多不舍,却还是装出了一副淡然的姿态,“即刻命禁军将群臣所分红利,一文不少的送到他们的府上!”

  “遵旨!”

  目光火热的看着数百箱金银被禁军搬了出去,一想到当初众筹军费之时,自家那横加阻拦的婆娘待亲眼见到所分红利后,悔不当初的模样…

  眉开眼笑的文武群臣便有如三伏天喝了一碗冰镇酸梅汤,腰杆瞬间挺直!

  待数百口箱子被尽数搬空,眼角抽搐的朱元璋忍不住狠狠的在脸上搓了一把之后,转向了下一个议题!

  “半月之后,文武科举将开,不过这一次的考核内容,咱想大刀阔斧的变上一变!”

  此言一出,武将大多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态,文臣之列却是一片哗然!

  古今罕见的武举姑且不说,现如今当今的天子竟还要在承袭了近千载的科举上大做文章么!?

  见文臣之首李善长毫无动静,明摆着指望不上,礼部尚书王钝硬着头皮出列,“敢问陛下,不知您说的大刀阔斧,是怎样的一个变法?”

  “科举也好,武考也罢,皆为朝廷选才之用!”,看了一眼宝剑藏锋的某人之后,朱元璋眉头一挑,掷地有声道,

  “一句话:咱要的才是知民生,听民声,体民苦,察民情,解民忧,办实事,心存公义,心怀社稷的贤才,大才!”

  “而绝非那些五谷不分,六畜不识,纸上谈兵,卖弄文采的庸才,蠢才!”

  说罢,老朱话锋一转,随手将这个问题丢给了群臣,“至于如何筛去庸才蠢才,选拔出真正的贤才大才,咱想先听听诸位的看法!”

  朱元璋话音刚落的一瞬间,集无数目光于一身的吴忧,…顿感如芒刺背!

  众武将倒是乐的在一旁看热闹,除李善长之外的所有文臣,心中无不断定:不用说,这必然又是某人干的好事!

  自姓吴的踏足朝堂以来,抛开一连串的军事胜利不谈,如西南的改土归流,又有如丈量全国的土地之后,在应天八府试行的摊丁入亩…

  所谓的大刀阔斧,所谓的变革,几乎是一茬又一茬,应接不暇!

  现在好了,切断了举荐制后,又他娘的盯上了承袭近千载的科举制!

  最终,还是礼部尚书王钝率先打破了奉天殿陡然出现的寂静,且刻意避开了一知半解的武考,“启禀陛下,臣以为科举改革当徐图渐进,其因有三!”

  “一者科举制承袭唐宋,至今已沿用了近千载,若冒然改制,必使文坛震动!”

  “其二,凡事当有缓冲!”

  “天下学子寒窗苦读,短则十数载,长则数十载,若冒然改制,必将措手不及,难以应考!”

  “其三,科举选才本就是大浪淘沙,万里挑一,金榜题名者无不是当世贤才,想必其中也绝不乏陛下所说的大才!”

  说到最后,王钝深施一礼,“臣话毕,恳请陛下三思!!!”

  朱元璋神情淡然的点了点头,但眼底却划过了一抹失望之色,“王尚书所言,众爱卿以为如何?”

  话音刚落,事不关己的武将队列毫无动静,众多文臣则不出意料的反应甚大!

  毕竟,改革科举制度于他们而言,无疑是对古之圣贤的一种否定,同时也是对他们这些科举出身的一种否定!

  “王尚书言之有理,臣附议!”

  “王尚书字字珠玑,臣附议!”

  “科举选才事关重大,臣赞同王尚书所言,切不可操之过急!”

  “如王尚书所言,即便科举改制,也当循序渐进才是!”

  “陛下明鉴,天下学子自小苦读圣贤书,其中亦不乏穷经皓首之人,若一朝改制,只怕一时难以适应!”

  “张大人言之有理,四书五经浩渺如海,即便是穷尽一生也难以尽窥其中之奥妙,

  北宋贤相赵普更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以四书为皮,以五经为骨的科举制,足以尽揽天下英才!”

  最后,除一手推动此事的始作俑者吴忧,及李善长等一些非科举出身的极少数一些大臣之外,众文臣纷纷跪地高呼:“臣等附议,还望陛下谏纳!”

  正如王钝所言,科举改制事关重大!

  甩锅大法早已炉火纯青的老朱,自然而然的将目光转向了某人!

  其中的意思非常明确:改制科举的建议是你小子提出来的,这黑锅你不背谁背!?

  唉……

  所谓帝王心术,不过是君王驭下之道,换句话说:大鱼大肉我来吃,刷锅洗碗你来做!

  吴忧本以为自个已尽数阐明了现有科举制的利弊,以老朱的性格认准了一件事必然乾坤独断,不曾想转身竟来了这么一手!

  “王尚书此言差矣!”

  无奈出列的吴忧一声截然相反的辩驳之后,再一次沦为了奉天殿的焦点!

  礼部尚书王钝更是一副果然不出老夫所料的神情,“哦,不知吴学士有何高论?”

  “高论不敢当,不过是几句肺腑之言罢了!”

  吴忧含笑拱了拱手,朗声道,“归根结底,一个民族,一个王朝若想长盛不衰,若想民富国强,首在人才!”

  “士农工商,士之所以在前,也正是因为它的重要性!”

  “历朝历代以来,皆是以农为本,士为天下苍生之首脑,农为社稷之四肢,工商则为人体提供充足的养分!”

  “首脑聪慧敏达,则四肢各司其职,灵活通变,养分活跃充足!”

  “首脑愚钝木讷,则四肢必然僵硬,人体养分也随之堵塞败坏,轻则举步维艰,重则瘫痪难行!”

  “吴学士的人才论的确不乏其道理!”

  在群臣的注视下,王钝先是肯定了吴忧的观点,紧接着提出了自个儿的质疑,“但科举选拔出的人才,会是头脑愚钝木讷之徒吗?”

  “自然不是!”,吴忧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之后,紧接着话锋一转,“但他们缺乏务实的精神!”

  不等王钝说话,若有所思的吏部尚书陈铭突然接过了话茬,“敢问吴大人,何谓务实精神!?”

  在奉天殿一众君臣的注视下,吴忧拱了拱手,就事论事道,“世间最可怕,也最为可悲的事:就是外行指挥内行!”

  “抛开其他的不谈,就好比所谓的…劝课农桑!!!”

  “陈大人,您难道不认为一生手握书卷,几乎从未耕种过土地的地方官吏劝课农桑,本身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么?”

  “您能够指望一个五谷不分,六畜不识的人才,强国富民???”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开局断绝朱允炆帝王路,大明:开局断绝朱允炆帝王路最新章节,大明:开局断绝朱允炆帝王路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