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厂长,你让小田跟我一道。”陈院长道。

  “陈院长,有田老师跟您一道我是放心的。只是这里面涉及到投资、研究方向还有研究成果的划分等等……”刘晓玲道。

  陈院长一愣,自己不能说擅长不擅长,是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对。

  “刘厂长,我还是跟你一道去,这张脸就是刘厂长的介绍信。只不过,我对这件事没有多大信心。”陈院长道。

  陈院长是看出来了,刘晓玲是个做实事的人,所做的事又是利国利民的事。

  自己被下派后原以为就是混吃等死过日子,现在或许还能去港岛继续研究,所有一切都是小刘厂长给的机会。所以无论如何,自己都要帮小刘厂长跑这一趟。

  刘晓玲心道:我也没有信心啊,不过总要走过一趟试一试才安心。

  由渝都开始,陈院长列了一个清单出来。

  渝都特殊钢铁厂是第一个联系的单位。

  “晓玲,你能不能谈完一个单位回省城一次?”卢俊问刘晓玲道。

  他不想刘晓玲太过辛苦,满地图到处跑。中间回省城一趟,至少也算是休整一次。

  看刘晓玲不说话,卢俊道:“陈院长一把岁数,你不休息他老人家也受不了是不是?”

  话说到这份上又是实情,刘晓玲只得点头。刘晓玲自己不怕辛苦,但陈院长岁数大了,没有充足的休息时间,身体会受不了的。

  “卢俊,内地这边有多少钱?”刘晓玲问。

  “多得不得了!”卢俊道,这是实话。

  开始和省计委谈合作的时候,卢俊承诺过,普华公司在内地赚的钱一分都不会转出去。现在几个工厂都在赚钱也花不出去,账面上的钱确实有点多。

  “卢俊,你安排下时间,等我回来后陪我去第二个地方。”刘晓玲对卢俊道。

  “哦,能陪你走走当然好。你说说看,是什么地方需要我陪你?”

  “是蜀西。那边有个国家的研究所。谈完后我想在当地玩玩,你绝对想不到当地有些啥风俗。”

  刘晓玲的话勾起了卢俊的好奇心,莫非是那个地方。只是晓玲又是怎么知道的?

  “忘了给你说。这次去广明厂看见邱红梅,她问我知不知道你在哪里。我没说我们的关系,但是给她讲了这边的地址。”

  刘晓玲跟邱红梅很久没有联系了。上次秋交会,卢俊没有答应邱红梅跟刘晓玲见面,刘晓玲还埋怨了卢俊一回。

  卢俊这次既然说了地址,刘晓玲点点头。

  倒是晚上睡觉前,刘晓玲想起了广明厂,想起自己在厂里的短暂时光。

  也不知道那些同学们现在怎么样了。

  周一,刘晓玲、陈院长还有田谊到了渝都。

  特殊钢铁厂研究所不在工厂里,而是在工厂旁边一条街道上,单独有一栋大楼。

  研究所的负责人许光量是陈院长大学时的校友,两人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相当不错的建树。只不过活动开始后,陈院长被打倒下派,而许光量身处工厂,周围环境单纯,得以保全。

  “老伙计,多年未见,身体还是不错的嘛。”许光量上下打量陈院长的身体。

  在他的想象当中,陈院长被下派了,不说身体怎么样,起码精神头该是不行了。但今天一见面,完全没有什么变化,身边还带着两个人。

  “呵呵,遇见贵人了啊。”陈院长大笑道,指了指身后的刘晓玲。

  “哦?”许光量有看了看刘晓玲,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子,倒是蛮漂亮的。

  “这是我们刘厂长,我现在在她的手下讨生活。”陈院长介绍道。

  “厂?什么厂?”

  “向阳农机厂。听说过没有?”陈院长大声道。

  “向阳农机厂……好像哪里听说过。”许光量确实对这个厂名有点印象,但一下子想不起来这个厂的具体情况。

  “秋交会,出口农机……”陈院长故意卖关子。

  “啊,我想起来了。是一个社办企业,据说产品全部出口的那个?”

  “对咯,就是那个厂。”

  “失敬!失敬!刘厂长请坐。”特钢厂是国营厂,许光量面对其他企业时,总是有股莫名的优越感。但是听说是向阳农机厂,心里面的优越感少了许多。

  这年代,各方面都落后,能有机械产品出口的,完全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听刘晓玲说这次来的目的,是想联合研发新的金属材料,重点是发动机材料,许光量想也不想立马就拒绝了。

  “小刘,你能这样的想法我很佩服。确实我国目前在特殊钢材的研究上处于落后。只是,我们研究的成果,无论性能如何都是属于国家的,不可能提供给私人……哦,民办企业。”

  “许所长,或许我没有说明白。我们不是要购买研究成果,而是一起联合研究新材料。所里有专家,我们有资金,还能提供一些资料,甚至还有国外新型材料的实物。研究成果也是双方拥有,国家的,还是国家的。我们只是拥有使用权。”刘晓玲道。

  “资金?研究资料和国外新型材料实物?”许光量看看陈院长,脑袋没转过弯来。

  在他的意识里,研究方向、资料不都是自己提供的吗?而且国外新型材料的实物是什么意思?

  “没错,就是国外新型材料的实物。”刘晓玲肯定了他的想法,没听错。

  这就有意思了。

  “不知道所里面一年的研究经费能有多少?”刘晓玲问许光量。

  “上百万嘛,具体数目我不能说,保密。”许光量道。

  国家很困难,但在研究经费上还是有所保证。不过新材料研究非常费钱,为了确定一个配比,或许要烧许多炉都不一定能成功。

  还有些稀有金属,在国内有钱也买不到。

  上面所拨经费烧不了几炉钢,试验的次数少,要研制成功新材料难度更大。基本上,新材料的研究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许所长,农机厂每年保证投资给研究所不低于一千万。您看要得不?”刘晓玲决定用金钱开道。

  “不低于一千万?”许光量觉得喉咙发干,这能多开多少炉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六零之带着村民奔富裕,重生六零之带着村民奔富裕最新章节,重生六零之带着村民奔富裕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