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3摄氏度这个温度真心不高。

  但赵小侯可没有停止试验的念头。

  毕竟在他看来,还需要降温设备维持温度的超导材料,总归是有缺陷的。

  他希望能够研制出一款真正的常温常压超导材料,可以像普通电线一样随意的使用。

  因而接下来的实验,足足持续了一周时间,总计进行了7亿多次实验。

  光是消耗掉的石墨材料就超过了8千吨,价值3200万大夏币。

  至于其它材料也是消耗很大。

  电力消耗就不用多说了,六条电缆全开。

  这段时间的实验下来,总成本就超过了1个亿大夏币。

  前两天就将仓库里的材料消耗一空,如果不是公司采购部给力的话,实验早就熄火了。

  京北市面上那几家专门供应石墨的公司接到小侯公司采购部的电话时,都有些傻眼。

  谁家实验室采购石墨原材料以千吨来计算啊?

  还好,石墨这玩意压根就不缺货,只要你有钱,随时给你送几千吨过来都不算什么问题。

  反倒是其它一些原料,量大了,就比较困难一些。

  但这也都难不倒那些采购员就是了。

  有一说一,也就只有赵小侯这样财大气粗的家伙才能够支撑这样的实验量了。

  换成其他科学家,别说八天时间消耗1个亿,就算是八天消耗100万,很多都会肉痛的。

  不过这样的消耗,是值得的。

  在最新的实验报告里,1号智能AI直接从数亿计的实验成品里挑出了性能最好,超导温度最高的十多种铜酸盐-碳纤维复合材料。

  其中超导温度最高的一款铜酸盐-碳纤维复合材料,能够在60摄氏度时,保持超导性。

  当然,这里面,赵小侯最大的收获远不是如此,而是1号智能AI经过对数亿计的实验成品的微观结构进行统计推演之后,推导出了这种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规律以及超高频电磁场的频率变化关系。

  简单来说,在这之后,赵小侯可以通过改进这种复合材料的微结构,从而将超导温度继续提升。

  这种方法可要比通过海量实验要轻松简单很多了。

  毕竟科学本来就是寻找世界万物规律的过程。

  不过这个时候,赵小侯也没心思去研究超导温度更高的材料了。

  60摄氏度的超导材料已经足够在蓝星绝大多数室外场景里使用了,并且还不需要保温材料包裹。

  毕竟气温超过60摄氏度的地方,在蓝星上也是很少的。

  很快,这种铜酸盐-碳纤维复合材料就被1号智能AI开始批量制造,并在专门的无尘车间里被加工成为一根根特殊的导线。

  这些导线将会用在太空垃圾捕捉器的激光器以及超高频电磁力场发生器上。

  也正是这些常温超导导线的出现,使得太空垃圾捕捉器的整体性能大幅提升。

  不管是激光器还是超高频电池力场发生器的威力都大幅提升。

  但它们的体积则是大幅缩减。

  这并不奇怪,像这类激光器和超高频电磁力场发生器,之所以体积很大,主要就是超导导线的降温设备体积过于庞大的缘故。

  而随着超导导线不再需要降温设备,那么整体设备体积大幅缩减就正常了。

  而太空垃圾捕捉器的体积也随之大幅缩减。

  之前赵小侯让1号智能AI制造出来的初代太空垃圾捕捉器,直接就是一个庞然巨物,其乃是一个直径超过6米的半圆加正方体的形态。

  但现在则是缩小到了直径1米。

  可以这么说,以前的太空垃圾捕捉器只能够固定在一些高处,但现在二代的太空垃圾捕捉器则能够安装在重卡上到处移动。

  之所以是重卡,而不是轻卡,主要是因为赵小侯给二代太空垃圾捕捉器配备了金属氧电池,用于其系统供能。

  毕竟不管是激光器还是超高频电磁力场发生器,都需要大量电能才能够启动的。

  制造好了第一个二代太空垃圾捕捉器之后,赵小侯就让1号智能AI对其进行了模拟测试。

  数分钟时间,模拟测试就结束了。

  其结果也让赵小侯很满意,在模拟测试里,当二代太空垃圾捕捉器部署达到36台时,就能够覆盖整个大夏,同时百分之百处理掉从任何方向飞入大夏的飞行物。

  当然,这个也是有限制的。

  同时出现的飞行物不能超过15架。

  但如果将二代太空垃圾捕捉器数量增加到136台的话,那么能够同时捕捉的飞行物上限为60架。

  总之一条,二代太空垃圾捕捉器部署的数量越多,那么同时能够捕捉的飞行物数量上限就越高。

  当然,这仅仅只是模拟测试罢了。

  赵小侯还得进行一番现实里的测试才行。

  但这个测试就不是他能够做到的了。

  因而他在给1号智能AI下令先制造136台二大太空垃圾捕捉器之后,就拨打了李新华的电话。

  给李新华打电话的目的就是让李新华帮着自己约见一下军方大佬。

  这个太空垃圾捕捉器,只能让军方配合测试才行。

  否则的话,别的不说,光是将这么多太空垃圾捕捉器部署到全国各地去,就是个难题。

  这太空垃圾捕捉器,听名字似乎无害。

  但实际上,这玩意用作武器的话,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大夏领空内的飞行器打掉不少。

  一个小时内制造出几百起空难都不是问题。

  因而谁敢让你一个私人公司在全国各地部署这样的武器?

  李新华感觉这段时间,赵小侯打自己电话的次数有点多了。

  但听到赵小侯居然想要见见军方大佬,原本有点松懈的李新华顿时就站了起来,问了问赵小侯到底有啥事。

  毕竟虽然赵小侯乃是双院院士,但军方大佬也是很忙碌的。

  如果赵小侯只是一件小事,李新华就去找军方大佬的话,估计就得挨批。

  赵小侯皱了皱眉头,但还是告知了李新华,自己有个新研制出来的设备,需要借助军方的力量进行测试一下。

  李新华一听还以为是飞机引擎或者轮机之类的东西,就不经意问了一句:“总得有个名字吧,不然我怎么汇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最新章节,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