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不能总放在一个篮子里。

  孟远手指头在摊开的世界地图上划拉着,最后“啪”一声,按在了东南亚那块儿地。

  “就这儿了!”

  九十年代初,刚对外开放不久,国内的企业还在自家一亩三分地里竞争呢。

  “走出去”?那玩意儿,听着就像报纸上印的口号,虚头巴脑的。

  语言不通,规矩不懂,两眼一抹黑,谁敢拿真金白银去蹚那趟浑水?

  别人不敢,孟远敢。

  他猛地抬头,盯着财务老钱:

  “老钱,鸡蛋不能搁一个篮子里!东南亚,泰国、马来、印尼这些地方,工业刚抬头,跟饿狼似的,就缺咱们这种再生金属、再生塑料!性价比,咱们拿捏得死死的!”

  老钱推了推鼻梁上的厚眼镜,有点儿懵。

  孟远没给他反应时间,手一挥:

  “赶紧把外贸部搭起来,人手不够你亲自上!三天!我要东南亚主要国家的政策、市场、客户详细报告!”

  “还有!”孟远加重了语气,

  “三个月后,新加坡有个亚洲工业材料展,规模不小。咱们公司必须去!我要亲自带队!”

  老钱本来还想插嘴问几句,但看到孟远那么笃定,只好张了张嘴,最后化成一句:

  “好的,孟总!”

  三个月后,新加坡,樟宜国际会展中心。

  嗡嗡嗡——

  耳朵里灌满了各种口音的英语、叽里咕噜的东南亚土话,还有日语、韩语……空气热得发粘。

  远新的展台,孤零零地挤在角落里,一个标准的九平米小隔间。

  几块擦得锃亮的再生铜锭、铝锭样品,几袋不同型号的再生塑料颗粒,旁边杵着几张中英文的产品宣传画。

  跟周围那些财大气粗的国际大牌比,寒碜得像个乡下小子,误入了大观园。

  “孟总,您这身西装,板正!”

  马小军一边手脚麻利地码着宣传册,一边真心实意地拍马屁。

  孟远身上这套深蓝色西装,是临走前特意找上海老师傅赶制的,笔挺合身。

  他平日里在工厂都是一身工装,猛地这么一穿,整个人沉稳了不少,透着股说不出的气场。

  “都打起精神来!”孟远拍了拍马小军的肩膀,目光扫过团队几个人——

  技术顾问苏振华教授,负责商务的钱敏,还有几个脸蛋儿通红、既兴奋又紧张的年轻销售。

  “这是咱们远新在国际上头一回露脸,气势不能输!”

  展会刚一开始,一个高鼻梁、蓝眼睛的德国采购商就晃悠了过来,拿起一块再生铝锭,

  翻来覆去地看,眉头拧成了个疙瘩,脸上明晃晃写着:

  “中国货?能行吗?”

  孟远微微一笑,说着一口流利得让旁边随行翻译都差点失业的英语,迎了上去:

  “先生,请看我们的再生铜,纯度高,导电性好,价格只有伦敦金属交易所牌价的七成。”

  “贵公司如果是做电线电缆的,这绝对是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好选择!”

  苏教授则在一旁,不卑不亢地用精准的技术术语,把那德国人问的几个刁钻问题给怼了回去。

  德国人眼神里掠过一丝惊讶:

  “哦?你们中国的再生材料,现在能做到这个水平了?”

  “您可以带样品回去检测。”

  孟远笑容不变,自信满满,

  “我们的质量,经得起任何考验。而且,我们的理念是循环经济,变废为宝,这不仅为了利润,也为了我们共同的地球。”

  这话一出,周围几个原本只是看热闹的客商,看孟远的眼神都变了变。

  “这个料子好!这个pp料!”

  一个皮肤黝黑,像是泰国来的老板,抓起一把再生pp颗粒,眼睛放光,

  “颜色正,强度也够!价格比我们从日本进的,便宜快一半!要是性能稳定,我们厂一个月至少要五十吨!”

  钱敏一听,眼睛都亮了,立马笑靥如花地递上名片:

  “老板,性能您尽管放心!我们可以先发一批试用装给您。如果您满意,后续合作细节咱们再详谈,量大从优,包您满意!”

  话音未落,一个马来西亚槟城电缆厂的采购经理也挤了过来,指着高纯度电解铜样品,语气急促:

  “这个月产能有多少?我们要急单!”

  当然,磕磕绊绊也不少。

  一个中东模样的客商,指着一款深色的再生塑料颗粒,叽里咕噜说了一大通阿拉伯语。

  孟远他们几个面面相觑,差点以为是来砸场子的。

  幸亏苏教授懂那么一丁点儿阿拉伯语皮毛,连蒙带猜,才搞明白对方是嫌颜色不吉利,想要浅色的。

  这些,可都是真金白银砸不出来的经验。

  展会闭幕前夜。

  新加坡的夜,灯火璀璨得像打翻了的珠宝盒。

  孟远立在酒店房间的落地窗前,指尖的香烟已经燃到了尽头,他却浑然未觉。

  杯里的白开水早已失了温度,正如他此刻有些沉重的心情。

  为期一周的“亚洲国际工业材料与技术博览会”,明日便要收官。

  这几日,他带着团队,如同拧紧了发条的钟表,连轴转。

  展台前,人来人往,各国客商操着口音各异的英语,他们一遍遍推荐着来自中国的再生铜铝与再生塑料颗粒。

  “中国制造”四个字,在这国际巨头林立的竞技场,想要争得一席之地,何其艰难!

  名片收了厚厚一摞,初步的合作意向也谈了十几个。

  东南亚的客商对远新“物美价廉”的产品确有兴趣,可真正能拍板、落到合同上的海外订单,一个都没有!

  投入巨大,若是空手而归,如何向公司上下交代?

  九十年代初,一家内陆县城的民营企业,砸重金跑到新加坡参展,本就顶着“好高骛远”、“不务正业”的非议。

  如果拿不出成绩,那些质疑声只会变本加厉......

  “咚咚。”

  “孟总。”钱敏的声音在门口响起,端着杯热牛奶走了进来,

  “还在为订单的事儿发愁?”

  这姑娘是团队里的英语担当和谈判好手,连日奔波,眉宇间虽有疲惫,那股子不服输的韧劲儿却丝毫未减。

  孟远转过身,接过牛奶,苦笑一声:

  “是啊,小钱,不甘心。有那么多客户感兴趣,临门一脚,就差真正下订单了。”

  钱敏放下自己的公文包,看着孟远,嘴角微微上扬:

  “孟总,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不一样,客户决策周期本来就长一些。不过……”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破烂王,干到世界500强,重生破烂王,干到世界500强最新章节,重生破烂王,干到世界500强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