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修改】

  时近亥时。

  夜色渐深邃。

  燕军临时营寨中军大帐内。

  待辛思玄道明昆赞部实际情况。

  并对明日进攻计划进行细微调整后。

  叶国禄、张俊松、牛元衡、管鸿程等一众燕军将领。

  无不磨刀霍霍地离了中军大帐。

  而众将之中。

  则尤以先登营叶国禄、管鸿程二将神情最为亢奋。

  待燕军众将领身影彻底消失于中军大帐后。

  许奕、辛思玄二人不由得相视一笑,随即相继起身离了中军大帐。

  显然。

  燕军各部士气远比许奕、辛思玄二人预料中的士气还要可用。

  不多时。

  许奕、辛思玄二人相继登上中军大帐旁的指挥高台。

  自指挥高台向临时营寨东西两向望去。

  目之所及。

  赫然可见一簇簇火光正飞快地穿梭于先登营将士营帐之间。

  一刻钟后。

  飞速穿梭于先登营各营帐之间的火光骤然悬停。

  复一刻钟。

  一个又一个先登营百人伯悉数汇聚于悬停火光旁。

  又一刻钟。

  一个又一个先登营百人伯以曲列阵,牵马前行。

  最终整齐划一地列阵于中军指挥高台之下。

  “启禀校尉。”

  “先登营甲乙两曲千名将士皆至!”

  叶国禄自先登营甲乙两曲中走出,随即面朝指挥高台俯身抱拳朗声报道。

  “启禀校尉。”

  “先登营丁戊两曲千名将士皆至!”

  管洪城紧随其后自先登营丁戊两曲中走出,随即面朝指挥高台俯身抱拳朗声报道。

  “好。”

  立身于指挥高台之上的辛思玄微微点头,随即再度看向下方先登营甲乙丁戊四曲共计两千名将士。

  “明日己时前后便是我军总攻匈奴昆赞部之际!”

  “众将士惧否?!”

  辛思玄略作定神,随即朗声问道。

  “不惧!”

  “不惧!”

  “不惧!”

  先登营甲乙丁戊四曲两千将士闻言当即高举手中兵刃齐声而应。

  两千人齐声大应之声虽震耳欲聋。

  但此地距昆赞部牧场仍有二十五里之遥,据驻扎于牧场东南、西南两角的匈奴士卒则至少有着三十里之遥。

  且燕军临时营寨十里内密布燕军斥候,二十里内零星散布着燕军斥候。

  因此即使两千人声再如何震耳欲聋,亦不会有暴露自身之风险。

  燕军临时营寨中军指挥高台之上。

  眼见燕军将士士气如虹,辛思玄满是严肃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些许笑意。

  “好!”

  “这才是我燕军大好男儿应有的气魄!”

  辛思玄环顾下方两千将士一周,随即不由得朗声大赞道。

  “先登之势!有进无退!”

  “先登之势!有进无退!”

  “先登之势!有进无退!”

  先登营甲乙丁戊四曲两千将士闻言瞬间再度高举手中兵刃大声应道。

  一刻钟后。

  战前誓师毕。

  士气如虹的先登营甲乙丁戊四曲共计两千将士。

  遂在叶国禄、管鸿程二将的率领下兵分两路,分别自燕军临时营寨东西两向离营。

  行奔袭五十余里绕道敌后之举。

  而与先登营甲乙丁戊四曲将士共通奔赴敌后之人。

  则是先登营丙曲两个斥候伯以及二十名中军亲卫。

  凡战起,必先死斥候!

  自随军踏出临时营寨的那一刻起。

  先登营丙曲两个斥候伯以及二十名由问心百卫、赤血卫所组成的中军亲卫。

  便已然将脑袋悬于腰间,生死置之度外。

  燕军临时营寨中军指挥高台之上。

  待两千余燕军将士身影彻底消失于浓浓夜色后。

  许奕、辛思玄一行人默默走下中军指挥高台。

  随即各自折返各自营帐。

  不多时。

  许奕独自一人行至中军大帐旁的一座小型营帐内。

  方一行至小型营帐。

  许奕便不徐不疾地解去身上所披挂的黑漆顺水山文甲以及锁子甲。

  仅留当年走出宗正寺时许镇所赠那副银白软甲贴身防护。

  以此确保自身能够以最好的状态,直面明日与昆赞部之间的大战。

  待黑漆顺水山文甲以及锁子甲悉数解去。

  许奕没来由地大感阵阵轻松惬意。

  数十息后。

  许奕行至简易床榻旁,随即熄灭手中烛火平躺于简易床榻之上。

  就此沉沉睡去。

  ......

  ......

