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时过半。

  夜色彻深,繁星点点。

  长安城怀远坊一座无名小酒馆内。

  不知不觉间已然饮至半醉的荀延山、陈子元二人。

  终是在各自随从的搀扶下摇摇晃晃地走出那间极其偏僻的雅间。

  “今日有劳延山兄款待。”

  “他日若是延山兄得闲。”

  “还请延山兄务必赏脸至愚弟寒舍坐坐。”

  陈子元微微摆手示意随从无须继续搀扶。

  待随从面带隐忧地缓缓松开自身手臂后。

  陈子元当即面朝不远处的荀延山微微俯身拱手见礼道。

  “子元兄相邀。”

  “荀某岂敢不从?”

  “他日若得空闲。”

  “荀某必然登门叨扰。”

  “届时。”

  “子元兄可莫要嫌荀某讨人嫌才是。”

  荀延山闻言笑了笑,随即微微俯身拱手还之一礼。

  “延山兄说笑了。”

  “延山兄说笑了啊。”

  “延山兄能至寒舍。”

  “那是足以令寒舍蓬荜生辉之事。”

  “愚弟盼尚且来不及呢,又岂会有嫌弃一说。”

  陈子元闻言再度轻笑着拱了拱手。

  简短寒暄过后。

  两辆满是古色古香的马车相继驶离了无名小酒馆。

  随即于无名小酒馆外各奔东西而去。

  不多时。

  其中一辆满是古色古香的马车不徐不疾地驶离无名小酒馆所在的街道。

  随即缓缓汇入乞巧节满是拥挤的繁华街道之中。

  与此同时。

  满是古色古香的马车车厢内。

  自进入车厢后便斜靠于软榻之上闭目养神的陈子元忽然缓缓睁开双眼。

  十余息后。

  陈子元面色稍显凝重地缓缓自车厢软榻之上坐起身来。

  随即伸手轻轻挑开车帘一角。

  目光极其深邃地透过车帘一角望向车窗外满是拥挤的人群。

  而这一望。

  便是足足一刻多钟之久。

  无人知晓陈子元自那已然匆匆逝去的一刻多钟的光阴里究竟在看什么。

  更无人知晓陈子元自那已然匆匆逝去的一刻多钟光阴里究竟在想什么。

  正如无人知晓陈子元、荀延山二人最后时刻究竟于那座无名小酒馆内谈了什么。

  一切的一切皆是未知。

  一切的一切皆是未定。

  两三刻钟后。

  满是古色古香的马车终是得以穿过乞巧节满是拥挤的人群缓缓驶出怀远坊。

  随后一路向西而行。

  最终自崇化坊正门而入。

  方一驶入崇化坊。

  重重丝毫不弱于怀远坊的人间烟火气息。

  瞬间将整辆古色古香的马车彻底包裹住。

  满是古色古香的马车车厢内。

  时隔两三刻钟之久。

  陈子元再一次自车厢软榻之上缓缓坐起身来。

  随即再度轻轻挑开车帘一角朝着车窗外望去。

  只不过相较于方才而言。

  此时的陈子元面色上已然再无丝毫凝重之意。

  望向窗外的目光亦不似方才那般深邃。

  若是细细深究。

  此时的陈子元与车窗外拖家带口共度佳节的行人并无太多区别。

  不多时。

  满是古色古香的马车不徐不疾地驶入崇化坊一座高墙大院内。

  最终缓缓停靠于后院车马房旁。

  “大少爷。”

  “到家了。”

  满是古色古香的马车方一停稳。

  驱车车夫便自马车之上跳了下来。

  随即微微俯身垂快步行至车厢旁轻声禀报道。

  十余息后。

  满身酒气的陈子元不徐不疾地走下马车。

  随即步伐极其稳健地大步朝着陈府深处行去。

  一两刻钟后。

  陈子元止步于陈府松竹院正门前。

  略整衣冠后随即轻轻叩动松竹院院门。

  “福伯。”

  “爷爷可曾歇息。”

  陈子元轻轻叩动数下院门,随即后撤半步轻声开口问道。

  十余息后。

  紧闭的松竹院院门被人自内缓缓拉开一道缝隙。

  “大少爷?”

  一道略显苍老的身影自院门缝隙内探出身来。

  待看清立身于华灯旁的那道身影具体样貌后。

  被陈子元称之为福伯的老人当即快速将院门彻底拉开。

  “老奴拜见大少爷。”

  松竹院正门方一彻底大开。

  福伯便快速自松竹院内走出。

  随即面朝陈子元深深俯身拱手行礼道。

  “福伯客气了。”

  陈子元微微摆了摆手示意福伯无须多礼。

  “福伯。”

  “爷爷此时可曾睡下?”

