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了明天摆摊的准备工作,沈晓玉回屋开始了自习。

  她准备先从简单的入手,把初高中的语文英语快速过一遍,把有很多公式需要理解的数学放在最后。

  大概翻看了一遍教材之后,她拿出本子和笔,制定了一个为期两个月的学习计划表。

  心里有了数,她迅速沉浸在了学习当中。

  第二天,沈晓玉起来的时候,发现杜云山已经在厨房里忙活起来了。

  他正在和面。

  沈晓玉怕吵醒孩子们,轻声说道:“你再去睡一会儿,现在还早呢。”

  外面天都还没亮。

  杜云山揉好了面,见沈晓玉不再需要他,点点头出了厨房。

  沈晓玉忙中偷闲,发现杜云山并没有回屋,而是在院子里打起了拳。

  他的拳法十分有力,在安静的院子里,甚至能听到呼呼的破风声。

  沈晓玉不懂拳法,只觉得赤裸着上半身的杜云山分外的……

  有魅力。

  沈晓玉一边偷看一边干活,感觉干活都变得更有劲儿了。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原来是这个意思?

  院子里又跑出来一个小小身影,是狗蛋。

  “爸爸,你在打什么,我也要学!”

  杜云山摇摇头,说道:“你学这个干什么,小孩子学这些没用。”

  狗蛋分外坚定:“爸,我就要学!要是我会功夫,我就可以保护妈妈和弟弟妹妹了!”

  杜云山感觉一阵欣慰,“行,你先打两拳给我看看。”

  父子两个在院子里打拳,一直到晨光洒进院子里,才停下来去冲凉。

  沈晓玉也做好了所有早点,往集市走去。

  果然,因着有昨天积累的顾客,今天的包子馒头卖的飞快,还有几个是昨天的顾客介绍来的。

  不知是谁,还给沈晓玉起了个‘包子西施’的名号,这个名号还不知怎么传了开去。

  今天来买早点的顾客,有不少都是听说集市新来了个包子西施,来看热闹的。

  沈晓玉得知之后也是哭笑不得。

  如果能选,她更希望是她的包子出名,而不是她。

  今天的生意十分火爆,沈晓玉给熟客们都送了萝卜腌菜。

  隔壁卖土豆的大婶忍不住羡慕道:“你这生意可真好,这一天得赚十块钱吧?”

  这种打听沈晓玉一天能遇到几次,不少人眼馋她这里生意好,过来打探消息。

  她每次都避重就轻道:“我进货就要好几块,和面和馅儿要花几个小时,早上三点多就要起来。”

  闻听此言的人都摇头走了。

  他们这些农民,卖点农产品只是为了多一份收益,还是要指望着田里的地赚钱的。

  要是整天花这么多时间做包子馒头,能不能受得了这份罪不说,也没那些时间。

  再说了,他们可舍不得拿几块钱去进货,万一卖不出去,那不就全赔了吗?

  土豆大婶却不依不饶,继续问道:“你这包子馅儿是咋和的?就加猪肉和大葱就行吗?”

  沈晓玉的笑容收了收,“要不你买一个尝尝?尝尝自然就知道包子馅儿里有什么。”

  大婶果然闭嘴不说话了。

  两毛五一个包子,贵的要死,她才不会买!

  今天卖的比昨天还快,不到两个小时,沈晓玉的包子馒头就都卖完了。

  时间还早,沈晓玉把东西放在原地,拉着杜云山在集市上逛了一圈。

  她看到有个摊位在卖鸡蛋,一堆鸡蛋旁边有个箩筐,箩筐里是十几个小鸡崽。

  小鸡崽叽叽喳喳的叫着,十分可爱。

  沈晓玉跟杜云山说:“咱家院子空着也是空着,我想买几只鸡崽养着,等以后下蛋了给孩子们补补营养。要是鸡蛋有多的,我还能顺便卖一卖。”

  杜云山点点头,“我今天回去就在院子里垒个鸡窝。”

  沈晓玉又买了些油盐酱醋,家里要做包子馅,这些调料消耗太快。

  她发现这时候的人做饭不好吃最大的原因就是舍不得放油和调料,她做的菜和包子也没有别的秘诀,只是舍得放调料而已。

  但是大家都觉得比别人家的香很多。

  沈晓玉买什么杜云山都不过问,只是沉默地帮她提东西。

  沈晓玉看他这个样子有心逗弄他:“你怎么不管我花钱?不怕我败家吗?”

  杜云山一本正经道:“要是你把家败了,那肯定是我赚的不够多。”

  沈晓玉震惊了。

  她看过很多心理学的书,人的微表情会下意识地吐露内心真实的想法。

  她努力在杜云山脸上找到开玩笑的痕迹。

  但是……没有。

  杜云山是认真的。

  沈晓玉怀疑杜云山是不是上过什么培训班,哄人开心的话随口就能说出来。

  关键是别人是真的哄人,他是来真的。

  这天,收入二十一元六角,净利润九元八角。

  一天就能赚近十元,已经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数字了。

  这时候国营工厂的工人一个月的收入是50元左右,沈晓玉一天就赚了国营企业工人月薪的五分之一。

  更别说这时候农民一个月辛苦劳作只能赚几元钱。

  但沈晓玉还是不太满足。

  她想做的事情,这点本钱还远远不够。

  不过她还是迅速调整好了心态。

  一切都才刚刚开始,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的,总不能一口气吃成个大胖子。

  隔天,再到集市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在沈晓玉的摊位前早早等着了。

  “给我来两个包子,我急着去单位上班。”

  “我先来的,先给我来五个馒头!”

  沈晓玉笑脸迎人:“别急别急,今天的包子馒头管够!”

  连着买三天包子的大姐成了沈晓玉的忠实客户,她忍不住替她操心起来。

  “你这手艺完全可以开店了,还是要有个店铺稳当些。”

  一旁还有人应和:“就是哎,你这包子比国营饭店的还好吃,开店肯定赚钱!”

  沈晓玉说道:“借您吉言,我是想开店,现在在积累本钱呢。”

  大姐想到了什么:“你可以去机械厂门口卖包子!我男人就在机械厂,他们厂子食堂难吃的很,你早上去卖包子,中午再卖点面条什么的,保准有生意!”

  大姐越说越觉得靠谱,甚至都帮沈晓玉想好了以后的发展道路。

  “你以后就在机械厂门口开个店,保准发财!”

  沈晓玉还真的想过去工厂门口摆摊。

  来县城集市的一般都是农村来赶集的,要不就是附近的居民,消费能力有限。

  相比之下,有着‘铁饭碗’的国企职员的消费能力就高得多。

  机械厂的员工待遇在全省属于中上水平,买几个包子馒头是很能消费得起的。

  沈晓玉谢过大姐的好意,送了她两个包子。

  大姐非说不要,推拒了半天才收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回八零,撩汉致富两不误,重回八零,撩汉致富两不误最新章节,重回八零,撩汉致富两不误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