  夜色匆匆。

  不知不觉间卯时已至。

  天空亦已隐隐泛起蒙蒙亮光。

  燕军临时营寨内。

  方替换巡营约半个时辰之久的一屯传令兵行至中军外的集结鼓前。

  待见集结鼓旁的刻漏已然行至卯时初刻后。

  为首屯长当即下令四散开来。

  数十息后。

  道道低沉却又不失激昂的战鼓声于中军营帐外相继响起。

  ‘冬!’

  ‘冬!冬!’

  ‘冬!冬!冬!’

  战鼓声方一响起。

  燕军临时营寨内的三千燕军将士瞬间自睡梦中惊醒。

  遂快速自床榻上爬起,随即快速与身周袍泽互相披挂。

  与此同时。

  中军大帐旁的一座小型营帐内。

  勐然间被战鼓声惊醒的许奕快速自床榻起身。

  随即唤来两名问心百卫。

  并在两名问心百卫的协助下快速披挂起锁子甲以及黑漆顺水山文甲。

  不多时。

  许奕面覆青面獠牙具、身披黑漆顺水山文甲、腰悬制式雁翎刀、手持丈长青阳槊,大步流星地走出自身小帐。

  径直地朝着中军大帐行去。

  “王爷。”

  “王爷。”

  方一行至中军大帐内。

  先许奕一步而至的辛思玄、问心首领等人迅速俯身抱拳行礼道。

  “叶国禄部、管鸿程部可有传回消息?”

  许奕微微点头,随即出言询问道。

  “回王爷。”

  “叶国禄部、管鸿程部皆已于寅时前后传回消息。”

  “两部现皆已绕至敌后。”

  “且沿途一切顺利。”

  辛思玄闻言如实回答道。

  “好!”

  许奕微微点头应道。

  两刻钟后。

  燕军临时营寨内再起道道低沉却又极其激昂的战鼓声。

  与先前战鼓声有所不同的是,此番战鼓声所传达的军令为集结。

  集结鼓方一响起。

  已然用过干粮,且收拢营帐至驮马马背的燕军将士快速以曲列阵。

  随即牵马行至中军大纛齐前。

  与此同时。

  辛思玄、许奕等人自中军大帐走出,再度登上指挥高台。

  卯时四刻。

  战前誓毕。

  士气如虹的三千燕军将士踏着晨露浩浩荡荡地奔赴昆赞部牧场。

  辰时初刻。

  日出东方、晨露渐消。

  三千燕军将士一路行军二十里,终得原地休整之令。

  燕军中军处。

  待战马彻底停稳后。

  许奕迅速自马背上翻身而下。

  “以目前露水消散的速度来看。”

  “昆赞部己时前定然不会四散放牧。”

  许奕俯身自地上拔出一簇青草,随即缓缓开口说道。

  漠北草原昼夜温差极大,纵使三伏炎炎仲夏季节清晨仍会出现大量晨露。

  而清晨的露水一般带有大量的寒气。

  牛羊等牲畜一旦长时间且大量食用。

  轻则肠胃不适、食欲不振,重则胀气而死。

  也正因此。

  匈奴人春秋两季往往会在午时前后开始放牧,夏季则往往会在己时前后。

  燕军中军处。

  辛思玄闻言同样俯身拔出一簇青草。

  “如此一来留给我军的时间倒是份外充裕。”

  辛思玄细细感受着手中潮湿,随即不由得笑道。

  “天时地利人和!我军三者皆占!”

  “今日若是无法全胜,天理亦是难容!”

  许奕闻言亦是不由得开口笑道。

  若是大周其他军伍在此。

  自是巴不得昆赞部越分散越好。

  而燕军则不同。

  燕军将士半数于匈奴昆赞部。

  若是敌军分散,燕军必然需分兵牵制之。

  如此一来燕军全员着甲、军械倍优于匈奴的优势便无法发挥到淋漓尽致。

  但若是匈奴合兵一处。

  燕军便凭借训练有素以及军械优良等优势携大势而攻,驱溃军以撞敌阵。

  就在许奕与辛思玄闲聊之际。

  先登营斥候伯长康寿喜纵马行至中军大纛前。

  “启禀校尉。”

  “昆赞部东南处的数百敌军并无异常之举。”

  康寿喜翻身下马,遂快步行至辛思玄三步外,随即俯身抱拳禀报道。

  不待辛思玄作何回应。

  忽又有一人纵马奔至中军大纛前。

  “启禀校尉。”

  “昆赞部西南处的数百敌军并无异常之举。”

  另一先登营斥候伯长曹泽志翻身下马后,快步行至辛思玄三步外,随即俯身抱拳禀报道。

  “好。”

  “五里后斥候归军。”

  辛思玄微微点头,随即开口下令道。

  “遵令!”

