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燕王殿下。”

  朱庆雄回过神来连连拱手行礼。

  反观许奕身后不远处的徐正贵。

  似是仍未从巨大的打击中走出般。

  有气无力地低垂着脑袋。

  朱庆雄见状悄悄挪动脚步欲行提醒之举。

  “退下歇息吧。”

  不待其行至徐正贵身旁。

  许奕再度缓缓开口。

  “是。”

  朱庆雄顿住脚步再行一礼。

  待许奕再度转身看向下方河堤水情时。

  朱庆雄连忙快行数步将那双目无神的徐正贵拉下荒山。

  不多时。

  荒山山脚处。

  筋疲力尽的朱庆雄气喘吁吁地顿住脚步。

  反观其身旁的徐正贵。

  恍如一具行尸走肉般呆立于山脚处。

  双眼中满是死灰之色。

  “徐县令,醒醒!”

  “徐县令,醒醒!”

  朱庆雄稍作歇息,随即轻推徐正贵。

  试图将其彻底晃醒。

  然而轻微的晃动此时却毫无效果。

  ‘啪!’

  “徐正贵!醒来!”

  朱庆雄无奈之下,只得试图将其打醒。

  “醒了?”

  见徐正贵双眼有了些许焦点,朱庆雄连忙问道。

  “朱......贵错了.......错了啊......”

  “若贵能时刻保持冷静,恪守本位。”

  “便......便不会有......便不会有那么多的百姓无辜......无辜枉死了啊。”

  “贵......贵愧对.....愧对雊瞀城百姓啊。”

  徐正贵双目通红,声泪俱下道。

  “唉。”

  朱庆雄闻言深深叹息一声。

  世人皆知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之理。

  可当今世上又有几人可真正做到恪守本位不逾越?

  又有多少人可做到时时刻刻保持头脑冷静不冲动?

  又有多少人可做到时时刻刻掌控大局如吃酒品茶?

  ‘燕王殿下?非凡人也。’

  思及至此,朱庆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许奕立身荒山背对篝火与众人的背影。

  心中更是浮现起浓浓的感慨之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朱庆雄微微摇头出言宽慰道。

  然而任其再如何摇头脑海中的许奕背影却始终挥之不去。

  “唉。”

  徐正贵无言深深叹息一声。

  脑海中不断地回荡着方才许奕之言。

  不知过了多久。

  许是一两刻钟。

  又许是百余息。

  徐正贵缓缓转身面朝荒山上的那道身影重重地双膝下跪。

  ‘冬~!’

  ‘冬~!’

  ‘冬~!’

  “贵,谢燕王殿下点醒之恩。”

  徐正贵重重三叩首。

  随即起身看向身旁朱庆雄。

  “朱县令,就此别过。”

  徐正贵拱手行礼道。

  “徐县令何去?”

  朱庆雄面色微变,生怕徐正贵想不开寻了短见。

  “在其位谋其政。”

  徐正贵伸手一指不远处井然有序的河堤。

  “此间事了,贵便会主动上书请辞。”

  “但现如今,贵仍为雊瞀县令。”

  “自当行县令该行之职。”

  徐正贵满脸严肃道。

  ......

  ......

  荒山之上。

  许奕背负着双手面无表情地凝视着下方河堤。

  伴随着其一道道军令的下达。

  以及三千余王大营士卒的高效执行。

  自河堤东段滚滚而出的洪流已然初步可控。

  剩下的无非是时间问题罢了。

  与此同时。

  原本呈一片混乱的衙役、县兵、民夫们稍作歇息后。

  经王大营中低层军官组织、调度后初步焕发出不一样的色彩。

  自荒山向下望去。

  只见河堤处处处透露着一股令人心神舒畅的井然感。

  就在许奕细细观察着下方河堤时。

  汪敬伯悄无声息地自河堤处折返而归。

  “王爷。”

  汪敬伯行至许奕两步外低声抱拳行礼道。

  “说。”

  许奕开口应道。

  “是。”

  汪敬伯答应一声,随即一五一十地将方才所探道出口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徐正贵、朱庆雄二人离开荒山后的一举一动皆被‘许奕’尽收眼底。

  待听闻徐正贵离了荒山后并未折返歇息。

  反而是调集部分衙役、县兵、快马。

  命其以最快的速度巡防雊瞀城境内所有河道。

  以及深入雊瞀城境内各个山村,查探有无塌方、泥石流等灾害后。

  背对着篝火的许奕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一瞬。

  ‘知错能改。’

  ‘勉强还算有救。’

