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暂且还没想过跟李二闹掰会怎样。

  眼下李二还没对他做什么实质上的伤害,若如此就反抗李二的话,有点说不过去。

  作为一个思想超前的人,对于君主制还是有一定抗拒的。

  但话又说出来,在这么一个君主至上的国度里,大丈夫谁不想当皇帝?

  只是大部分人没那实力。

  而唐寅则在很多人看来,是有实力的那种。

  唐寅想着事情,前去东宫找李承乾,准备再对这个大唐储君进行一番教育。

  结果到了才知道,李承乾并不在家。

  “太傅您才来,上午太子殿下还说要去请您一起上街呢。”

  侍卫是昨天的侍卫,可能是李承乾昨天带他们嫌累赘,今天把这些人都给撤换了。

  “那太子去了何处?”

  唐寅皱眉,莫不是李承乾怕他再来烦扰,直接先出去避风头?

  “太子殿下去诗会了啊。”

  “拿着那本诗集,早早就去了,还说今天会有几场才子和佳人的诗词比试,他要去参加。”

  侍卫的话,让唐寅多少有几分无语。

  李承乾昨天出去的时候还叫苦连连,现在就已经热衷到主动去参加的地步。

  还拿他赠与的诗集去装逼。

  你李承乾就算想装逼,也自己写诗好不好?

  拿别人的成果算什么意思?

  “太傅是要去找太子殿下吗?我们陪同您一起去。”

  侍卫们想让唐寅下令,准允他们出门,跟随一起找寻太子。

  大概是怕李承乾在外遇到什么危险。

  “算了吧,今天就先不去找太子,我还有别的事。”

  唐寅说完不顾侍卫们的挽留,径直而去。

  侍卫们也很着急,这让唐寅意识到,可能今天李承乾出去的时候连个侍卫都没带。

  “还真以为自己是才子情圣,别遇到大麻烦,回不来才好玩。”

  唐寅心中有几分幸灾乐祸。

  以李承乾那性格,很容易在外面碰壁,就好像是一个从来未经历风霜的小花,直接让其去面对大雪……

  大概会死的很惨。

  “这也算是对你的一种教育。”

  唐寅发现自己成了个无所事事的闲人。

  本来还说要去商谈成婚之事,再想想如何教育太子。

  现在看来,自己朝事不用参加,私事又一团乱麻,整个人没什么事可做。

  只能溜大街。

  “我唐某人几时混到这地步?”

  ……

  ……

  此时在朝堂上,正在进行一场争论。

  是有关唐寅调用的问题。

  朝中一些老臣正在针锋相对去争论,到底要不要将唐寅调到边关去。

  调唐寅到边关,是由朝中一些老臣提出的,而其中就包括一些对唐寅看不顺眼的老臣。

  还有一些人推崇,觉得由唐寅去边关,应该能镇守边关的安全。

  “可是广阳公才刚成婚,又从北方经历一场战事回来,是否应该让他休整?”

  杜如晦想替唐寅开脱,让唐寅留在长安。

  可一些老顽固觉得唐寅在长安是一种威胁,急于要调唐寅到边关去。

  好像只有唐寅远离了大唐的核心权力层,对他们而言才是安全的。

  “若是广阳公觉得辛苦,大可将他的娇妻美妾一起带到边关去,在那边也不妨碍他跟家里人团聚。”

  朝中有人便直接如此呛杜如晦。

  “陛下,唐太傅乃我大唐功臣,若直接在没有犯错的情况下,调去镇守边关,只会惹人非议。”

  “他乃是大唐股肱,才会让他去镇守边关,卫国公也常年镇守,难道这就是陛下降罪惩罚?”

  一群人争论不休,都在围绕是否把唐寅调走而争得面红耳赤。

  李二一直没有表态。

  但其实有心人都能看出来,若李二不首肯的话,朝中也不会有如此的声音。

  其实李二才是“幕后黑手”。

  至于为何要调唐寅到边关,也是现在唐寅于百姓中的威望非常之高,再者唐寅征服了草原,令草原人现在都对唐寅推崇备至。

  若是让唐寅留在京城里,逐渐掌握大权的话,就怕会尾大不掉,李二不好收拾。

  “房卿家,此事你如何看?”

  李二突然把目光转向一直不说话的房玄龄。

  眼下在商讨事情时,李二最尊重三个人的意见,长孙无忌、魏征和房玄龄。

  这三人都有智谋,而且在很多事上考虑周全,大概会能提供很好的意见。

  而眼下魏征正称病没有上朝,只剩下长孙无忌和房玄龄。

  长孙无忌是很推崇让唐寅去边关的,这件事本身他就是发起者之一,所以李二就更想知道房玄龄的意见。

  “老臣有些话,但当面说,怕是不合适,还请陛下恩准,让老臣等退朝之后再上奏。”

  李二一听,便知道房玄龄可能要替唐寅说话,但又可能是涉及到朝政安稳的事情。

  “嗯。”

  李二继续点点头道:“时候也不早了,今天这件事,看来还是之后再议论,正好朕还要跟房卿家商讨一下别的事情。”

  “诸位卿家都请回吧。”

  众大臣明白,房玄龄现在的意见至关重要,便各自都行礼告退。

  等人都走之后,李二甚至还把侍卫和内侍都屏退,单独留下房玄龄一人问话。

  “房卿家,现在你有什么话,可以跟朕说了?”

  李二好似迫不及待想知道房玄龄的意见。

  “陛下,老臣敢问一句,是否现在是担心唐寅那小子拥兵自立?”

  房玄龄的问题太直白,让李二不知该怎么解释。

  难道朕就是那种小气之人?

  “朕是觉得,之前他去草原,将草原部族劝降,连突厥问题都解决,这件事……有蹊跷。”

  李二的回答很婉转,没有直接去回答问题,但其实也间接表达了他对唐寅的忌惮。

  当皇帝的,都会有兔死狗烹的想法,不会因为他是李二就没这层顾虑。

  远的不说,他李二就是因为功高盖主,最后以政变形势当政。

  再往上推,他老爹也是。

  而杨广和杨坚各自都是……

  这几代皇帝,近乎都是造反得来的皇位,大臣杀皇帝,已经成惯例。

  连杨广也死在宇文化及手里,李二能不担心?

  “那陛下不应该让他去北方,如此让他有了更高的兵权,不更威胁到大唐的安稳?”

  房玄龄的话直切主题,突然就令李二“顿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开局长乐公主拜我为师,大唐:开局长乐公主拜我为师最新章节,大唐:开局长乐公主拜我为师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