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二龙把他的脸色看在眼中,心中暗想,回头记得给这门卫递支烟,省得刁难。

  按着约定,徐二龙把黄鳝挑到伙食团。

  王伯林过来检查了一下,但见徐二龙挑来的货,倒是挺不错,品相上乘,就算按着水产公司的收货标准,也是最优一等的。

  王伯林心下对这个小伙子挺满意。

  至少,这小伙子,没有仗着那一点关系,就弄些次等货来胡弄。

  王伯林检查过后,就让人过来称秤。

  称秤的,是个圆脸的小年轻,知道能来这儿的,都是些沾亲带故的关系,没有多作刁难,随便检查了一下,就过秤。

  一共五十六斤,多点少点对方也没太在乎,入库之后,给徐二龙开了收条,让他拿去财务室领钱。

  有着王伯林的关系在,给他的鳝鱼,是按照五毛钱的价格收的,这也算是一份大人情了。

  这五十六斤,弄下来,就是二十八块钱了,除掉本钱,也差不多赚了二十多。

  徐二龙去供销社,买了一瓶竹叶青,又买了两包大前门。

  厂大门右边的叉道上,摆着无数的小摊子,有四周的菜农,拿着自家地里的小菜来卖,也有人拿着鸡蛋卖。

  而附近的居民,有点脑子有点眼光的,就在这儿摆摊卖瓜子花生,卖馒头包子,卖凉粉凉面。

  渐渐就形成一个小集市。

  毕竟几千人的大厂,这么多的职工要吃要喝。

  而且,这些小摊,不需要各种票。

  徐二龙逛了一圈,先在一家卖抄手的小摊面前坐下,吃了一碗红油抄手,跟老板随口闲聊一阵,知晓在这儿摆摊的,大多都是厂区的家属,因为有这么一层关系在,一般很少有人来驱赶他们。

  这相当于厂区的自管范围,外人干涉不了。

  给了一毛五,很快,一大碗红油抄手热气腾腾的端上小桌子。

  (本地人叫抄手,外地称呼不知道。)

  徐二龙伸手一拌,看着下面半碗小菜,不由好笑。

  这年头,肉贵,米面都贵,这些小老板为了做生意,舍不得多放材料。

  可为了让这一碗抄手看上有份量,就会在下面,垫上半碗菜,叫“衬碗”,衬得碗里冒尖,远远看上去,就是一大碗,分量十足。

  徐二龙饿了,拿了筷子,将抄手拌了拌,直接开撸。

  吃过早饭后,徐二龙买了半斤盐水花生,买了半斤猪头肉,还有半斤怪味葫豆,又折腾回厂区。

  这一次,他掏出准备好的大前门,客气的递到门卫的手中:“师傅,来,抽支烟。”

  这年头的门卫,可不能小瞧人家只是个门卫啊,人家可是工厂保卫科的。

  看着是大前门,对方脸色好了许多,收下这烟。

  徐二龙掏出洋火,帮着他把烟点上。

  现在的许多东西,前面莫名带个洋字。

  火柴,叫洋火。

  煤油,叫洋油。

  肥皂,叫洋碱。

  水泥,叫洋灰。

  连自行车,都称为洋马儿。

  这烟一点上,两人的关系就瞬间又拉近不少。

  “你小子不错啊,现在都跟伙食团搭上关系了。”门卫说。

  徐二龙笑道:“这也是没办法,家里都穷得揭不开锅了,饿得人半夜睡不着,总要想点办法,大活人,总不能活活饿死吧。”

  跟这门卫闲聊一阵,知道他姓陈,很快一口一个陈哥叫得非常亲热。

  这一支烟也不算是白废,至少,在这陈门卫这儿,算是挂上号了,相信以后再进进出出,不会拦他。

  徐二龙跟他告辞后,又去了王伯林家,专程等着王伯林下班回来,一起喝两杯。

  “兄弟,你这是干啥呢?来我这儿,还让你带酒带菜来?”王伯林说。

  徐二龙笑:“我知道王哥你的厨艺好,可天天在伙食团炒菜做饭,偶尔试试外面这些小吃,也不错。”

  王伯林没有再推辞,端来小板凳,跟徐二龙坐在门口喝着豆豆酒。

  喝豆豆酒,是他们这儿的一种俗称,是闲时抿两口的意思,没别的下酒菜,就拿一点炒的豌豆、胡豆、盐花生之类的下酒,就叫豆豆酒。

  昨天帮着介绍伙食团的业务,王伯林只是想还个人情,并没有想跟徐二龙深交。

  可现在,看着这个小伙子,年纪轻轻,倒是挺上道的。

  徐二龙也没说别的,就只是跟王伯林天南地北的闲侃一阵。

  侃着侃着,王伯林颇为吃惊:“小兄弟,你年纪轻轻,居然走南闯北走了这么多地方?”

  要知道,这年头,随便上哪儿,没有介绍信寸步难行,他一个年轻小伙子,能跑这么多的地方?

  徐二龙自知说漏嘴。

  前世,谁不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啊,从自己活腻了的地方,跑别人活腻了的地方转一圈。

  可现在,这说上去,就有点过份。

  “其实,我也没有去过这么多的地方,只是,我有个姑姑,她住在省城,我经常去她那儿玩,也是听她吹的。”徐二龙找个理由自圆其说。

  “哦,这还差不多。”王伯林相信了。

  徐二龙闲聊了一阵,也没多打扰,起身告辞。

  喝酒,不是目的,只是维护人际方式的手段。

  ****

  徐老太在家,跟着周凤茹生气。

  “你看看,这什么时候了?连饭都没做好,猪圈里的猪也没喂,猪都快要从猪圈里蹦出来了。这半天,你在搞什么名堂?”徐老太指责着周凤茹。

  以往,这些事,张金芳早就料理得好好的。

  可现在,张金芳不在,猪也没人喂,饭也半天煮 不好。

  周凤茹道:“妈,刚才大民头痛,我急着给他找药去了,也就忘了煮饭这事。”

  一听徐大民头痛,徐老太顾不得发脾气,转头关切问徐大民:“大民,跟奶说,你头还痛吗?”

  徐大民只能无奈帮着周凤茹圆谎:“奶,刚才我妈已经给我按过一阵,现在好多了。”

  “那就好,你先去躺着歇一歇,这读书,就是费脑子的事,你可别太费脑了,这已经考上大学,就好好在家歇着。”

  徐老太让周凤茹去烧火,她去抓了两把苞谷面,撒成锅中,搅成糊糊,又从泡菜坛子里,取了泡着的萝卜,切成丁,当下饭菜。

  一家人,端着苞谷糊糊坐在门槛上吃饭。

  徐老太非常嫌弃,她都在想,为什么,这个周凤茹,这么多年,这煮饭的本事,是一点也没长进。

  这也是周凤茹的聪明之处啊。

  如果煮饭煮好吃了,那不得天天让她煮?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逼我搬砖供堂哥读大学?想得美,逼我搬砖供堂哥读大学?想得美最新章节,逼我搬砖供堂哥读大学?想得美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