  康寿喜、曹泽志二人闻言当即抱拳领命道。

  待康寿喜、曹泽志二人身影彻底消失于视线后。

  辛思玄当即下令大军辰时三刻大军准时启程。

  时间于休整中飞速流逝。

  不多时,辰时三刻已至。

  三千燕军将士再度翻身上马,随即朝着昆赞部缓缓而行。

  其速度之慢,堪比闲庭漫步。

  ......

  ......

  辰时六刻。

  闲庭漫步般行军的三千燕军将士慢慢悠悠地临近昆赞部牧场最外围。

  方一临近昆赞部牧场最外围。

  辛思玄面色瞬间无比严肃。

  “传令庞作鹏、廖永兴!”

  “即刻出兵!”

  辛思玄沉声下令道。

  “遵令!”

  传令官汪敬伯闻言当即抱拳领命道。

  话音落罢。

  汪敬伯快速纵马偏移数步行至传令兵旁。

  “校尉有令!”

  “命陷阵营乙丙两曲即刻出兵!”

  汪敬伯沉声传令道。

  “遵令!”

  其身周传令兵闻言快速抱拳领命。

  随即迅速取出青白二旗悬于长枪之上。

  始终关注着中军令旗的庞作鹏部、廖永兴部传令兵见令旗升高。

  且传令进攻后,当即悬旗快速回应。

  百余息后。

  庞作鹏部五百将士、廖永兴部五百将士当即脱离大军。

  兵分两路。

  一路向左直奔昆赞部西南处的数百匈奴营帐而去。

  一路向右直奔昆赞部东南处的数百匈奴营帐而去。

  待庞作鹏部、廖永兴部千名将士启程后。

  辛思玄再度看向传令官汪敬伯。

  “传令各部有序行军!”

  辛思玄沉声下令道。

  “遵令!”

  传令官汪敬伯闻言当即再度抱拳领命。

  不多时。

  悄然加速的两千燕军将士便已然踏入昆赞部牧场最外围。

  与此同时。

  先一步加速行军的庞作鹏部、廖永兴部千名将士亦已彻底暴露于昆赞部斥候视线之内。

  一时间。

  昆赞部牧场上的宁静被燕军将士彻底打破。

  庞作鹏、廖永兴部千名燕军将士如同狼如羊群般。

  飞速扑向昆赞部东西两处的千名士卒。

  沿途所过之处。

  昆赞部斥候无不四散而逃。

  不多时。

  庞作鹏部五百将士、廖永兴部五百将士各自驱赶着十余名匈奴斥候踏入昆赞部东西两处营帐五百步内。

  且战马仍在不断加速!

  四百步!

  此时的昆赞部东西两处营帐,近千名匈奴将士已然乱做一团。

  三百步!

  昆赞部东西两处营帐内有人纵马向后奔逃、有人则上马欲迎敌。

  两百步!

  昆赞部东西两处营帐中的千名将士真正纵马迎敌之人尚不足四成!

  一百五十步!

  庞作鹏部、廖永兴部燕军将士已然可清晰看到匈奴骑兵脸上的惶恐之色。

  而此时外出迎敌的匈奴士卒方纵马前行二三十步。

  战马速度连半数都未曾提起。

  反观燕军庞作鹏部、廖永兴部的千名将士。

  其胯下战马已然几近全力奔跑!

  下一瞬。

  燕匈两军骑兵相距已然仅剩八十余步。

  与此同时。

  庞作鹏部、廖永兴部各有一屯士卒自马腹一侧取出一驾驾二十连弩。

  数息后。

  燕匈两军骑兵相距已然仅剩五六十步之距。

  匈奴骑兵无不慌慌张张地弯弓搭箭,欲以箭雨攻燕军。

  就在匈奴骑兵慌慌张张地弯弓搭箭之际。

  千支无羽之失携沉闷破空之声自燕军军阵中飞速扑来。

  顷刻间。

  一朵朵血花自匈奴骑兵中不断地绽放开来。

  一匹又一匹匈奴战马吃痛失足倒地。

  一个又一个匈奴士卒自马背上坠落。

  然而不待匈奴骑兵发出惨叫之声。

  庞作鹏部、廖永兴部燕军将士便已然杀至近前。

  巨大的战马冲击力下。

  庞作鹏部、廖永兴部燕军将士近需握紧手中雁翎刀。

  随后在雁翎刀与敌军接触的一瞬间轻轻挥舞一下手臂。

  便可轻轻松松地斩落一名匈奴骑兵。

  一轮冲锋过后。

  主动上前应战的三四百名匈奴骑兵,全部被庞作鹏部、廖永兴部斩落马下。

  一场屠杀,就此拉开帷幕。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最新章节,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