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最让内阁次辅徐阶震惊的,还不是农业税,而是商业税!

  百钱税十钱,税率一成。

  这似乎毫不起眼商业税,却遍及大明帝国的方方面面,关系着每一家每一户。

  正统九年一月,商业税收竟达六百万两!

  京城内,许多商人都叫苦不堪。

  突然增加的商业税,让他们苦不堪言。

  江南的徽商,将茶叶陶瓷贩卖到北方,一次贩卖一万两白银的茶叶或者瓷器,就要缴税一千两。

  蜀地的商人,将蜀锦贩卖到各个州府,一次贩卖一万两白银的蜀锦,同样要缴税一千两。

  在商人眼里,商业税如同一座大山一般,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内阁次辅徐阶已经计算过了,如果将商业税收的如此之重,到年底,国库能收税白银七千余万两!

  将近大明帝国十年的税收!

  但徐阶却忧心忡忡,因为他调查了全国各地的物价,都在暴涨。

  以京城为例。

  短短一个月间。

  茶叶,已经从二两银子一斤,涨到了五两。

  大米,二十文一斤,暴涨到了六十文一斤。

  麦面,三十文一斤,暴涨到了七十文一斤。

  还有蔬菜,肉类等各种生活必需品,价格皆是不同程度的暴涨。

  而且,若不及时调整商业税,毫无疑问,各种物价还会不断暴涨,这种重税,一定会压垮大明帝国的各个行业。

  后果,无疑是难以想象的可怕!

  百姓也感受到了物价上涨。

  徐阶的额头上冒着冷汗,商业税,重到了让商人难以承受的地步!

  若大明帝国的商业受创,恐怕大明帝国的经济有面临崩溃,到时候必将天下大乱。

  徐阶写了一道奏章。

  这件事,他一定要向皇帝晓明厉害。

  他已经做好了直面陛下盛怒准备。

  虽然他不想触怒天威,但是商业税之重,已经达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如此重税,必须要压制。

  哪怕触怒陛下,哪怕被杀头,他也要拼死劝谏!

  商业税可以收,但是要减赋,减少到百钱三文,甚至是百钱一文,否者这种重税,简直就是杀鸡取卵!

  大明帝国现在不需要如此多的白银,不能竭泽而渔!

  而且,在历史上,同其他朝代的臣子相比,大明王朝的臣子,向来是出了名的骨头硬。

  他们以直言进谏着称,以进谏而死为荣。

  徐阶,这个四大清流党的党魁之一,自然向来是鸡蛋里挑骨头,非常善于寻找皇帝和大臣毛病,甚至是小瑕疵。

  朱祁镇来到乾清宫,内阁次辅徐阶急忙跪拜。

  “臣徐阶参见陛下!”

  “免礼吧,徐阁老匆匆入宫,是有什么要紧事情吗?”

  朱祁镇询问道。

  徐阶将奏折呈给朱祁镇,表情凝重的道:“请陛下过目,这是今年一月份各项税收的统计,以及京城物价在一月的增长情况。”

  朱祁镇将奏折打开之后,看到了农业赋税,农业赋税果然增加了,从今往后,大明帝国不再缺粮了。

  “一月份的商业税,六百万两!”

  朱祁镇目露精光,见到这个数字,他也被吓了一跳。

  要知道,去年一整年国库的收入,也不过才八百万两,而现在仅仅是商业税,仅仅是一个月,就有六百万两!

  他也没想到,大明帝国的商业活动,竟然已经如此的普遍,这代表着,大明帝国每个月就有六千万两白银的流水。

  看完物价飞涨的报表,又见徐阶如此愁眉苦脸,朱祁镇微微一笑。

  “徐阁老,你认为朕会如何处置这些税收?”

  “各项税收,向来是存入国库。”

  徐阶露出一副疑惑的表情,难道陛下是想另作他用?

  大兴土木,修缮宫殿?

  以一己之爱好,收集天下的名玩字画?

  “应该不会吧,以这一年来陛下的表现来看,陛下虽然年轻,但绝不是一个只知道享乐的无道昏君。”

  徐阶满脸好奇之色。

  皇帝到底要用这些钱,来做些什么?

