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一代的奋斗史 第一百八十章 到单位了

小说:城一代的奋斗史 作者:柳公居士 更新时间:2025-01-14 10:13:26 源网站:宝书网
  李勃拿着报到证、毕业证、身份证到司法厅报到。从金水路拐向北一个小街道,一个大门面朝东的单位,门口挂了一个大牌子,算找到了。

  门口南侧就是传达室,值班师傅头发花白,猛一看,让李勃想起来像电影里的陈老总。

  值班师傅自称姓乔,问李勃:“小伙子,你来弄啥呢?”

  “乔师傅,我是刚毕业的学生,今天来报到。”李勃很谦恭地说。

  “那好,你去二楼,人事处,找付处长,他负责这块。”乔师傅指点得很清楚。

  李勃看到,小院不大,北边是两栋家属楼,西面是一座倾斜布局的3层青砖办公楼,看来有些年头了,有苏联建筑风格。

  找到二楼人事处办公室,李勃受到付处长和三名同志的热情接待。付处长让他坐在沙发上等,一位女同志给他倒了一杯热水,放在沙发前的茶几上。

  付处长给劳教局打电话,李勃听得到声音。大意是要求劳教局派人、派车,一定要把人送到劳教所。

  大概过了一个小时,劳教局派来一辆日产车,挂了公安的牌照,停在司法厅的院子里。

  付处长把李勃送到楼下,对司机说:“王师傅,请你一定把小李同志安全送到劳教所。”

  王师傅答应一声,让李勃上车,启动,驶出大院。

  等车出了城,王师傅说:“李干部,你的面子不小啊,这是咱局长的车,还是第一次送一个学生去报到。”

  “是吗?辛苦你了,王师傅。劳教局不和司法厅在一起办公吗?”李勃道了辛苦,又顺便问了一句。

  “我们原来归公安厅领导,八三年严打,划归司法厅领导,但办公地点还在公安厅院内。你看,咱局长的车还挂着公安的牌照。”王师傅解释道。

  “劳教所还有多远?”李勃问。

  “在十八里河乡刘湾村,离二七塔12公里。”王师傅很确切地回答。

  李勃暗自叫苦,本想着留在省直单位,就留在ZZ市内了,没想到单位建在一个村的土地上,这不是和回县里下乡一样吗?

  车到十八里河乡街上,正赶上逢大集,路两边摆的摊把路占去大半,赶集的村民又拥挤在路上,要想过去,没半个小时别想过去。

  路上堵了一大溜各式各样的车,司机狂按喇叭,却没人在乎,赶集的人充耳不闻。

  李勃看到这种情景,对王师傅说:“我自己走过去算啦,你辛苦,请掉头回去吧!”

  王师傅说:“正好我还有别的任务,那你自己去,过去十八里河桥,往南走一公里多,路东就到了。”

  李勃穿过拥挤的街道,看这十八里河乡的街道,与老家孔家店也没什么两样,也是政府大院、邮政所、粮管所、供销社、储蓄所等分两边布局,只是路两旁两层的小楼多一些。

  走过一座桥,上了一个大坡,首先遇见一个往东的丁字路口,有个指示牌,通往南曹乡。再往前走,路东有个大院,挂了一个农业部郑州生物制药厂的牌子,知道还不是要去的单位。继续南行200多米,前面出现两个岔口,往西通往一个村庄,肯定不是,往东见一片松树林掩映着一个大门,这个应该就是要报到的单位了。

  在大门口,有两位穿警服的女干部正在花池里拔草。李勃走过去,问如何去报到。

  两位女警哈哈一笑,把李勃交给旁边的一个男“副科长”:“叫他领你去政治处,他是去年刚来的学生,知道如何报到。”

  李勃看院内,大门是三洞带跨耳式的。中间是两扇大铁门,透漏出一种森严。南边是一个小门,紧挨的是门卫值班室。北边的小门是封死的,没有开,紧挨的两间房,门头挂了个服务部的牌子。

  正对大门的一个圆形喷水池,把路分成南北两股,而后又合成了一条道。道路南是一座面北的两层小楼,路北是一座大礼堂,礼堂南边一片荒草地,荒草已经长出一尺多高。

  跨过一条南北的砖路,是南北对峙的两座小楼,和礼堂对面的小楼一模一样。这就是两座办公楼了。

  李勃被“副科长”领到二楼,见到了办公室的颜主任。

  颜主任看起来有五十来岁,说话自带四川口音:“小李呀,欢迎你来所里工作。你这个事归政治处管,可他们今天都出去了,无法办理报到手续。等我向主持工作的陈副政委汇报一下,看他如何安排?”

  等到下班,颜主任回到办公室。和颜悦色地说:“小李啊!已经给陈政委汇报过了,他下午找你谈话,你先跟我一起去食堂吃饭!”

  李勃跟着颜主任,穿过办公楼西侧的砖路,在第一座两层小楼的南边,就是机关食堂。

  在打饭窗口,颜主任对食堂的主管喊:“小崔师傅,这是刚来报到的李干部,你先找一副餐具,给他打份饭,需要多少钱,先记账,等他办好手续,再还吆!”

  崔师傅答应了一声,拿了一双筷子,一大一小两只碗过来,对李勃说:“李干部,咱就这条件,中午主食米饭、馒头,一荤一素两个菜,自选,汤免费。”

  李勃要了两个馒头,打了一份素菜,正是白菜炖豆腐,感觉还不错,又盛了一碗白面疙瘩汤,就在颜主任对面的一张长方型的桌子旁坐下,慢慢吃起来。

  吃完饭,看餐厅靠南侧的一角,有个洗碗池,安装了三个水龙头,大家都在那洗碗。水池旁边放了一个泔水桶,大家的剩饭菜和残汤都被一股脑地倒进去。

  李勃没有剩饭根的习惯,也是大人的教导,剩饭是浪费粮食,是要受老天爷惩罚的。没有剩饭剩菜,刷碗也顺溜,三下五去二,就把碗刷干净,还给了崔师傅。

  中午没有休息的去处,李勃就向颜主任请教所里的基本情况。

  颜主任说话虽然四川口音较重,但都能听得懂。他介绍说:“85年才开始收教,现在有干部职工80多人,劳教学员300多人。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按照‘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把失足青年教育改造为合格的守法公民。”

  下午一上班,颜主任就把李勃带到陈副政委办公室,进行单独谈话。

  “小李呀!我看了你的报到材料,咱俩可是老乡啊!我是咱县杜集镇的,78级郑大政治系学生,后又分到法律系,82年毕业到司法厅,到所里工作还不到一年。这样吧,你今天来就算上班了,工作的事以后我们开会研究再定。我下午到局里开会,你乘我的车,先回去,回老家休息几天,到月底回来,正式上班。你看怎样?”

  陈副政委的一席话,让李勃倍感温暖,也不知道说什么了,只说了三个字:“好、好、好!”

  李勃搭乘领导的车回到市里,心情好了很多,气也消了一大半。

  乘公交车回到学校,见到办公室贾主任、学生科陈科长和团委郭书记恰好在一起。几个人听李勃把报到的情况说了一遍,都哈哈笑了起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城一代的奋斗史,城一代的奋斗史最新章节,城一代的奋斗史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