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闲人 第177章 变端

小说:北宋大闲人 作者:柯不贰 更新时间:2025-01-13 01:06:59 源网站:宝书网
  太后的意思!

  萧微这句话,很是说明问题。

  太后明知自己时日无多,还如此,只能说明,太后已经开始自己为自己安排后事。

  便是宫内,皇太后与皇帝赵祯之于对话,定以事关重大,甚至会决定大宋未来几十年的局势。

  一众太医,包括萧微在内,心中实际皆以为复杂,在这复杂之外,到鲜有于自身命运之以担忧者。

  原因很简单,以为哦太医院之属,便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于太医院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但面对院长之职位,实际还是有不少人眼热的。

  是以于此之休息的间隙,萧微又说出了另外一句,让人意外的话语。

  便是这句话,触动了侧殿内其余太医的心神。

  “即在方才,我已向官家请辞了太医院院长之职位,便是在为太后治疗之外,不再担任此职位。

  即是日后,也以告老还乡。”

  旁边与萧微关系不错的太医张记面色有些焦急,忙出言道:“萧公,您德高望重,医书超群,为太医院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之贡献。

  我等皆以真心佩服,关于此事,您……”

  话到这里,但看萧微抬手打断道:“老张,还有诸位,我萧微劳大家看得起,遂以担任太医院院长之职位,也老的大家多有之配合,才能做好此事。

  然,人生之中,终有别离之时,于此之事上,大家也都不用规劝。

  我之心意已做决定,以后之太医院,也就有劳诸位了!”

  萧微之话,让更多人到嘴的话,皆都咽了下去。

  一时间,即是整个偏殿之内,也显得沉默不少。

  而在一旁的正殿之内,为内侍拿来了饭菜,赵祯还是听从皇太后刘娥之言,老老实实的坐在案几之侧,吃了起来。

  他吃饭的速度很慢,因为太后刘娥当前之虚弱,即是其说话,也要认真凝神倾听才能听得清楚。

  便是此中之言,于赵祯来说,非常重要,一如当下,太后刘娥的每一句话,于之都有很深的教导意义。

  他现在像是一条觅食的鱼儿,渴望快快长大。

  “当下政事堂和枢密院的诸位相公,都是今岁才做过调整,多以为忠正之臣,即是未来数年,也不应做出太大的变动。

  因此间之于变动,实以很影响大宋之于政策连续性。

  一个频繁调动的政事堂或是枢密院,任职之人不同,自是实现额作为不同,官家可是懂得其中道理?”

  赵祯正以放下手中的筷子,应声道:“儿臣明白!

  便以为朝中事关国计民生之政务也好,或是关于边关官方,军队建设之也罢,于此者。

  像之前的寇相,丁相,还有李相等人各有做过。

  儿臣曾翻阅让人寻来的书册还有历年来的政令集本,在浏览之后,能以见之。

  此间要职之于所在,即是其中人,或以为朝中之于政敌,政见不一之下,各以改变,由此而看,是以为很多政令,或以实现一般,多以中途停止。

  其中之行,不仅让地方官府得晓中央朝廷之政令不一,以为繁杂,更为主要的,则是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行事以为铺张浪费。

  但同时,儿臣也知晓,若是一人久居于相位,很容易行于党羽之属,此当为防范也!”

  皇帝赵祯的话,让刘娥心思一动,便是昏沉的大脑,也是趁此清醒,快速转动,她叹道:“官家能明白这些,以为大善!

  这里面要掌握一个度,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掌握一个平衡。

  官家当晓得马车,若是马车的两个轮子不稳,很容易导致颠簸之势。

  大宋同样如此,不过到时候,翻的可能不是一个马车,一个人,而是自太祖立国以来,大宋上百年之基业!

  我得闻,官家似乎有想改革官学之想法?”

