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红梅听周化英说明白了,就是附近没有厕所,也是有些闹心。

  “怎么办呢?我看附近这几间屋都是住家,总不能跑人家里去方便吧。”邱红梅问刘晓玲道。

  现在三人中就刘晓玲主意多。

  刘晓玲随手指了指扔在地上的铁锹,道:“晚上带着它不就行了!”

  周化英突然哈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她想到了那么个场景:黑灯瞎火,有一个人提着铁锹来到一个观赏江景的好去处。然后摸黑挖个坑,蹲下,看长江中夜航的客船跟天上的星空……

  白天多挖几个坑备用也是可以的。

  第二天上午,厂办三楼会议室,领导们对三十来个大学生的工作岗位进行了研究。

  “这三十来个大学生主要来自船舶制造的各个专业,岗位等会研究。这次还有一些船校中专生,我的建议是全部下到车间实习,暂时不定身份,看一年后的表现再说。“

  广明厂的秦书记和到会的都是点头,表示没有问题。

  况厂长继续道:”这批大学生的专业都是我们需要的,但是这几年学校是什么情况我们也都知道。名不符实啊!

  早几年的我们没得到,前两年的我们也没要。现在看,不要就没有了。这一届的大学毕业生总是经过高考,基础知识比现在这些学生强吧。

  所以,我以为,这些大学毕业生不能安排去砸石子,挑灰桶。对了,库房那里可以安排几个。现在有几个库管员洋码字都认不全,入库、出库搞得一塌糊涂。”

  其他几位领导意见都差不多。

  接下来,人事劳资科的科长拿出名单,开始研究具体的人员分配。

  刘晓玲这批同学全靠矮子里面拔将军,最终分配的岗位还真没有太累的。

  邱红梅分到了技术科,负责技术档案室的档案保管。这个工作现在轻松,就不知道基建搞完后忙不忙。

  周化英出人意料,分到厂子弟校当数学老师。

  刘晓玲则是去了库房。正逢大基建的时候,进出库物品的数量之大超出人们的想象。

  原先的库管员还在,刘晓玲他们几个大学毕业生去了,主要是核实出入库的情况,发现有记载错误、账物不符的加以纠正。

  他们去了库房后,原来的库管员更加不负责任,认为错了有大学生把关。

  就这样,因为数量大,错漏多,刘晓玲经常得加班。

  一加班就意味着食堂的饭点一过,就没有地方吃饭。

  吃饭的问题对刘晓玲来说不是问题,但她不由得想起郝敏来。

  要说学校档案里面,自己的评价无论如何不能比别人差,为毛自己就到了库房了?

  这话依旧还是只能问自己,不能对人说,把刘晓玲郁闷惨了。

  就在这时,包建工厂的北方几个船厂的师傅们拖家带口的到了。

  这还是第一批。但住宿紧张的问题一下子摆在了眼前。

  前段时间刘晓玲他们看到的刚建好的家属区楼房直接分给了这些师傅们,还不够。

  一些刚建好的车间配套厂房也安排了人住,刚刚才把人安置好。

  天气越来越热,402室的三个人晚上继续提着铁锹看风景,周化英看着星星睡凉板的愿望很快也能实现了。

  抽了个星期天,刘晓玲回了渝都。

  传统的儿女美德就是对父母报喜不报忧,刘晓玲自然也是这么做的。

  回到家里后找了个时间,刘晓玲去街上邮局给苏丽丽家打了电话。

  电话是关凌凌接的,说是苏东来送苏丽丽去了京城,丽丽在一家建筑设计院上班。本来苏东来应该回家了,但是因为经济园区的事,正在京城汇报工作。

  刘晓玲说了自己的情况,留下了通信地址。

  又打了电话给卢彩霞,想把自己的通信地址留下。结果卢彩霞告诉她,她这里已经有了刘许妹、刘英的联系电话,暂时还没有吴红英的。

  看来大家都想到一块了。

  自己这里打电话不方便,刘晓玲请卢彩霞帮自己联系刘许妹和刘英,告诉她们自己的通信地址,自己这边的电话号码暂时没有。

  卢彩霞也很想知道刘晓玲现在的情况,就问刘晓玲为什么没有电话。

  实际情况是库房只有内线电话。周遭有一部外线电话是其他部门的,而且还比较远。

  两人还要继续聊,邮局的大姐走进来,催促刘晓玲快点结束,外面还有人等着打电话。

  结束了通话刘晓玲就回了家,和一家人聊到晚上。看时间不早了,刘晓玲告别妈老汉自己开车回了广明厂,在快到正门的岔路口拐角处把车收了,顺便把凉板提了出来。

  现在门岗全部换成保卫科的人,部队只在营房里训练待命。

  看见一个小姑娘扛着大大的凉板走过来,门岗处保卫科的几个退伍军人都惊呆了。

  “小刘同志。”刚才看过了刘晓玲的工作证,所以门卫也知道了她姓刘。

  “基建科有个推车在那边,要不要借你用一下,记得明早上过来还就行了。”

  刘晓玲也觉得大晚上举一块大凉板有点惊世骇俗,笑着道了谢,把凉板绑在了推车上。

  推到104厂房了,眼看着自己住的平房就在前面不远处,刘晓玲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空间里的煤球炉也放在了推车上。

  回来的时候刘仁贵问她为什么这么晚不走,都错过了客船和客车。

  夜航有,但一般夜航的都是长途,广明厂这种小码头不会停靠。

  刘晓玲说单位有人来渝都办事,晚上才回厂。

  现在周化英问起来就说是老汉在宏光厂找了个车送自己回来。

  反正这忽悠技能一直没丢。

  推车推到平房下边的公路边停下,去寝室还有一点坡要爬。这难不住刘晓玲。

  举着凉板就上去了,回头又把煤球炉也提了上去。

  敲开门,邱红梅帮着抬凉板立在墙边,然后又把煤球炉也放好。

  邱红梅发现煤球炉的炉膛里面居然还有些酱油、味精等做菜的佐料。

  邱红梅一边把佐料收拾出来一边看放在哪里合适。

  “晓玲,这就是凉板?”周化英看着呲牙裂缝的竹凉板有些失望。

  “嗯,你不要瞧不起这些缝,就是有这些缝,睡起才凉快。”刘晓玲正色道。

  她的东西就没有能说不好的。

  周化英默默点头,是这个意思。通风嘛才凉快。

  邱红梅在一边看着周化英就有些无语,也不知道这智商怎么考上大学的。还当老师呢,别把人家孩子教傻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六零之带着村民奔富裕,重生六零之带着村民奔富裕最新章节,重生六零之带着村民奔富裕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