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出了一会神,忽然拿出一份名单交给刘伯温:

  “有一点很奇怪,第一批就查了三千多人,但蓝玉人却几乎没有啊?连李善长的人都抓了十几个。咱们的人也有四五十个,偏偏是蓝玉那伙,竟然没抓什么人。你们说怪不怪?”

  哦?

  刘伯温、汪广洋看了一会儿,果然发现没有蓝玉的人,而众所周知,蓝玉是屁股上屎最多的人,一千多个义子啊,再加上部将属下、亲戚,一整个作死天团,竟然就没有人被抓?

  另外,陆仲亨、唐胜宗那批人在六部的亲信,竟然也没有被抓!

  杨宪忽然说:

  “难道,他们也猜到了三个箩筐?”

  “不会的、不会的……”

  刘伯温非常笃定。

  这时,

  杨宪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脱口说:

  “恩师,有一件怪事,学生要跟您说……泰州的吴泽,本来已经套住了蓝玉的义子蓝天钦,可不知为何,一个月前,蓝天钦和山阳县的几个官吏,把克扣的粮食都补交上去了!”

  啊?

  刘伯温顿时一惊。

  “真的?”

  “绝无虚假!”

  杨宪当即把山阳县的事情说了一遍。

  哦,

  “怪不得,蓝玉那么多义子、部将,竟然没有一个人牵扯进去……他们已经知道了?”

  刘伯温踱了几步,忍不住脱口而出:“山阳县令不就是那个新科进士苏尘吗?他怎么会知道?难道?”

  他本以为苏尘可能是淮西那边的子弟,但转念一想又不对。因为苏尘曾经打了蓝天钦十五军棍!

  据他所知,蓝玉极其霸道,就算在淮西那伙人里面,也没有人敢得罪他。谁要是打他的义子,他还不闹翻天?照他的脾气,直接就去山阳县,把那个苏尘一顿暴打了!

  所以,

  这就可以看出:苏尘不一定是淮西的,很有可能,这个苏尘是自己看出来乐……果真如此,那么这个苏尘就绝不简单,至少是个好苗子,一定要拉拢过来。

  “希武啊,这个苏尘要关注起来。他的山阳县,就在你扬州旁边,你试着走动走动,也不要强人所难,先开个好头吧!”

  杨宪抱拳说:

  “是,恩师,学生一定会留意!”

  他一边说着,一边在想:这小子,要么为我所用,要么就弄死他,绝对不能让淮西人把他争取过去。

  ……

  与此同时,

  皇宫内院里。

  案卷被拆开了,整整齐齐铺在案上。老朱看了好几遍,一边用玉如意挠着后背,一直纳闷——

  为什么蓝玉、陆仲亨那群王八蛋的义子不在里面呢?

  上午,

  他已经被办案官员叫过来问了一遍,确认那伙混蛋的义子、亲戚、七大姑八大姨的确是在一个月前把克扣的官粮全都补交了!

  “这就怪了 ……”

  他老朱是何等人?这次其实就想着要敲打一下那伙混账,但很奇怪,先是蓝玉大为反常,然后又是陆仲亨、唐胜宗他们主动补交亏空。

  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鬼呢?

  此时此刻,

  竟然连老朱也整不明白了!

  “标儿、棣儿,你们说说吧?”

  老朱一边问,一边把一张名单交给他们,上面写了淮西的、浙东、元朝降臣三种名单,其中李善长,也有刘伯温,还有吕昶、宋濂,但唯独没有蓝玉、陆仲亨、唐胜宗、费聚这一小伙。

  “爹,还是蓝舅舅他们可靠啊!”

  朱标挂着舅舅,一看没有,立刻就笑逐颜开。

  嗯嗯,

  老朱一边点头,一边也只有承认:

  “是啊,蓝玉的性子是真的变了……”

  朱棣却说:

  “爹,会不会有人猜透了,然后通风报信呢?”