  许奕微微点头,心中暗暗点评道。

  徐正贵于抗灾中的种种表现,毫无疑问自是令许奕极其失望。

  之所以仍愿给其一次机会。

  无非是看在其拼死抗灾的份上。

  以及为照顾雊瞀城百姓的感受罢了。

  徐正贵于抗灾中的种种表现虽自其看来实数愚不可及。

  但于寻常百姓看来却实数一不可多得的好官。

  倘若这次机会过后。

  徐正贵仍不能达到其心中最低标准。

  那么等待徐正贵的必然会是于燕王府最无足轻重的属官位置上度过余生。

  “无需再探。”

  许奕微微摇头略作定神道。

  “是。”

  汪敬伯答应一声,随即默默退至一旁。

  与此同时。

  数波传令兵沿着河堤快速朝着荒山篝火奔来。

  “王爷,各部消息已至山下。”

  汪敬伯细细打量一番,随即再度出列拱手抱拳道。

  “传。”

  许奕缓缓转身直面篝火。

  “是!”

  汪敬伯答应一声,随即快速转身朝着山脚下行去。

  不多时。

  数名传令兵紧随汪敬伯行至山坡篝火旁。

  “吾等拜见王爷。”

  数名传令兵身躯微微颤栗,低着头齐声抱拳行礼道。

  “免礼。”

  许奕微微摆手,随即将冰凉的双手伸至雊瞀旁。

  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个小动作,却在无形之间缓解了数名传令的紧张之心。

  “启禀王爷。”

  “王家屯水情已控。”

  “常千户部及增援五百将士现于王家屯休整,以待王令。”

  “启禀王爷。”

  “贺家镇水情已控。”

  “尤千户部及增援而来的千五百名将士现于贺家镇休整,以待王令。”

  “启禀王爷。”

  “滋留乡水情已控。”

  “张千户部及增援而来的千名将士现于滋留乡休整,以待王令。”

  “启禀王爷。”

  “孟庄乡水情已控。”

  “叶千户部及增援而来的千名将士现于孟庄乡休整,以待王令。”

  “启禀王爷。”

  “辛校尉部两千兵马已至雊瞀城五里处。”

  一道道好消息陆陆续续地自数名传令兵口中而出。

  此时天空虽无狂风暴雨,但却依旧漆黑一片。

  距离真正的破晓仍有些许时辰。

  荒山篝火旁。

  许奕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面无表情的脸上终见些许笑容。

  “传令辛思玄部,两刻钟后抵达此地。”

  “与曹喜江部换防。”

  “传令屈宝田部、尤耀青部、常三金部、张俊松部、叶国禄部。”

  “凡家于雊瞀城境内者。”

  “即刻返乡省亲。”

  “一人返乡,两人相伴。”

  “做好众将士家中损失统计。”

  许奕沉吟数息,随即沉声下令道。

  “遵令!”

  数名传令兵闻言抱拳行礼后快速地消失于篝火旁。

  待数名传令兵身影彻底消失于视线后。

  许奕转身无声叹息一声。

  ......

  ......

  卯时过半。

  阴沉了数日之久的天空终是微微放亮。

  荒山山脚下。

  数不清的王大营士卒结成一个又一个圆形军阵。

  围绕着一摊又一摊熊熊燃烧的篝火席地而坐。

  席地而坐的王大营士卒虽个个面挂浓浓的疲倦之意。

  但脸上却始终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圆形军阵最外围不远处。

  数不清的雊瞀城百姓自发地提着灶具、粮食等物。

  于圆形军阵外燃起了一道又一道鸟鸟炊烟。

  一碗又一碗冒着滚滚热气的粥饭经百姓之手传至圆形军阵内。

  其粥虽大多是那陈年老粮。

  但不知为何。

  王大营士卒们却吃的格外地香甜。

  荒山半山坡处。

  许奕手持一碗糙米粥与一众将领围着篝火席地而坐。

  其手中粥饭虽为糙米所做。

  但其内却无丝毫砂砾等物。

  可见雊瞀城百姓何其之用心。

  许奕用尽碗中最后一口粥饭,随即看向山脚下其乐融融的军民。

  微微扬起的嘴角始终未能放下。

  不多时。

  衣衫半干的徐正贵终是再度鼓起勇气行至荒山下。

  “王爷,雊瞀城县令求见。”

  汪敬伯收到消息后快速行至许奕身旁。

  “让他上来吧。”

  许奕闻言略作定神随即开口吩咐道。

  “是。”

