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兵部尚书霍冀站在承天门前,向隆庆帝大声禀告道:“陛下,兵部这边,整编了蓟镇,山海关等地的边军,以及京营兵力也重新整编,精兵达十万之众……”

  俺答汗大概知道这些情况,是那个叫戚继光的明国将领练出来的军队,从以前在长城一带小规模的接触战中能感觉到,这个戚继光练兵真得非常厉害。

  之前就听说他在南边打倭国,战损比例极低。俺答汗本来还有点不以为然,但在接触之后就再也不敢小觑了。

  不要说以后了,就当下,明国的精锐军队,也超过草原不少了吧!

  想到这里,俺答汗不由得在心中一声叹息。

  明国的人口众多,又变得那么富裕起来,精锐之军多起来,似乎也不奇怪!

  他在想着时,兵部尚书这边,还在继续禀告道:“……兵部下属的军器局和宫里所属的兵仗局,打造了众多铁甲、铁盔,火器配备率大幅提高,燧发枪数量已达两万支,各色火炮五百门有余,相比嘉靖末年,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新研制的火炮威力巨大,射程比以往增加了五百丈,且精准度大幅提升……”

  刚回过神来的俺答汗,正好听到了这些话,有些将信将疑。

  明国的钢铁,绝对是有很多,要不然也不可能造那么多铁路。但是,你要说护甲、火器有多好,那也未必,这种庆典,还邀请自己这些人来观礼,指不定是有些夸张成分的。

  对于兵事上的事情,俺答汗自认为还是很有发言权的。因此,对于兵部尚书的禀告,他是有点持怀疑态度的。

  在兵部尚书之后,便是刑部这边了。

  刑部尚书葛守礼向隆庆帝奏道:“陛下,刑部严抓司法公正,整顿律法执行。这四年间,冤假错案数量大幅减少,较嘉靖末年降低了四成。各地毛贼山匪几乎不可闻,百姓安居乐业……”

  最后,是轮到工部这边了,工部尚书朱衡快步上前,恭敬地向隆庆帝禀告道:“陛下,工部在这四年里,大兴土木,修缮水利,建设成果丰硕。特别是水泥之运用,在官道、水利方面,成果尤其显着。更有铁路横空出世……”

  其实,这些事情,都是民营在做。当然了,所谓的民营,大东家就是皇帝,工部也有参与其中,因此,这些基建的功劳,归到工部名下,就和吏部那边的总结报告一个意思:还是要有东西充门面的!

  在六部禀告完毕后,便是下一个庆典的环节了,也就是游街。

  刚才的第一个环节,基本上和百姓无关,是六部尚书代表各自衙门向皇帝禀告这四年的成果。

  而第二个游街的庆典环节,是在整条长安街上的,皇城以外,就是普通百姓观礼的地方,算是也参与了。

  游行的队伍,依旧是官方的身份,从承天门正对的大明门那边出现,经过六部衙门的门口之后,走到承天门前向皇帝致礼,然后分左右两边沿着长安大街游行。

  首先,在队伍的最前面,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成就展示。

  在一辆辆特制的马拉平板车上,有蜂窝煤,各类玻璃器皿,水泥也有,另外还有纺织机,飞梭等等,甚至连蒸汽机都有。

  每辆马车上,都有横幅大字,介绍这是什么东西。

  等到嘉靖末年,主要是隆庆年间发明的东西都展示之后,紧接着,便是文化典籍展示。

  一辆辆的马车上,是一个个的书架,上面放着一套套装帧精美的书籍模型,就是书籍扩大化,这样才能用于游行展览。

  其中有《永乐大典》这样的绝世典籍,但最显眼的,还是李文贵整理出来的格物学。然后便是新版的《说文解字》、《拼音宝典》等等。

  在这游行开始的时候,隆庆帝便和身边的人说笑起来了,气氛显得轻松愉快。

  特别是《格物学》的模型书出现时,隆庆帝更是扭头和李文贵说话,感慨格物学的厉害。

  俺答汗、朝鲜国王以及各地土司,他们中有的人,之前站得远了些,听不清楚六部尚书的工作总结,但是此时见到游街仪式上的模型时,自然就会问,得到解释之后依旧能知道,朝廷所取得的成就到底有什么?

  等到文学典籍的游行过去之后,隔开几辆马车的距离,后面便是精彩的表演环节开始。

  首先登场的是一群身着华丽服饰的宫廷乐师,他们手持各种乐器,奏响了一曲气势恢宏的《朝天子》。

  悠扬的旋律在空气中回荡,仿佛在诉说着大明的辉煌历史。紧接着,一群身姿曼妙的舞者鱼贯而入,她们身着色彩斑斓的舞衣,翩翩起舞,舞姿轻盈优美,如同一群仙子在云端漫步。

  街道两边的人,包括隆庆帝,文武官员,都是面带微笑着看着这一幕。

  不管如何,这算是一个轻松的环节,让庆典变得更加欢快!

  当这些表演的游街队伍过去之后,好长一会,不见后续,让不少观礼的人以为,这次的庆典怕是要结束了。

  正在这时,忽然,一声高亢的号角声响起,让所有人的精神都不由得一振,神情为之肃穆起来。

  承天门这边的人,最先感受到,整齐而有力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仿佛大地都在为之震颤。

  抬头看去,就见一名总兵身着威风凛凛的戎装,领着一支军队往承天门而来。

  那总兵的戎装,由精钢打造而成的甲片拼接而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冰冷的光泽。他骑着一匹高大的黑色骏马,骏马身姿矫健,昂首嘶鸣,仿佛也感受到了此刻的庄严。

  这个总兵不是别人,正是奉调入京师训练京营的戚继光。

  本来,这么高光的时刻,是轮不到戚继光的,那些勋贵都在抢。

  但是,有李文贵在,肯定不会让那些纨绔般的勋贵得逞,他就向内阁和隆庆帝建议,这等显赫时刻,必然是要按战功来的。

  因此,要论战功的话,自然就非戚继光莫属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最新章节,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