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的烤鸭还没有片完,刘晓玲已经查到了这个轰动70年代并一直延续80年代的案件情况。

  这个案犯姓李,十年前后共作案380多起,还不包括那些被他忘记未供述的和受害者选择打落牙齿和血吞的案件。

  “丽丽,鸭架煮汤。我出去打个电话。”刘晓玲来到街上,找到一个邮局,但里面有很多人排队打电话。

  刘晓玲不想等,干脆去了一家百货公司。

  “我要打报警电话。”

  成经理看看眼前的姑娘,有些疑惑。

  “报警?报什么警?”

  “老师,麻烦您帮我查查朝阳区公安局的电话。我有案件线索需要告诉公安局。”

  成经理一听这还是真的报警,赶紧拿过电话本开始翻。

  “对,我知道。您记好咯,案犯叫李某某,三间房乡的农民,个子不到一米七。我是谁?我是朝阳群众。”

  刘晓玲打完电话就走。刚才那一声“朝阳群众”说出来后自己差点笑出声。

  回到全某德,就看见苏丽丽伸长脖子正朝着大厅门口看呢。

  “快点来啊,都凉了。”看见刘晓玲,苏丽丽急忙招手。

  “嗯,打电话的人太多了。”刘晓玲坐下来开始品尝烤鸭的味道。

  不得不说,这时候的烤鸭肉肥皮脆真是香啊,价格还便宜。今天这顿一只烤鸭加上加工费和其他菜,20元不到。

  在街上闲逛,刘晓玲再次提出要打电话。

  “我陪你去吧,我也要给单位打个电话请假。”苏丽丽道。

  刘晓玲是给邝院长单位打电话。

  “邝院长,我是陈某某院长的学生。他有很重要的事让我带话给你。您看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见个面,陈院长还有封信要交给你。”刘晓玲心里有些忐忑,邝院长这样的人四周一定有安保,一般人是挨不上边的。

  邝院长沉吟了许久,说了一个地址。

  “明天晚上见。”邝院长答应了。

  邝院长知道陈院长被下派的消息,不过他非常想了解陈院长目前的情况。

  刘晓玲也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联系上了。心情愉快的她跟着苏丽丽到处游玩。

  那时候,京城市区的老城墙也都拆没了。能去游玩的还是那些天坛、地坛和月坛等老地方。

  刘晓玲不停地按动快门,出现在镜头下的人和物都是历史。

  第二天下午,两人提早吃过晚饭。因为刘晓玲跟苏丽丽说她要出去见人谈工作。

  刘晓玲坐公交车来到了约定的地点。

  这里今后算是市二环内,现在不过是城乡结合部。

  一座小院坐落在城区公路一侧,貌似城市和农村的分界线。公路对面便是大片的菜地和数间农家土屋。

  敲开院门,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开了门。

  “我姓刘。”刘晓玲对这个女人道。

  “进来吧,我爸说有人要找他,是你?”女人请刘晓玲进去。

  “嗯,我和邝院长约好的。”

  刘晓玲被请进堂屋坐下,女子给刘晓玲端上一杯茶水去了厢房。

  不一会,院门有人进来。女子出去和进来的说话,然后两人径直去了厢房。

  又过不久,院子里又有人进来,然后先前那个女子带着一位五十来岁的男人进了堂屋。

  “爸,我们等你吃饭。”

  男人点点头,坐在了刘晓玲对面。

  “您是?”刘晓玲也看向男人。

  “我就是邝耀衡。”男人对刘晓玲缓缓道。

  刘晓玲拿出陈院长在港岛时写给邝院长的信交给了他。

  “嗯?”

  打开信,邝院长目光扫过几行就不由得发出了声音。

  这老家伙,居然偷偷跑去了港岛?

  接着看完,邝院长又看了一遍,不说话,一只手摸出包香烟来。

  刘晓玲拿出一次性打火机打上火,递向邝院长。

  邝院长看着一次性打火机愣了一下,低头接上了火。

  “小刘?你就是刘厂长?”

  “是的。邝院长。”刘晓玲把打火机递给了邝院长。

  邝院长伸手接过,随手放在眼前的桌子上。

  “现在老陈是个什么情况?”

  “在那边过得很充实。白天去合资厂上班,晚上和同道商量讨论。”刘晓玲道。

  邝院长点点头,看来眼前这人是真知道老陈在哪儿。

  “小刘,老陈的想法你知道么?”

  “我知道。就是不知道邝院长怎么想的?”刘晓玲问道。

  “这件事太大,我自己做不了主。照我看,就算是报上级也很难得到批准。”邝院长也想得到外来的资助。

  研究光刻机实在是太花钱了,电子元件和辅助材料都需要从国外购买,偏偏国家现在最差的就是钱。

  要是能保证采购不断,研究经费有保证,研究速度起码快一倍以上。

  刘晓玲知道空口白话显然是不行了,那怕邝院长想要资金也不敢抛开组织和她私下进行。

  “其实公司这边对于盈利没有太多想法,主要还是希望国家在光刻机制造领域内能不落后于世界。”刘晓玲开始做邝院长的思想工作。

  “本公司在内地有好几个合资厂,所有的盈利一分钱都没有拿回港岛。所有专利技术都是无限制地让国内使用……

  港岛数控机床跟外国合资,就是为了能学习吸收先进的技术。但光刻机特殊,不能采用这种方式。如果这方面有突破、能领先,必须得我们国家自己拥有……

  有您们这些优秀的专家,不能因为资金的原因造成光刻机研究的落后。未来对于光刻机的需求将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哦,看不出来小刘对于光刻机的认识这么深刻。”邝院长终于对刘晓玲有刮目相看的感觉。

  “其实很容易理解,邝院长。今后电子芯片的运用将会普及到各领域,而光刻机的分辨率决定了电子芯片功能强大与否。”刘晓玲道。

  “小刘,你是学什么专业的?”邝院长饶有兴趣地看向刘晓玲。

  “我学的船舶动力。”刘晓玲道。

  “难得啊!”

  邝院长正色问道:“小刘,现在不要说联合研制,就是你们提供资金给我们也不行。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邝院长真的舍不得放过这次机会,但研究院在资金上缺口很大,无法保证电子元件和材料的采购,严重影响到了研究进度。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六零之带着村民奔富裕,重生六零之带着村民奔富裕最新章节,重生六零之带着村民奔富裕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