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盯着程宥泽手中的答卷,指尖微微发颤。

  那字迹清峻挺拔,是顾京元春闱时的策论,上头用朱砂批注了不少处地方,意味可圈可点,他目光扫过那句“王者之心,当如明镜止水”,没由来的脸色一沉。

  殿前广场上,众贡士屏息凝神,连风声都似凝滞。

  良久,皇帝冷笑一声,目光阴鸷地扫过董灏文,又落回顾京元身上:“好一个‘谬赏’!朕倒要看看,你这般伶牙俐齿,文章是否真配得上状元之名!”

  他拂袖转身,对礼部尚书谢尽道:“即刻阅卷,朕要亲眼瞧瞧,这届贡士的才学究竟如何!”

  谢尽躬身领命,心中却暗自松了口气——皇帝终究没再坚持给董灏文恩典。

  程宥泽瞧着皇帝的做派,又瞥了一眼底下的顾京元。

  他还跪着,脊背挺直,倒是颇具她的风骨。

  程宥泽摸着自己的玉戒指,稍稍转动了下,心里头的阴暗面在一点一点扩大。

  没有人比他们更知道,顾京元若是真中了状元,陆青黛那儿会如何做。

  谢渺然和言执玉的目光也放在顾京元身上。

  少年长着一张俊俏端方的脸,此时眉眼清朗中带着一点儿淡漠,跪在下头尽显文人风骨和少年意气。

  加之他是陆青黛亲手培养出来的人,他日后的前程自有她为他开道。

  若真是状元袍加身,冠上了乌纱帽,依照陆青黛的个性,这状元游街的最终地点必定就是京城陆府。

  她要给他名分!

  还是要在他金榜题名之时给他名分!!

  面上淡漠的几人都不由自主的握紧了拳,这广场中央的气氛莫名的凝滞。

  想到日后自己的情敌能够正大光明的牵起心上人的手,他们就忍不住怄气,不由得血气上涌,眸色更加冷冽起来。

  只是风声作响,到底是将人吹清醒了些。

  这都是陆青黛亲自布下的章程,她一贯是个有大爱的娘子,选用顾京元除了喜欢,更多的是要用他……所以,他们不能因为一己之私再去破坏她的计划。

  打破计划的人只会被她抛弃。

  阅卷在勤政殿偏阁进行,十数位考官围坐案前,皇帝高居上首,程宥泽与几位重臣分列两侧。

  顾京元的答卷被率先呈上。

  “字迹工整,无一错漏。”谢尽展开卷轴,朗声诵读圈出来的一段,“‘帝王之政,首在正心。心正则百官肃,百官肃则万民安……’”

  程宥泽等人起初面色冷峻,可听着听着,眉头渐渐舒展。

  顾京元的策论并非一味颂圣,而是直指时弊——吏治腐败、赋税不均、边关隐患,皆被他一针见血地点破,却又以“宽严相济”之策化解,既不失锋芒,又合乎圣贤之道。

  只是顾京元答的越好,他们心里才更是不满。

  这只能证明陆青黛对他花的心思更多!

  “此子确有经世之才。”一位老臣低声叹道。

  皇帝不置可否,却不忘记冷嘲热讽一般:“不过些许皮毛罢了,能有什么才学?再看其他人的。”

  “陛下既然说这只是皮毛,那陛下可学会了肌理脉络?”程宥泽挑眉看他,只是微微勾起唇角,就让皇帝噤声。

  皇帝此行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找出陆青黛之前口中的那个举人将人寻个由头下了榜去。

  只要这举人没有功名在身,以陆家的地位是万万不可能让那人娶了陆青黛或是入赘的。

  届时他在找个机会,让太子等人出京一趟,他就不信他还得不到陆青黛这个人了!!

  原本以为要找很久,但看到顾京元的第一眼,皇帝便能确定,陆青黛口中所说的举人便是他。

  不由分说的就开始针对。

  可惜,那小子伶牙俐齿,还有其他人帮腔,倒是被他躲过去了。

  皇帝静默下来,心里暗暗的盘算着其他的主意。

  又审阅了小半个时辰,董灏文的答卷被呈上,满堂寂静。

  那左手字歪斜如蚯蚓爬行,墨团污渍斑斑,甚至漏写了大半考题。

  谢渺然不由得啧了声:“陛下是说要给董家郎君赐恩吗?那这手如鸡扒的字日后写奏折怕是有碍观瞻,陛下难不成还要专门给他请个代笔?”

