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闲人 第109章 京门风云(下)

小说:北宋大闲人 作者:柯不贰 更新时间:2025-01-13 01:06:59 源网站:宝书网
  大宋宰执李或,遭受弹劾,称病在家,而如宰执吕夷简等人,皆于政事堂忙碌着。

  实在是这几日间,东京城内,抓了太多的人,其中不仅包括王公贵族家的家仆管事之类,还包括各部官吏。

  这样一连串的打击下来,便导致各级官府的行政压力增大。一如率先发起此事的宰执吕夷简,内心都有些后悔。

  他没想到,明面上势力有所削减的太后刘娥,待之一寻到机会,使出的全都是杀招。

  至此后,只怕是再也没有人敢试探,或者是小看当朝太后了。

  尤其皇帝,想到大宋这个一直默默无闻的皇帝,再观之赵祯所做之事,那日朝堂所言,于此,也没有人感继续把皇帝赵祯,当做多年前那个默默无闻的工具人。

  总之,经过今岁冬日的这件事后,整个东京,不,应该说是整个大宋都要变天。

  当然,还有一个人,让政事堂的相公,另有满朝文武,重新认识并记住了他的名字。

  包拯,这个二十多岁,之前刚刚授予开封府推官的年轻人,以三日的时间,就审理出上百起强买强卖土地的案件,一时间,直接抓获相关罪犯数百,上千人。弄得开封府衙都装不下。

  一来二去,几乎将东京城的权贵,全都得罪了个遍。

  但是,此间年轻人,那是真的不畏惧权贵们的威胁,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就是这样的人,只讲律法原则的人,才让人畏惧。

  因为即便你奉上金钱美色,他也不会去多看一眼。

  所能祈祷的,就是千万别犯到他的手上了。

  诚然,这只是在官吏内部,或有人惧怕。但是在民间,包拯因为其人所做的一切事情,渐渐有了“小青天”的称号,更有人开始以姓名称呼,其人为“小包青天”。

  ……

  舞台搭建好了,总有演员登场,到最后,也总有谢幕的时候。

  便是朝堂上的危机爆发五日后,皇太后和宰执吕夷简之间,终于是达成了和解。

  这其实,也是大宋高门世家,同皇家的一场和解。

  最终的和解结果,却是让一些朝臣难以接受。因为又有大面积的贬官,当然,也不乏许多人升官。

  于百姓而言,却是一片叫好。

  至于刘平,像上次一样,在双方和解以后,迅速被放了出来。

  不过,按照皇帝和朝臣达成的意见,他辛辛苦苦积攒出来的那块地,一大半要拿出来做“福利院”的建设。

  当然,个中的出资,自然是官府来买。

  对于这件事,刘平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这福利院,可是自家表弟,当朝皇帝所为。就算是为了拉好与表弟的人情,也诚该这般才是。

  还有一事,却是让刘平有些惊疑了。

  包拯因有功,这次被任命为乾佑县令,为吏地方。

  从旁来看,确实是升了官,但左右看,却是直接被调离了京师。

  “包兄,你今次做的实在是太狠了,便是朝臣,也只好捏着鼻子将你调走,即便是让你做一地县令,也是无所谓。

  据说,这是官家本人,向太后建议,而后让朝臣商议的。于此,也可见官家对于你的爱护。”

  上次在自己的笔记本里,说了些赵祯坏话,最后东西丢了,加上刘平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这不,昨日刚刚去了吕家,将娘子吕文茵接回来,好生的安抚了一晚上。

  知晓明日一大早包拯就要上任,刘平当即寻了一家上号酒肆,为包拯订了一大桌子,只有他们两个人坐着,一边喝酒,一边诉说离别之苦。

  期间,刘平也不忘记,多在包拯耳边,说说自家表弟的好话。

  但求这对君臣的关系好些,以后于两者谁都好。

  包拯今日喝的也有些多,或是因为要离开家乡,离开家人的原因,今日的他,亦显得有些话多。

  “朝堂上的事,包某不知道。包某只知道,哪里有坏人,包某便去抓谁,将之绳之以法。

  在开封府衙时,便是为政地方同样如此!”

  说着话的间隙,包拯双眼在酒精的刺激下,略有发红,但见之盯着刘平的脸,只把刘平盯得打了个寒颤。

  包拯接着拿起酒杯,又和刘平碰了一下,这次继续道:“刘兄,便是你,有朝一日,如果真是触犯了大宋律法,同样如此!”

  刘平眨了眨眼,其心道:包兄,睁大你的眼睛看看,全大宋的话,如果我刘平不是好人,那世界上,还有没有好人?

  可惜包拯在喝过这一杯酒后,直接醉倒在了桌子上。

  即便是醉倒了,嘴里还不停的说道着“要杀尽天下贪官恶人”云云。

  刘平摇了摇头,包拯的境界实在太高,但愿自己这位好友,能在将来早回到中枢。

  于地方之上,亦但愿之能多有建树。

  看到包拯醉醺醺的样子,又想到年关临近,刘平不自觉的想到了范仲淹。

  范仲淹同样是在外地为县令,先已在任上快有一年的时间了。上次大婚之时,还专门送信回来,连同让人捎了些礼物。看之模样,于外地任上,也是治理的井井有条。

  果然,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这都是大宋的未来栋梁啊!

  又向小二要了一壶烈酒。

  思考自己的现在,未来和过去,刘平越发想着一醉解千愁。

  皇宫。

  今日的赵祯心情非常不错。

  上前日的朝会上,他亲自出面,做出的两个决定,都得到了朝臣的同意。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由此证明,他这个皇帝,不再是空架子。

  但另有一事,一直让赵祯有些难受。那便是安排了福利院和包拯之事,对于表弟,这等有真才实学,却是喜欢藏拙之人,他还没有想到,该怎么去安排才好。

  “本打算将福利院之事,交由表兄去做,毕竟此事,也是他设想出来的。但而今,表兄正是处于风口浪尖。此事若是安排下去,定会有非议。

  也恰好,表兄的书院,再有三个多月的就要开始招生。

  即让表兄,能够一心一意的去做此事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宋大闲人,北宋大闲人最新章节,北宋大闲人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