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玲再次回到刘家坝,她不去知青罐头厂卢彩霞却来家里找到了她。

  “刘厂长,鹅厂的朱导演来找你,说是纪录片的样片出来了,要你看下。”

  “哦,朱导演在哪里?”

  “现在就在罐头厂你办公室的。”

  刘晓玲虽然不去罐头厂,但她没有正式离开之前,那间办公室怕是没有人敢搬进去坐。

  “走嘛。”刘晓玲跟着卢彩霞去办公室见朱导演。

  朱导演目前很火,但刘晓玲他们不是圈里的并不知道。电影一经播出,演员跟故事就不说了,漂亮的外景,那些风雨亭、健身器材和园林布置都是实景,在圈内引起的轰动不小于影片在社会上的影响。

  谁在农村见过如此风景?

  就连一些大领导都在打听外景地在哪里。

  也是自己的政治敏感性强,早早就把纪录片的脚本准备好,而且经省里的相关部门批准开始了拍摄。

  现在来刘家坝就是想听听刘晓玲有啥意见。

  本来照着脚本拍摄,只要宣传部门点头通过就可以了,朱导演觉得来刘家坝一趟还是应该的。

  跟刘厂长两次的交谈,朱导演觉得刘厂长年纪虽小,但对最初脚本提的意见和建议都非常有道理,回到厂里面真照着修改过。修改过后的脚本拿到上级宣传部门审核时,刘厂长改过的好几处都得到了好评。

  好评都给了朱导演,朱导演也都全部笑纳。刘厂长是个低调的大学生,她应该不会介意这些事。

  嗯,她拿这些好评也没用,刘厂长又不是圈里的。

  晚上,向阳公社养老院的院坝上,两根水泥电线桩充当了荧幕架子。

  露天电影都是在这里放。

  社员们但凡看见水泥桩中间拉上幕布就知道晚上有露天电影看。

  晚上七点半,纪录片正式开始播放。

  “我R,刘老五,你咋个在电影里面?”

  一个社员在荧幕里面居然看到了坐在一边的社员刘老五,惊讶道。

  稍后,社员们在荧幕上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熟人,甚至还看到了自己。

  “哎呀,那是我们家。”

  又一个社员在荧幕中看到了自己新建的屋。

  他们家原来是危房,后来小队出钱垫支给他家建了新房。纪录片里,等会他本人还要出镜,讲述小队帮他建新房的事……

  大家这才明白,今天晚上的电影就是以前在刘家坝拍摄的自家小队的事。

  这下全场都安静了,就连平常喧闹的小朋友都聚精会神地看着荧幕。

  纪录片终于结束了,全场的社员似乎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

  “刘厂长,还放一次。”

  “刘队长,再放一回!”

  开始是少数人在喊,最后演变成全场的呼喊。

  朱导演急忙让工作人员倒片。

  因为倒片,暂时看不到电影了,负责的社员就把广场边的灯光打开。

  社员们也不动窝,就在原地开始聊起来。

  “王老二,你丢我们小队的人了,晓得不?”一个社员道。

  王老二不服气,梗着脖子问道:“我为啥就丢人了?我说的那两句未必说得不如你唛?”

  “话倒是说得好,就是龟儿子牙齿那么黄。平常倒没觉得,电影上就那么打眼喃?”

  王老二正要站起身,听了这话,顿时就蔫了。他老婆就在旁边伸手拧他的胳膊……

  刘仁友、朱导演和刘晓玲坐在一处。

  刘仁友道:“晓玲啊,电影上的你多漂亮,好多电影演员都赶不上你……”

  “十一伯,你说些啥子。”刘晓玲有些不好意思,周围团转都是刘家坝的社员坐到起的。

  “哎呀晓玲,你就不要谦虚了。队长说得对,就是好看嘛。”旁边社员听到了,开口道。

  这一下,旁边就有好事的社员站起来大声吼道;“晓玲妹儿漂亮不?”

  “漂亮!”社员和知青都大声回答。

  “晓玲妹儿乖不乖?”

  “乖!”

  随后全场都大笑起来。

  刘晓玲听了只觉得脸上一阵发烫,可坐在放映机旁,四周都是人,想躲都没个地方躲。

  好在只吼了两声就结束了,社员们又开始聊其他话题。

  片子倒完了,关上灯又开始放第二遍。

  刘晓玲觉得没啥说的,纪录片拍得很好。上一次自己没说出来的意见,今天依旧不能说,环境使然。

  跟朱导演表示了自己的满意之后,刘晓玲拉了卢彩霞一把,两人在黑暗中慢慢移出到人群外。

  “彩霞,朱导演那里你安排好,这个纪录片确实拍得不错,我没意见。”刘晓玲道。

  “明天我有事早上就走,你帮我给朱导演说声谢谢。谢谢他把刘家坝拍得那么美。”

  “嗯,我晓得了。”卢彩霞点头。

  踏着溶溶月色,刘晓玲朝自己家走去。

  第二天,刘晓玲其实哪里都没去,她只是不想应酬。

  刘晓玲在空间里又开始搜寻资料,看哪些能申请专利,尤其是空调方面的。到明年5月,这期间刘晓玲不再管罐头厂的事,时间就多起来。就算农机厂能建起来她也就是提供下机器设备。

  现在尽可能多申请些专利,免得以后想干啥,还得担心被别人告侵权。

  基于上一次跟苏丽丽的谈话,刘晓玲在空间里找了刘英、刘许妹和吴红英她们的教材,让她们自修。

  又专门跑了省城一趟,给苏丽丽送去水粉颜料和教材,也把新型矽钢片的生产工艺(空间里搜的,并不完全)资料交给了苏东来。

  中秋节跟国庆节,刘晓玲跟晓军都回了趟渝都。

  十一月底,刘晓玲生日。

  一大早,刘晓玲把吴红英几个喊起,在街上买了菜准备在自家一起过生。

  冉婆婆记得刘晓玲的生日,非要让大孙女去老宅庆生。也是刘晓兰嘴快,中午在罐头厂把刘晓玲过生的事情说出来了。

  知青们但凡没有上班的,也都过来给刘晓玲送上礼物,祝贺她的18岁成年。

  刘仁友见知青们成群结队去刘家老宅,一打听,才知道大侄女今天满18岁。急忙通知了公社刘书记,两人下午的时候也去了刘家老宅。

  社员们也知道了。提鸡蛋、皮蛋的,提鸡鸭鹅的也都来送礼。知道刘家坐不下,进院子把东西放下,说几句话就走。

  冯涛、杨教授、张传明这几个专家也来了,坐在堂屋吹牛聊天也不走。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六零之带着村民奔富裕,重生六零之带着村民奔富裕最新章节,重生六零之带着村民奔富裕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