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陈灵婴和丛瑜那天的谈话里,她们共同刻意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关键点。

  如果想要获得诺贝尔生物学奖,又不想让自己的成就被他人窃取,就势必需要申请专利,而申请专利,等同于公开所有技术。

  屠女士的前车之鉴是一把血淋淋的大刀,她们不能不考虑。

  而是否选择公开技术,陈灵婴和丛瑜有发言权,更多的却还是要看上头领导究竟是怎么想的。

  再说了......

  丛瑜看着陈灵婴的侧脸,最近到了院士评选的最后阶段。

  也是最关键的时候。

  创新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屠女士,不是华夏院士。

  这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

  一个获得了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一个第一个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项的华夏本土科学家,竟然不是院士?

  不是中科院院士,只是诺奖得主。

  因为没有留洋背景,因为没有博士学位,因为没有发表过足够的论文。

  可笑的三个理由。

  屠女士发表的论文数量很少,因为她和她的团队长期埋头于各种理论研究和生物实验。

  而往往几万几十万次的实验也不一定能得出一个有效的数据和结论。

  就像陈灵婴加入丛瑜的科研小组至今,一篇论文也没有发。

  陈灵婴发的论文也不多,基本上都是数学相关的论文,最有力支撑陈灵婴走上院士这个位置的,是她提出的Spe(Z)平面理论。

  可是陈灵婴在提出这个理论没多久后就回国进入了羲和基地,将自己淡化在世界眼前整整两年,刚从羲和基地出来后又进了研究所。

  她没有像其他数学家一样去宣扬和教授自己提出的理论。

  而这也是最致命的地方。

  Spe(Z)平面理论,大家都知道它好,但是说不出来它为什么好,这个理论从提出到现在整整过去了四年,除了陈灵婴,没有任何人弄懂。

  一个人也没有。

  爱因斯坦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他建立了光量子理论,宣告了狭义相对论的诞生,创立了广义相对论。

  而爱因斯坦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因为他发现了布朗运动阐明了光电效应以及在宇宙学,统一场论,物理,哲学等诸多方面的深入研究。

  上面那三个东西拉出来哪个不比这个研究来得更重要呢?

  为什么呢?

  时代的局限性。

  那个时候,能看懂这些东西的人实在是太少太少了,而理论物理并不像实验物理一样能够拿出有力的实验证明。

  就像中医没办法像西医一样,剖开人体,取出一片组织,在一系列程序后把你拉到显微镜前告诉你,

  看,这个就是细胞!

  即便有那么多院士写了举荐信,但是没走到最后一步,谁也不知道陈灵婴能不能拿下院士这个称号。

  丛瑜自己已经是院士了,活到这个年纪,底下门生无数,她自然是没什么好怕的,可是陈灵婴还那么年轻,她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成为状元后,她说清北离家太远,成为状元后,她说清北离家太远最新章节,成为状元后,她说清北离家太远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