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兰生于幽谷,虽路远而不掩其香。栋梁起于微末,虽独生而不失其光……

  遥远的乡村、或者闹市,总是有人在努力地学习,这是一个普通人光明的出路。

  总有开明的父母教育儿女,让他(她)知道读书给你的力量—改变你的人生方向。

  又是一年高考季结束了。

  对于大多数人没有什么感觉。但经历过刻骨铭心高三生活的那些孩子来说,尤其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意义重大。

  “书记,书记。俺孩子高考成绩出来了,成绩还行。但俺家没本事,学杂费,吃饭一学期得好几千。俺实在没有多少钱让他念书了,亲戚朋友也帮不上多少忙,孩子哭了一晚上,俺没办法了,只能来求你。”

  俩个老实巴交的村里人找上了书记叔。

  “孩子挺有出息的,考哪了?不错,不错!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难得这伢子肯念书,大家想想办法嘛!别着急,别着急。能帮一定帮。”

  书记叔显然比村里人多了一层有远见的思维,这一刻他肯定是想到了顺子的经历。

  知识改变命运嘛。

  让那家人回去等消息后,书记叔在屋里抽着烟,踱着步。

  “咱家那点钱存银行了,别动了。让老大、胜利、三儿几家凑了三千五干现钱,帮一下这家解决一学期学费,杂费什么的,剩下的让那孩子自己找个活干,勤工俭学嘛,养活自己,或者现在在村纸箱厂忙一段时间,攒俩个吃饭钱。”

  “行到是行,但这钱还挺多的。”

  书记夫人张了张嘴,说了这句话就不出声了。

  她非常明白老头子的意思,但她不想让孩子们出大钱,有点肉疼,不舒服。

  毕竟这不是三十,五十的零花钱。

  八十年代末的几千块钱,也是一笔不小的钱。

  即使有人已经脱贫致富了。

  “咱这十里八村的,多少年才能出一个大学生啊?更何况这孩子学习成绩不比顺子差。乡里乡亲的,人家找上门来,别说我是大队书记,就是普通人家遇到难事儿该帮也得帮。”

  书记叔看破了老婆子的心思。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拉人一把,也是功德无量嘛。这孩子学医的,挺费钱,事儿急,就这么定了。”

  “叮铃铃…”的电话响了,老婆子接了。

  “啊,顺子啊?找你爸,啊,他在,老头子,老头子……”

  滨海晚报一整版,好几天都是记者实地采访,需要救助的高考学子,助力高考学子,也是滨海市一个很好的传统。

  滨海市城市,乡村,各个地方都有困难的高考学子,挺多的。

  父母别无技能,土坑里创食的;家庭变故,一贫如洗的;身有残疾,病魔缠身的……

  帮帮他们。记者发出了真诚的呼喊。

  各级政府部门也积极行动了起来,帮忙宣传,筹集一些钱和物资,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看看吧,顺子太知道这帮人的难处了,号召大伙儿有钱出点钱,有力出点力。”

  “既然顺子都说了,那咱就出点吧,另外还有一些干净衣服什么的,给他们一些。”

  “这就对了吗!咱家人条件还行。人得往远处看。不能斤斤计较那么多,顺子说了,滨海晚报的记者要来采访一下那孩子,叫我告诉那家人准备一下。”

  “这是典型的送温暖下乡啊!”

  “这是天大的好事儿啊。你快去告诉他家人一声。”

  书记夫人也被这好消息大大地感染了。

  这雪中送炭的场景终于出现了。

  当孩子得知自己终于可以得到学习的助力时,跑到书记叔的面前就跪了下来,满含泪水说不出话来……

  一家人哆嗦着身体没说出几句像么像样的话语,一个劲儿地让书记叔坐,坐……

  临了:

  “孩子,可不能忘了你书记爷爷啊?”

  孩子泪水满眶,连连点头……

  多年以后,他成了一个着名的医生,再以后,成了一个着名的专家,但桑梓的恩情,他一辈子没忘,尤其是书记叔……

  一个多月后,在滨海晚报的会议室里,那些衣着俭朴,到处鞠躬的孩子们每人领取了自己那份学杂费什么的,还有一些崭新的衣服,被褥什么的。

  不管以后这些孩子发展到什么样子,但此时此刻那激动的,或者喜悦的表情被相机凝固成永久的回忆,放在晚报醒目的版面上,刻在他(她)们心里……

  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这样的场景不时地闪现,也照亮了人性的光辉……

  这让大姐的心里有了对宝贝儿子更大的期待,对大姐夫的要求提的更多了,纵然以后是有再多的千辛万苦,她的思维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陌生的村庄之平凡岁月的故事,陌生的村庄之平凡岁月的故事最新章节,陌生的村庄之平凡岁月的故事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