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赫鲁感到绝望,甚至愿意立刻将权力交给他人。

  然而,其他政治家并不愚蠢,他们明白当前的局势已非单一的军方将领所能承担责任。

  只有总理才是最合适的替罪羊。

  此时接任总理职位,无疑是自寻死路。

  众人都明白,尼赫鲁在这场战争结束后必然下台,届时再争夺总理之位才是明智之举。

  短短几日,尼赫鲁的精神头明显差了很多,他与女儿交代一番后,随即率领团队前往新城。

  新城王继新得知尼赫鲁即将到来的消息后,迅速通报给缅甸方面。

  吴奈温深思熟虑后,决定亲自前往新城。

  预计此次会面将得出一个结论。

  然而,前线的战斗并未停止,相反,吴奈温下令加大攻击力度。

  无论新城谈判的结果如何,此刻多占领一分土地,手中的筹码就会增加一分。

  于是双方领导人在新城展开了会谈。

  美国和新城则是作为中间调停方参加。

  尼赫鲁见到吴奈温后便首先提出前线的战事停止,按照现在的实际控制线停火。

  不过眼见吴奈温根本不同意,尼赫鲁强忍着怒火跳过了这一条,没有在停火上面纠缠。

  主要是他拖不起了,东巴基斯坦的行为如同一把火,让这片地方更乱了,尼赫鲁不希望继续拖下去,要是大陆也掺和进来,那才是一场灾难。

  按照国内的研判,如果大陆也参与进来,那么印度东边这片领土极大可能全部丢失。

  这样的情形他哪里能拖呢。

  在美国的调停,南华的看热闹下,最终缅甸给出了两个方案。

  一个是割让米佐拉姆邦给缅甸,并且承担这次战争缅甸的消耗,两亿新币;

  另一个方案则是按照当前的实际控制线停止火,由缅甸控制的区域内的土地将归属于缅甸管辖,同时也无需印度赔偿任何款项。

  会议结束后,尼赫鲁立刻着手确认目前的交战前线位于何处。

  然而,所收到的消息却令他顿感眼前一片漆黑。

  特里普拉邦已经完全被敌军占领,其中一部分落入了东巴基斯坦手中,而另一部分则被缅甸所占。

  米佐拉姆邦亦已全面沦陷。

  至于曼尼普尔邦,几乎整个地区都已失守,如今仅有部分领土仍在印军掌控之中。

  面对如此局势,尼赫鲁彻夜未眠,与新德里方面商讨了整整一夜。

  最终,在次日的和谈会议上,尼赫鲁沉重地表示:“我代表印度同意依照目前的控制范围停火。”

  吴奈温不禁哈哈大笑道:“没问题,那咱们现在就签署停战条约吧。”

  尼赫鲁面无表情地回应道:“印度将会与缅甸签订停火条约。”

  吴奈温止住了笑声,两人对视良久,最终吴奈温缓缓说道:“好。”

  南华方面的人静静地站在一旁,一言不发。

  这种局面无疑对他们来说再好不过了,因为这样一来,日后若有任何事端发生,他们无需寻找借口,便可直接宣战。

  尽管美国方面未能实现白宫所期望的目标,将双方带回战前边境线,但能够达成停火协议,已经足以令他们感到满意。

  毕竟这样做至少可以避免大陆在南亚大陆稳固根基。

  美国最为担忧的是大陆向南扩张,占领阿萨姆邦,这是他们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结果。

  《新城停火条约》签署后,双方军队在前线停止交火,并沿着现有的边境线开始大规模修建防御工事。

  显而易见,双方迟早会再次爆发冲突。

  将近半年的印度缅甸战争就这样戛然而止。

  当缅甸在前线局势稳定后,立即向东巴基斯坦发出通知,要求他们撤出特里普拉邦。

  虽然东巴基斯坦心有不甘,但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原本就是占了便宜,并不想与获胜的缅甸展开一场激战。

  特里普拉邦的精华部分本就位于西部被东巴基斯坦占领的地区,而他们在搜刮一番后也是大赚了一笔。

  因此,经过双方协商,东巴基斯坦最终同意退出占领区,并将其归还于缅甸。

  至此,在南亚大陆上的这场战争终于正式落下帷幕。

  这场战争却是由印度挑衅大陆所引发,最终以印度损失大片领土而告终。

  回到新德里的尼赫鲁也不得不调整他的外交策略,原本坚持的\"不结盟政策\"瞬间化为泡影。

  自此以后,印度开始迅速向美国靠拢,并与苏联签署了双边条约。

  该条约明确规定:双方承诺不会向与对方发生武装冲突的任何第三方提供任何形式的援助;

  在一方遭受攻击或面临攻击威胁时,双方将共同协商应对措施。

  随后,尼赫鲁发表了一次演讲,深刻地反思道,此次战斗对印度来说无疑是一种耻辱。

  印度从这场战争中领悟到一个残酷的事实——这个世界无法容忍弱小的国家存在,而我们一直以来都活在自我欺骗的幻想之中。

  完成这一系列举措后,尼赫鲁毅然向印度政府递交了辞呈,辞去了总理一职。

  在尼赫鲁下台之后,拉尔迅速上位,成为了新一任的印度总理。

  他一上任,就开始对国内的民族势力进行围剿,通过内战的胜利来转移公众的视线,不再让人们一直关注印度对外领土的丧失问题。

  与此同时,尼赫鲁在退位休息期间突然患上了中风,经过数月的治疗却毫无效果,不久后便离世了。

  而吴奈温在国内的威望也因此达到了巅峰。

  这场战斗让他看到了南华的强大实力,从通讯技术到导弹研发、人员素质等方面,南华都处于全面领先地位。

  在接下来的东盟会议上,吴奈温向其他东盟国家表示感谢,并提议东盟联合军应当继续存在,以便在东盟成员国受到侵略时能够进行联合反击。

  这次缅甸的战争让各国深刻认识到了联合军的重要性和优势。

  因此,对于联合军的继续保留,各国并没有表示反对,毕竟每年只需派出数千名精锐士兵和一定的资金,就可以将其视为前往南华进修培训的机会。

  南华也通过长期执掌联合军的优势,对各国每年派来的精英进行训练和思想改变。

  这也让南华在未来成为各国军队背后的实际掌控者,南华的命令甚至比他们政府的命令都要管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1945超能力建设秘密基地,穿越1945超能力建设秘密基地最新章节,穿越1945超能力建设秘密基地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