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张调令,这些人拖家带口来到异地他乡。此一别,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就只有4年一次的探亲假才能相见。

  到退休时,许多人都想回去家乡。上面也给了政策,给愿意回去的办理了户口迁移。来时一头青丝,再回到家乡已是白发苍苍。

  但几十年过去,家乡也是物是人非。

  在老家又挂念那个工厂和共事的工友。时不时,就有一些老人,又回来看看,看看他们曾经奉献过青春,抛洒过热汗的地方。

  又扯远了。

  北方过来的多是各专业的大师傅,今后要由他们带徒弟,支撑起这个厂。

  这些人都是财富、宝贝!

  由于住宿条件紧张起来,厂里面决定暂时把建筑重心放到了家属区楼房上。

  也不用考虑甲醛指标,这年头家具都是实木的,用清漆的时候较多,没那么多的甲醛。

  终于在学校放暑假后没几天,女单工宿舍开始分配了。

  大家都搬进了6层高的宿舍楼。

  基建科负责安排房间,在分配寝室的时候把刘晓玲叫了过去。

  “小刘,你看三楼行不行?”问她的是基建科的赵科长赵亮。

  技术科大楼共五层,现在有好几个部门共用这栋楼,基建科也在这栋楼。

  刘晓玲怔了怔,她刚才在下楼时遇到了赵科长,赵科长就把她叫到了基建科的办公室。

  赵科长这是让自己选房间啊。

  因为使用碎石机,赵科长带人请刘晓玲去讲解过机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和维修,所以两人认识。

  单工宿舍楼在山上生活区,一侧通走廊的结构,档头是洗漱和卫生间。如果住在301 就会很吵,302 跟档头隔了一个房间就没有那么吵闹,方便什么的也很方便。

  刘晓玲选了302房间。

  因为宿舍是四个人一个房间,刘晓玲、邱红梅跟周化英也才三人,还差一个人。

  刘晓玲想了下,把电话班的梁艳也报给了赵科长。

  “就是这4个人?”赵科长问。

  “嗯。”

  单工宿舍跟工矿贸易商店是公路对面,朝下走不到一百米就是粮站和菜市场,这下子买东西就很方便。

  搬家是一个周末下午,平常往来的大学生们都来帮她们搬家。

  搬完了家,就在商店的饭馆请大家吃了晚饭。

  梁艳也一起搬了进来,四个人终于住进了正经的房间。

  邱红梅跟周化英上下铺,刘晓玲和梁艳一个铺。梁艳因为要三班倒,主动住了下铺。

  等几个人把床都铺好,周化英倒在铺上说道:“这一下晚上不用提着铁锨看风景了。”

  三个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刘晓玲其实不想搬,一个人住平房她就愿意,反正进空间。实在是江边环境太安逸了,只要去附近搭一个旱厕就能解决方便的问题。然而单位要收回那边平房,本来就有其他用途。

  这里是山上,下去的路原本只有两条能通汽车的水泥路,但现在山坡上已经被抄近路的人踩出了好多条小路,走小路下去上班还是很近。

  上次拿回来的蚊帐宽了,单身床摆不下。刘晓玲抽时间将架子拆了,把蚊帐改了改,又在墙上钉了两颗钉子,做成了简易的蚊帐,效果不错。其他三个人都没有蚊帐,便要刘晓玲回渝都帮她们带蚊帐回来。

  搬过来后,劳新他们过来就不方便了。夏天,姑娘们的穿着都很清凉,整两栋楼都是花季少女,让小伙子们眼睛都不知道看哪里。

  砸石子的队伍解散后,陈萍和马丽华分别进了其他车间,这一次没分在一间寝室。陈萍住在这栋楼,马丽华则住在后面一栋。

  郝敏就在后面这栋楼住,也是3楼。刘晓玲她们的窗户正对着郝敏的房间,楼间相距不到二十米。

  刘晓玲的煤球炉也搬过来了,就放在走道上。考虑到上面还住得有人,走廊栏杆上也经常晾晒衣物,多半不会再使用。

  这天正在上班,劳新找了过来。

  “你要借煤球炉?”

  “嗯。”劳新点头道。

  最近因为刘晓玲搬家,他好久都没去女生宿舍。单独约周化英出来,两人好像还没到那个程度。他就想把煤球炉借出来,借聚餐的机会多和周化英接触。

  劳新现在还在车间配套房暂住,男单工宿舍没建好几栋,都暂时拿给北方来的师傅们住下了。

  刘晓玲暂时也没法用煤球炉,便答应了。

  晚上,劳新带了一个大学生过来把煤球炉抬走了。

  “你会弄菜么?”周化英看着正在给煤球炉捆绳子的劳新道。

  “我……”显然劳新真不会。

  刘晓玲在一边打圆场道:“有了炉子就有了实践的机会。相信过不了多久,劳新炒菜的技术就能超过我了。”

  劳新看着刘晓玲急忙点头。

  邱红梅也道:“化英,为了尽快提高劳新他们的厨艺,我觉得,反正买菜方便,平常多买些菜让他们实践,厨艺肯定涨得飞快。”

  周化英道:“现在我放假了没事干。我决定每天下午都拿菜去,督促你们的进步。”

  劳新一听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反倒苦着脸道:“还要每天督促啊?”

  周化英得意道:“我还能指导指导你们。”

  刘晓玲和邱红梅相互看了一眼,都忍不住的笑。

  劳新和那个男生听了,立刻精神百倍,立马抬着煤球炉就下楼去了。

  “哼!人家晓玲一只手就提上来三楼,两个大男人还抬得黑左、黑左的。没用!”

  邱红梅就来捂周化英的嘴,咋个该说不该说的都在说呢。

  啥叫一只手就提上三楼?

  女汉子吗?

  郝敏心里对刘晓玲说不出的腻味,暂时又拿刘晓玲没办法。每天看着对面的窗户,就想怎么让刘晓玲不得好。

  秦书记那里该说的也都说了,刘晓玲设计出来碎石机也没有帮刘晓玲获得更多的好处,不过这也是极限。只要秦书记心里有这道坎,刘晓玲也别想得到啥好处。

  确实,因为秦书记的态度,刘晓玲“发明”了碎石机,仅仅是在厂广播表扬了两天接下来风平浪静。

  况大勇表示看不明白,但也知道秦书记怕是对刘晓玲有不好的看法。

  都是暗搓搓的事,摆不到明面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六零之带着村民奔富裕,重生六零之带着村民奔富裕最新章节,重生六零之带着村民奔富裕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