  “利用这些银两,朕不但要稳定物价,而且还要钱生钱。”

  朱祁镇笑道:“徐阁老,商业税不同于农业税,农业税收上来之后,要存入国库,但是商业税收上来后,要还之于民。”

  “若是只收不还,当然会物价飞涨。”

  “陛下,恕臣愚钝,不知陛下有何良策,能稳定物价,还能钱生钱,请陛下为臣拨开云雾,解答解惑。”

  徐阶更加神色困惑,态度谦恭。

  “内阁次辅徐阶接旨。”

  朱祁镇淡淡一笑。

  “臣恭听陛下圣训。”

  徐阶弓腰拱手。

  “朕现在授命你,专职创办大明钱庄!”

  “切记,大明钱庄乃大明唯一之官府钱庄!”

  “商业税收全部存入钱庄之内,预留资金,无论是朝廷官员,还是商人百姓,皆可从钱庄内借贷银两,年利息百钱五文。”

  “而且,无论是朝廷官员,还是商人百姓,只要是大明子民,也皆可钱财存入大明钱庄内,年利息百钱一文。”

  “每一座郡府,每一座县城,至少设立一家大明钱庄,保证银票与现银之间的周转,百姓手持官府银票,在大明郡县,都可兑换现钱。”

  “大明钱庄之下,还要创建粮行,商行,稳定物价,稳定市场,大明帝国主要的经济命脉,必须掌握在朝廷的手中!”

  “凡是遇到天灾之时,若有不良商人恶意哄抬物价,杀!”

  朱祁镇条理清晰,一一道来。

  听着皇帝的话,内阁次辅徐阶震撼当场,目光越发明亮。

  这……这简直就是超越时代的认知啊!

  “不愧是皇上,天命天命所归之人,一定是上天的启示,让陛下想到这么精妙的法子吧?”

  徐阶神情激动,心中赞叹连连。

  他身为内阁次辅,而且监管户部,自然是学富五车,自然知道皇帝将要创立的大明钱庄,将对江山社稷产生何等深远的影响。

  “陛下圣明,陛下一席话,让老臣胜读十年书啊!”

  忽然间,恍然大悟的徐阶,旋即老泪纵横,拜倒在地。

  “徐阁老应该知道这件事情如何推行下去吧。”

  朱祁镇道:“此事乃是百年大计,丝毫不弱于大明海军的建设,还需要徐阁老多多费心,天色不早了,你退下休息吧。”

  “陛下之言,让老臣醍醐灌顶,受益匪浅,老臣这就去办,此事若不办成,老臣死不瞑目。”

  年近六旬的徐阶退出乾清宫,老泪纵横,跪拜天地。

  “苍天有眼啊!大明终于迎来圣君,必将开创一个繁华盛世!大明之幸!江山之幸!苍生之幸啊!”

  论拍马屁的本事,十个徐阶都比不上一个曹正淳。

  但是,如果一个从来不溜须拍马的人,突然开始拍某个人的马屁,那肯定是他被此人折服。

  徐阶素来刚正不阿,只会找皇帝的瑕疵,从不拍皇帝的马屁,但是现在,他却跪在乾清宫外,热泪满面。

  “天降圣君,天佑大明啊。”

  魏忠贤走到徐阶的身边,将他搀扶起来:“徐阁老,快快起来吧,陛下让您保重身体。”

  “老臣拜谢陛下关心!”

  “为大明,老臣愿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徐阶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坐轿先到内阁,再到户部,连夜召唤户部众官吏,商议如何创建大明钱庄,以及创建各类商行。

  户部官员皆是一脸惊讶。

  徐阁老进宫之前,愁眉苦脸,心事重重,为何现在从宫中出来,眼圈发红,目光炯炯?

  真是怪了!

  皇宫之中到底有什么灵丹妙药?

  竟然能让一向老沉持重,不苟言笑的内阁次辅,如此满面春风,精神奕奕?

  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从少年天子到综武盟主,大明:从少年天子到综武盟主最新章节,大明:从少年天子到综武盟主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