  汪敬伯答应一声,随即快步朝着传令兵行去。

  一刻多钟后。

  徐正贵小心翼翼地行至许奕三步外。

  “下官徐正贵,拜见燕王殿下。”

  徐正贵深深拱手行礼道。

  “免礼。”

  许奕自篝火旁缓缓起身。

  “燕王殿下。”

  “下官受雊瞀城百姓所托。”

  “特来恭请燕王殿下与王师入城歇息。”

  徐正贵再度深深拱手行礼。

  “徐县令与雊瞀城百姓有心了。”

  “不过,大军入城着实有些不妥。”

  许奕意味深长地看了徐正贵一眼,随即出言相拒道。

  藩王无民生之权。

  其发兵来援雊瞀城,已然属逾越之举。

  虽可用孙道华苦苦相求,来堵朝堂悠悠众口。

  但这需建立在大军从未入城这一前提之下。

  倘若今日大军入了城。

  纵使许奕全身皆是嘴。

  恐也绝难说得清此事。

  “是下官欠缺考虑了。”

  “此番雊瞀城危,城外倒是有不少庄园就此空置。”

  “不知王师可否至那空置之地略作歇息。”

  徐正贵闻言面上未有丝毫变化,显然城外那所谓的庄园才是其真正筹备之地。

  “可。”

  许奕再度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徐正贵,随即点头答应道。

  大军奔波一天一夜之久,又两历狂风暴雨,更是多次深入洪流行堵水救人之举。

  近两万士卒无不身心疲倦。

  此时最需的便是寻处可遮风挡雨之地,好生休整。

  以防冬寒所带来的潜在危害。

  而在许奕原本的打算中。

  待众士卒用过饭食后。

  其自会将大军化整为零,分入雊瞀城各乡镇乃至村落中暂做借宿。

  而现在既有更好的选择。

  许奕自不会可以去选那相较于庄园更为不可控的化整为零之举。

  “留数人以做带路。”

  “孤稍后自会安排。”

  许奕略作定神随即开口吩咐道。

  “是,王爷。”

  徐正贵心神紧绷,拱手应是。

  “募集城内所有医者,并购置大量伤寒之药。”

  “于城门处,设药棚,广发伤寒之药。”

  “若遇行动不便者,命衙役亲自上门煎煮。”

  “务必确保雊瞀城每一位百姓皆服用至少三副伤寒之药。”

  许奕好似对徐正贵称呼转变之事闻所未闻般,自顾自地吩咐着接下来的事宜。

  “是!王爷!”

  徐正贵见状心中不由得大松一口气,随即急忙再度拱手应道。

  “此外。”

  “自今日起,雊瞀城百姓饮水皆需彻底烧开才可饮用。”

  “自医者中挑选医术精湛者。”

  “命其深入各乡、镇、村落,严防大.疫。”

  许奕再度沉声吩咐道。

  大水过后,必有大.疫。

  此事由不得许奕不慎重对待。

  至于命雊瞀城百姓必须将水彻底烧开,方可饮用之举。

  此举虽不能完全避开大.疫,但却可将其隔绝个八八九九。

  “遵令!”

  闻听疫字。

  徐正贵不由得面色一正,随即满脸严肃地拱手行礼道。

  “稍后将县衙所有帐篷全部运至此地。”

  “至于田地里的积水问题。”

  “待孤醒来后再做处理。”

  “在此期间,严令任何人排水入渠。”

  许奕再度沉声吩咐道。

  话音落罢。

  许奕微微摆手示意徐正贵可就此退下。

  “遵令!”

  “下官先行告退。”

  徐正贵见状识趣地拱手行礼。

  待徐正贵身影彻底消失于半山坡后。

  许奕随即看向身旁传令官。

  “传令屈宝田、董兴、尤耀青、常三金、张俊松、叶国禄、牛元衡。”

  “各部士卒就近借宿歇息。”

  “申时,除返乡士卒外。”

  “余者皆至雊瞀城外。”

  “此外。”

  “传令于崇文。”

  “帐篷、药材、粮草等物资,务必于申时前抵达雊瞀城下。”

  许奕缓缓开口吩咐道。

  “遵令!”

  汪敬伯答应一声,随即快速朝着一旁的传令兵行去。

  许奕略作定神。

  随即看向一旁亲卫官谷登云。

  伴随着许奕一道又一道军令的下达。

  荒山下的五千余王大营士卒再度快速行动起来。

  不多时。

  整座荒山附近便只剩下百余名亲卫以及千余名士卒。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最新章节,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