  赵祯心中是于一惊,这件事他只不过自己在寝宫言语过,皇太后时下问起,很显然有人于之告密。

  会是谁在告密,不言而喻。

  他压下了心中的想法,面对皇太后之问,还是决心将此事全盘道出,看看她之想法。

  如果不借助这个机会,以后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了。

  在朝臣和皇太后刘娥之间,身为皇帝,皇权的直接得利者,赵祯还是聪明的选择了后者。

  “回母后的话,儿臣于官学之改变,确有想法,实际以为当前大宋之于官学,以县学、州学,地方之学院,以及国子监,太学等,虽然形成了完整之体系。

  但于实际之上,还是很难辐射到具体的乡村之内,以为基层地方之所。

  太祖皇帝,雄才大略,以士为先,结束大乱。

  后又有太宗皇帝,先帝以做推广继承,时于当下。

  可儿臣仍然绝对大有可为!

  不仅如此,儿臣还以为,太祖之言,于天下另有误解之地……”

  说到这里,赵祯没敢继续看帘子后面,当下病情严重的皇太后刘娥之脸色,而是低下了头,看着脚下的地板。

  因为他继续说下去,只怕皇太后刘娥会生气,在此节骨眼上,其人最不能的就是生气,必须保持情绪的稳定,否则谁也不知道会发生其他什么的。

  但于皇帝赵祯的话语,从帘子外看去,刘娥的脸上,并未见有意外之色,于赵祯的言语,也并未有太大的神色起伏。

  但听之平静道:“官家之感想和理念,多以通过刘平之书信所获知吧?

  官家可能不知道,我这里,实际也有刘平之笔记。

  其中之于想法,却多有于大宋天下当下之改变意义。

  但有些想法,却是有些异想天开,没有考虑到大宋之于实际。

  若是以实行之,反而会落不到好处,甚至让整个大宋都陷入到危难之间。

  就像官家方才说的,大宋当下的官学不够多,还想要扩建到乡地之所,以多建一些乡学之所。

  但官家有没有考虑,若是以为此时的话,会花费多少钱资,毕竟大宋之于天下,州,下面为县,县之下,是以为数个乡地。

  此中之花费,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数目,当下之于国库,已经非常之紧张,官家认为,又从何处能于弥补?

  不仅如此,官家以为乡学,其中之于先生,从何而来?

  此皆以为问题也!

  我不是为官家提出问题,打击官家,而是想官家能从实际以做考量。

  要时刻记得一个词,即是空谈误国!

  官家身负重任,以为大宋皇帝,更应该记得这四个字才是!”

  空谈误国!

  赵祯将这四个字,在嘴里咀嚼了一遍,有种恍然大悟之感。

  他也明白了表兄刘平常以写之的“实际出发”之意,让之更为惊叹的是,母后得到表兄刘平的笔记,即是当下也有保存,更有翻阅。

  看来表兄刘平当真有治理政事的天赋,赵祯甚至有些后悔,不该将刘平给推到了新军之内,以做训练,诚当为之谋一个差事。

  比如在秘阁之内,以后还可以慢慢提拔,以为文臣之属,这才能为他治理的大宋提出更多之建议。

  其中之想法,一闪而逝。

  他知道太后还在帘子后面,等着他之回应,遂以赵祯没有耽搁,认认真真思虑道:“儿臣一定会记住‘空谈误国’此中之于四个字,并以此时刻告诫之。”

  刘娥听此,方以欣慰道:“官家能这般做是极好的,除此啊,朝中之事,还有很多都当以用心处理……”