  朱标也抢着说:

  “爹,我觉得不会!答卷上,只有三个进士看到箩筐里少了粮食,这三个人也没有说空印文书!所以,不会有人猜透的!”

  嗯嗯,

  老朱看看朱标,又看看朱棣,感觉这小子果然是天生的疑心病,于是笑了:

  “老四啊,爹的三个箩筐和一道暗题,就算刘伯温、李善长也不能完全猜透,其他人又怎么会猜得出来?”

  其实,

  殿试当天晚上,他就看完卷纸了,发现只有三个人看出来问题所在。

  这三个人,一个叫李进,扬州人;一个叫方征,莆田人;还有一个叫苏尘,应天府人。

  李进的答题是:十少其一,民脂民膏;

  方征的答题是:盈亏之数,上天难欺;

  苏尘的答题是: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以他老朱的眼力,感觉这三个人,李进和方征的答题都没问题

  唯独这个苏尘,只是套用了一句古诗,也不知道他内心是怎么想的?

  所以,

  老朱就把这三个人下放到了不同的地方。尤其是苏尘,让他去淮安干点实事,以后少来耍滑头!

  这时,

  朱标、朱棣还在说笑,

  锦衣卫头子吴风忽然跟一个影子一样摸了进来。

  “怎么样?”

  “禀上位,已经查明,铜柳巷子的苏老汉,名叫苏进财,只有一个儿子,应天府登记为苏尘。隔壁邻舍也问了,苏老汉六个月前从老家长洲回来,身边就带着苏尘。”

  吴风小心应答。

  老朱想了想,又问:“长洲那边呢?怎么说?”

  “长洲那边也问了,叫做虎尾村,乡亲们说,六个月前出发的……”

  哦,

  老朱感觉没有问题,但直觉上又有点怪怪的。

  实际上,

  他永远都不会知道,苏老汉的确带着儿子回应天府,但在路上被盗贼乱兵抢劫,儿子已经被杀了。他回来后悲伤不已,天天喝酒,又跌落秦淮河淹死了。而老苏家是避乱来虎尾村的,也没有什么亲戚。

  所以,

  苏尘的真实身份,是永远也查不出来了。

  老朱又问了另外两个的底细,也都没有问题,跟淮西、浙东、元朝降臣都没有什么瓜葛。

  ……

  山阳县,

  苏尘现在又面临一个难题。

  前日,

  朝廷的公文送到了,说是各地出现了叛乱,云贵、巴蜀的蒙元余党已经占了几个州县,北元的王保保也趁机侵扰九边。但诏书只说让各地驻军平乱,并没有说要起大兵征伐。

  苏尘一看就笑起来——

  “老子的机会来了!可以离开这个鬼地方了!”

  “等秋收,我的杂交水稻种出来,跟着公粮一起交上去,老朱非乐开花了不可!到时候就可以离开这个鬼地方了”

  他自是清楚——

  这时候老朱还没准备好大举征伐,愿意无他——

  还是缺粮!

  虽说蓝玉已经献了土豆,但主要是搞了军民屯,收容了几十万难民、流民,但目前还没有大规模普及。长途行军,尤其是平叛、主打的就是个快字,也不可能让屯民跟着去种。

  所以,

  所有人都看得出来:不是老朱不想打,是因为粮食不够!

  那么,

  很显然,

  旁边的扬州府,正在担任知府的杨宪,天字号的作死大王,“中华神稻”的拥有者,责任田的发明这者,这时候应该已经在造假了!

  他记得,这家伙搞出了一个亩产万斤的神话,又发明了责任田,老朱一度被他骗得死去活来。算算时间,也差不多就是这两年了。

  很显然,

  杨宪的是假神稻,他苏尘的杂交水稻才是真正的中华神稻。到时候还不碾压死他?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爹,造反不是你这样造的!,大明:爹,造反不是你这样造的!最新章节,大明:爹,造反不是你这样造的!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