  皇帝哽在原地,看着董灏文的考卷,心里骂了一遍董费杰。

  他是说要给董灏文恩典,前提是这人多少得有些真本事啊!不说他答的好不好,至少也该让人看清楚字吧!

  “这……”谢尽看出皇帝的纠结,硬着头皮给他递台阶,还不忘瞪上自己外孙一眼,“董公子右手伤残,左手书写难免吃力。”

  谢渺然哦了一声,不再开口。

  “董家满门都是忠君的人,朕开个恩典有何不可?”皇帝见谢尽搭话,将目光投过去,似乎是等他点头。

  “当年董大人未考取功名,陛下不就已经给他恩典特许他为官了吗?”言执玉温声出言提醒。

  他朱红官袍略略行礼,将董灏文会试的考卷拿出来,和顾京元今日殿试的摆在一起。

  “更何况,就算董家郎君的手没有伤残,他还是没有顾京元答的好啊。”

  “陛下看不出来吗?”

  皇帝被言执玉一句话噎住,脸色阴沉如铁。

  他盯着案上两份考卷——董灏文的字迹歪斜如虫爬,顾京元的策论却字字珠玑,高下立判。

  他也不是全然的昏君,自然还是知道好坏之分的,但要让他选取顾京元为状元亦或是给他别的功名,他做不到!

  “陛下,”程宥泽指尖轻叩扶手,声音不疾不徐,“科举取士,为国择才,若因私恩坏朝廷法度,日后史书工笔,当如何评说?”

  “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名声坏的彻底吧?”

  皇帝看过去一眼,就见他平淡如水的表情下藏着的冷笑。

  威胁!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程宥泽又看向在场的其他大臣,“众位也看了不少时辰了,也找到了足以与之比肩的前三甲?”

  礼部以及翰林院的几位学士都躬身上前回话,眼睛都不敢乱飘。

  阎王打架,小鬼难逃,他们可不能胡乱插嘴。

  “陛下,此次科举虽然能人辈出…但若是与顾京元的策论比对,恐怕都有些欠缺……”

  “陛下,顾京元之答卷确实为上品,足论状元之才。”

  众位大臣还在絮絮叨叨,皇帝听着他们一句一句的解释,脸色却更加的阴沉。

  像是想要强行把顾京元除去一般。

  谢渺然对此只是把玩着飘到肩前的发带,到底是忍不了一点,嗤笑一声道:“陛下若执意要抹去有才之人的功名,不如干脆下旨废了科举,往后官员皆由陛下钦点,岂不省事?”

  “谢渺然!”皇帝拍案而起,“你放肆!”

  程宥泽眼神一凛,皇帝身边两名并不算眼熟的内侍就上前扶着他重新坐下。

  太子殿下劝慰他:“孤倒是觉得这小谢大人说的有理,只是陛下若是不想让顾京元入仕,总得找个像样的理由吧。”

  言执玉反问他:“若顾京元之才都不能入仕,那董灏文又凭什么能得恩典呢?”

  “是单凭陛下好恶,还是家世背景?”

  沈宴秋抱臂而立,凉凉补了一句:“陛下息怒,小谢大人不过是说了实话。董灏文这等货色若入朝堂,边疆将士怕是要寒心——毕竟他们断手断脚者众,可没见陛下给过什么恩典。”

  皇帝被几人连番挤兑,胸口剧烈起伏,却无言以对。

  他阴鸷地看向在场众人,却发觉没有一个人出来应和他,就连谢尽,这个以往唯他马首是瞻的礼部尚书都没有!

  “好……好得很!”皇帝咬牙,“既如此,朕便点顾京元为状元!朕倒要看看,你们能护他到几时!”

  勤政殿这边还在辛勤的批改学子们的考卷,陆家那边也有人通报。

  兰茵快步将宫中由竹枝递出来的消息送到了陆青黛手上。

  “娘子,宫中来报,殿下和几位大人在勤政殿里头商议多时了。”

  陆青黛此时正在温室,挑选合适的花材,闻言点了点头,手上的动作未停。

  兰茵便又多言了一句,“娘子,听闻陛下今日突然驾临,勤政殿外有意为难郎君。”

  陆青黛拿着剪子修剪花枝,漂亮的眉眼微微带出一点弧度,对此倒不在意。

  “他若是不为难郎君,我还要担心呢。”

  “啊?”兰茵蹙眉,上前帮她择去掉落的枝丫,不懂就问是她们的美好品德,“娘子不是盼着郎君高中吗?”