  这场谈话,以持续了大半个时辰,最后还是赵祯请皇太后刘娥好生休息,才得以终止。

  而在离开宫殿之后,赵祯想起了昨夜之时,有去过的湖泊,以及方才他发现的另一件事,最后决定不去湖泊之所,而以直接返回到寝宫之内。

  至于其他的一些事,但为皇太后刘娥当前的病情考量,赵祯也打算暂时不以计较。

  他之心思,则是继续飘在今夜的言谈之中,一些话语不断回荡。

  便是在数刻之后,返回到寝宫之内,躺在于床榻之上,赵祯仍然在沉思。

  在皇宫之外,同样有人在思索。

  参知政事吕夷简今日就没按照往常那般睡去,即于一个时辰前,他接见了不少人。

  有朝中的重吏,有一些门生弟子,同样有一些亲友……

  大宋皇宫,从来不是完完全全封闭的,便是很多消息,也在想要知道的时候,为人能传送出来。

  比如皇太后的实际病情,比如皇太后的清醒与昏睡。

  在方才到来之人,自有将此间消息告诉吕夷简的,告诉其人的目的,同样是做准备。

  于朝堂重吏所知,皇太后之时日不多。但越是到最后的关键时刻,个人与个人之间,越是不能乱,甚至很多人,在私底下的走动之中,隐约成为了同盟。

  还能看到的是,自这两日间,以东京城之防守,便是整个开封府内的防守,都有所加强。

  这正是一种信号,一种普通百姓可能看不出来,但于官吏之间,绝对能够看得出来的信号。

  吕夷简于此,倒是没有太多的动作,因为处在他这个位置,本不需要做太多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自去岁年末开始,知晓自身病情,且知道瞒不过有心人的皇太后刘娥,以为之单独奏对,将之一些事情,也都说明说透了。

  便是当下的一些变化,也都处于吕夷简的预料之内,他只是有些感叹,属于一个人,又一个人的时代,正在过去。

  他吕夷简,即是于朝堂之上,又能树立几年?

  在大宋的朝堂之上,永远没有常青树。

  今日的时候,你可能是让人敬重的大宋宰执,但当到了明日,很可能为流放为一地知州,一地县令。

  这就是现实,这就是大宋的官场。

  吕夷简为吏这么多年,看出了此中之于道理,看出了内在联系和矛盾,在吕家之基础上,才能屹立这么久,并于中枢这些年。

  但吕夷简之本人,实际早已做好离开相位的准备。

  如何有人问,大宋宰执,既然是这么危险的位置,为何还有这么多之人,争锋而上,愿意成为大宋相公?

  理由非常简单而且直白,到底是权力和地位惹得事,可要不带着任何的感情,一心一意的为大宋做实事,这于很多人而言,可能太难了。

  当之处在这个位置上的时候,难免会因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做出选择。

  是人就有感情,就有偏差。

  人无完人,便是看似高高在上的大宋宰执,实际上,又有几个,是为真正的完美之人。

  吕夷简自己也承认,自己不是绝对的完美之人,但于大宋的建设发展之中,身居于相位的他,所能做的就是问心无愧。

  便是于皇权交接之时,保持他的正统,保持他的稳定性。

  这些事情,说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很难。从明处看,是大宋朝堂上的各种利益之交锋,而于实际上,则是现实和利益的统一。

  吕夷简站在窗边,吹着凉风许久,这才渐渐的转过了身。

  一直侍候在屋舍的仆从,见此忙开始准备热水,为之清洗,以做安寝。

  闭眼之后,多以睁眼,又是新的一天。

  只是今日夜间,残月要远比昨日还要降落的早一些,天色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早早漆黑成一片了。

  遥远的西北之地,刘平今日没有睡去,便是于军寨之内,望着天空上明亮的星辰,陷入了沉思。

  于东京城有消息传来,传来消息的自然是姑母刘娥,当前的大宋太后。

  由之言辞能够看出,其人身体不太好,而于刘平之于,则多从一个长辈的角度,行以告诫之言。

  此中之言,刘平自是感到心暖。

  抛开蜀地的一些记忆中的邻里,便也只有姑母刘娥在之很多时候,给予过帮助,当然,也从某些方面,制止了他。

  而于大宋的现实面前,能有这些,已经很不错了。

  现实总能磨平一个人的棱角,在刘平这个有些“异类”者的出现后,他也很是真诚的上了这么一课。

  在此之后,刘平难免思考了许多,那即是活在大宋,活在时下的意义。

  正是正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生活的更好,更安稳!

  于之而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姑母传来信件中的意思,同样如此!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宋大闲人,北宋大闲人最新章节,北宋大闲人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