  待福伯彻底站起身来后。

  陈子元不由得再度开口问道。

  “老太爷尚未睡下。”

  福伯闻言微微俯身垂首回答道。

  “烦请福伯通传一声。”

  陈子元闻言未有丝毫奇怪之色。

  好似若是陈家老太爷早早睡下方才是真正稀奇之事。

  “大少爷还请稍待。”

  福伯闻言再度俯身拱手行之一礼。

  随即转身朝着松竹院深处行去。

  不多时。

  福伯便已去而复返。

  “大少爷。”

  “老太爷于书房内等您。”

  福伯行至陈子元身前两步外。

  随即面朝陈子元俯身拱手道。

  “好。”

  陈子元闻言微微点了点头。

  随即迈步径直地朝着松竹院行去。

  不多时。

  陈子元不徐不疾地穿过层层竹林。

  最终止步于灯火通明的书房外。

  “门没锁。”

  “进来吧。”

  陈子元方行至灯火通明的书房外。

  灯火通明的书房内便传来一道极其苍老的声音。

  “是,爷爷。”

  陈子元轻应一声,再度略正衣冠后。

  随即方才轻轻推开房门迈步而入。

  “孙儿见过爷爷。”

  “爷爷身体万康。”

  陈子元行至书房上首书案两步外。

  随即面朝端坐于上首太师椅之上的陈老太爷深深俯身拱手行礼道。

  那端坐于上首太师椅之上的陈老太爷虽已然古稀有五。

  但其腰背却一如年轻时那般笔直。

  “坐吧。”

  端坐于上首太师椅之上的陈老太爷闻言微微点了点头。

  随即放下手中泛黄竹简示意陈子元于客座落座。

  “是,爷爷。”

  陈子元闻言再度俯身拱手行之一礼。

  随即缓缓落座于书案一侧客座之上。

  “遇到难题了?”

  待陈子元彻底于客座之上落座后。

  陈老太爷轻笑着望向陈子元,随即缓缓开口问道。

  “三天前靖安司忽然于城内大肆擒拿但凡对朝廷有所怨言者。”

  “短短三日时间里便已然有着足足两百余位出身于名门望族的世家子弟锒铛入狱。”

  “其中更是有着近七成出身于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

  “这两三日以来弹劾靖安司大肆擒拿世家子弟一事的奏章数不胜数。”

  “但却无一例外皆被陛下置中不理。”

  “昨今两日又有十余位六科言官因弹劾靖安司大肆擒拿世家子弟一事。”

  “而被靖安司秋后算账,以确凿罪证押入天牢。”

  “只待秋后一至,便会立即问斩。”

  “今日济阴王世子忽然相邀我等出身于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子弟。”

  “相聚于光德坊内一家与靖安司官署仅隔一条街道的酒楼。”

  “.......”

  “.......”

  陈子元闻言微微一顿,随即将长安城近两三日以来所发生的诸多大事。

  尽可能地以最客观的言语一五一十事无巨细地全部道出。

  足足过了一刻多钟之久。

  陈子元方才将近两三日以来所发生的诸多大事全部道出。

  然而。

  足足一刻多钟的时间里。

  无论陈子元言及何等惊天大事。

  端坐于其面前的那位迟暮老人面色始终未曾有过丝毫变化。

  一如既往地挂着一抹令人望之无比心安的淡淡笑意。

  “你又是何看法?”

  待陈子元将紧些时日以来所发生的诸多大事全部道出后。

  端坐于上首太师椅之上的陈老太爷面不改色地轻笑着开口问道。

  “回爷爷。”

  “以孙儿之拙见。”

  “此事.......”

  “......”

  陈子元闻言微微一顿,随即将内心最为真实的看法一一道出。

  又是一刻多钟的光阴匆匆而逝。

  陈子元终是将内心深处最为真实的看法毫无遮掩地全部道出。

  陈府松竹院书房内。

  待陈子元将内心看法全部道出后。

  陈老太爷脸上不由得浮现一抹欣慰之色。

  “见微知着,睹始知终。”

  “如此年纪,能有此见。”

  “已然殊为不易,殊为不易啊。”

  陈老太爷笑了笑,随即不由得轻抚胡须连声感慨道。

  “不知爷爷是何见解?”