  陛下突然横插一脚的事情娘子也都知道,但并未阻止。

  兰茵还以为娘子是要磨炼郎君的胆量。

  但如今看来,并不是单单为此。

  “我自是盼着郎君高中。”

  陆青黛一剪子剪去多余的花枝,新染了蔻丹的指甲微微触碰花叶。

  “只是我要郎君做利剑,便该让这把剑牢牢的握在我手中。”

  “天地君亲师。”

  “忠君是大部分入仕官员的首选,君主对臣子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郎君和陛下之间唯一的冲突是因为我,可毕竟陛下未有得手,郎君对陛下多少还是有些敬畏之心的。”

  “陛下若是有意招揽他,伏低做小,许以厚利,郎君年轻易被迷惑。”

  “所以只有陛下针对为难他,他才能在皇权之下同我感同身受。”

  “日后朝堂上进言也不必多加顾虑。”

  陆青黛勾唇笑着,然后转身问道,“青衫阁的衣裳可送过来了?”

  兰茵点头,“做好了,娘子如今要去试吗?”

  陆青黛嗯了一声,将花材放好,“去试试看吧,前些日子让你同嫂嫂打理的宅子如何了?”

  兰茵事无巨细解释道:“都打理好了,那处地契本就是娘子的,宅院也干净,嫂嫂花了大半的积蓄租了三年。”

  “我陪着去买了几个护院和侍女,都是可靠的。”

  陆青黛笑着看她,“你办事,我放心。”

  “等会你就带着春霖秋葵过去顾宅,添些物件器具,郎君放在长亭客栈里头的书卷切勿小心。”

  “等三日后放榜,状元游街的时候,顾宅可不能没有喜色。”

  陆青黛不准备让顾京元住到陆府来,她虽说之前拿顾京元做了挡箭牌,但好歹是他金榜题名之时,在外她会给足郎君面子。

  置办宅院和家产都是之前和王韵兰商量好的。

  嫂嫂是最早每日给她提供一点生命值的人,对她的事情又上心,陆青黛自然不会亏待了她去。

  而且,若是顾京元真的带着名分进了陆府,对他日后的仕途也好不到哪去。

  兰茵听着这些,一一记下后,见自家娘子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又问,“娘子说了要给郎君名分,那言大人他们那儿会不会刁难郎君?”

  “不舒服是会有的,但刁难倒不至于。”陆青黛无奈摇头,“都是一条船上的人了,各个也都老大不小了,还闹什么脾气?”

  “董家未除,边境未平,大虞盛世还未初具雏形,他们知道分寸的。”

  兰茵:“……”

  她们娘子才是妥妥的事业脑。

  真是期待娘子日后当上右副都御史的那天啊。

  皇宫,策论批阅结束之后,众位学子又被齐聚在勤政殿外。

  内侍依次传唤了十一人进去,要当面问答这治国策论。

  前三甲就在这十一人之中决出,勤政殿内,十一名贡士肃立阶下。

  皇帝高坐龙椅,目光阴沉地扫过顾京元,又瞥向一旁的程宥泽。

  “顾京元。”皇帝冷声点名,“你既言‘帝王之政首在正心’,那朕问你——若君王心术不正,臣子当如何?”

  殿内骤然一静。

  这分明又是道送命题!

  顾京元抬眸,玉连环轻晃,映着殿内烛火,清光流转。

  他拱手一揖,声音不卑不亢:“臣以为,君王若失道,臣子当以直谏匡正。昔魏征面折太宗,海瑞骂嘉靖,皆因‘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

  他顿了顿,直视皇帝:“然谏亦有道——或如春风化雨,或如雷霆震怒,端看君王肯听否。”

  皇帝脸色铁青,程宥泽却轻笑一声:“答得好。”

  谢渺然把玩着绯红发带,悠悠补刀:“陛下若觉得此答不妥,不如问问董公子有何高见?”

  被额外叫进来的董灏文冷汗涔涔,支吾难言。

  三刻钟后,礼部尚书谢尽捧圣旨而出,朗声宣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临江郡顾京元才识卓绝,策论冠绝群伦,钦点为一甲第一名,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

  ———

  宝宝们别太考究这个殿试哈,我已经努力写了( ‘-w??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书后我的躺平人生,穿书后我的躺平人生最新章节,穿书后我的躺平人生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