  陈子元闻言面色不由得微微一红,随即连忙出言相询道。

  “无甚见解。”

  陈老太爷轻抚胡须笑道。

  “无甚见解?”

  陈子元闻言不由得大感诧异道。

  “破财消灾也好。”

  “杀鸡儆猴也罢。”

  “此事归根结底。”

  “无非四字而已。”

  陈老太爷闻言不置可否地微微摇头道。

  “还请爷爷不吝赐教。”

  陈子元闻言当即自客座之上站起身来。

  随即面朝陈老太爷深深俯身拱手一拜。

  “各取所需。”

  陈老爷子微微摆了摆手,示意陈子元落座。

  ‘各取所需。’

  ‘各取所需。’

  ‘各取所需。’

  陈子元闻言不由得瞬间低垂了眼睑。

  口中更是不断地低声喃喃道。

  足足过了大半刻钟之久。

  陈子元方才再度抬起眼睑。

  “多谢爷爷不吝赐教。”

  陈子元再度面朝陈老太爷深深俯身拱手行之一礼。

  “孙儿还有一惑。”

  “还望爷爷不吝解惑。”

  陈子元缓缓站起身来,但却并未就此再度落座。

  反而再度面朝陈老太爷深深俯身拱手行之一礼。

  “是何之惑?”

  “坐下再言。”

  陈老太爷闻言再度摆了摆手。

  “是,爷爷。”

  陈子元闻言当即再度落座于客座之上。

  随即满脸凝重之色地望向陈老太爷。

  “以孙儿之拙见。”

  “此事若是如此收场。”

  “恐极有可能导致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

  “大量世家大族与朝廷离心离德。”

  “现如今正值内忧外患不断之际。”

  “如此行事是否有些过于杀鸡取卵?”

  陈子元面色极其凝重地低声开口说道。

  “离心离德?”

  “杀鸡取卵?”

  “自放弃祖宗基业举家迁徙至京师长安的那一刻起。”

  “吾等出身于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的所谓名门望族。”

  “便已然与粘板上的肉无甚区别。”

  陈老太爷闻言不由得冷笑一声,随即微微摇头道。

  ‘愕。’

  闻及此言。

  陈子元不由得微微一愣。

  甚至于就连呼吸亦因此停滞数息。

  足足过了十余息之久。

  陈子元方才渐渐回过神来。

  “倘若真如爷爷所言。”

  “日后咱们陈家又当何去何从?”

  陈子元面色极其凝重地再度低声开口问道。

  声音中已然于不知不觉间夹杂了些许悲切。

  “何去何从?”

  “自传出黄河即将改道的那一日起。”

  “咱们陈家便已经失去了选择余地。”

  “要么留在颍川郡。”

  “坐等洪水滔天。”

  “亦或者白莲教蚁俯杀来。”

  “要么便如现如今这般举家迁徙至京师长安成为那位粘板上的肉。”

  “至于迁徙至他地?”

  “如今天下乱象已然大现。”

  “又有何地能够比得过京师长安?”

  “沦为那位粘板上的肉无非就是破财消灾罢了。”

  “若是落入他人之手。”

  “咱们陈家恐怕会被吃的连骨头都不剩一根。”

  陈老太爷不置可否地摇了摇头,随即无悲无喜地缓缓开口说道。

  闻及此言。

  陈子元不由得瞬间低垂了眼睑。

  陈老太爷方才之言虽略显残酷无情。

  但这又何尝不是事情最核心的真相?

  正如陈老太爷方才所言。

  自黄河即将改道的传言广为流传的那一刻起。

  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的世家大族、豪强乡绅乃至富甲商贾们。

  便已然丧失了全部的选择余地。

  思及至此。

  陈子元不由得后背泛寒。

  身躯亦是止不住地微微颤栗。

  心中更是被浓浓的绝望所深深包裹。

  不知过了多久。

  陈子元忽然猛地抬起眼睑。

  双眼翻红地望向陈老太爷。

  “爷爷。”

  “咱们陈家当真没有其他退路了吗?”

  陈子元满心不甘地悲切道。

  “或许有。”

  “或许没有。”

  “且先耐心等等吧。”

  “至少咱们陈家目前并无亡族之危不是吗?”

  “这点耐心还是要有的啊。”

  陈老太爷闻言不置可否地摇了摇头。

  随即微微侧首目光极其深沉地望向北方。

  闻及此言。

  陈子元身躯不由得微微一颤。

  随即连忙侧首望向陈老太爷目光所指的方向。

  待见其为北方后。

  陈子元猛然间不由得想到了什么。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最新章节,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